蟬鳴同起同落的現象歸結于蟬的“合唱”習性。鳴叫是雄蟬才具備的技能,也是它們的一種求偶行為。
蟬的聽覺器官較發達,長在前肢上的“耳朵”呈細縫狀,能準確感知周圍同伴的鳴叫。當一只雄蟬開腔鳴叫時,周圍的“哥們兒”便會緊隨其后跟著“唱”起來。每當鳴叫一段時間后,它們便會開啟休息模式,繼續等著下一只雄蟬開腔鳴叫,這使得蟬鳴聲聽上去仿佛訓練有素一般。這種“合唱”的習性也存在于蟋蟀、青蛙等生物中。
(本刊綜合)
(欄目編輯" 方郁芝" "田春憶)
發明與創新·中學生2024年11期
1《師道·教研》2024年10期
2《思維與智慧·上半月》2024年11期
3《現代工業經濟和信息化》2024年2期
4《微型小說月報》2024年10期
5《工業微生物》2024年1期
6《雪蓮》2024年9期
7《世界博覽》2024年21期
8《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2024年6期
9《現代食品》2024年4期
10《衛生職業教育》2024年10期
關于參考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