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本研究以西部高校伊犁師范大學大學生為調查對象,對不同年級、性別學生體質健康的測試結果進行探討與分析,并提出針對性的合理建議。結論:2022-2023級大學生體質健康整體狀況不容樂觀,其中,優秀率和良好率占比較低,及格率和不及格率占比較大;體質健康總成績在性別層面存在差異,男生體質健康總成績高于女生;大多數學生身體形態(BMI)趨于正常,部分學生呈現超重、肥胖和偏瘦的情況,其中,相較于女生,男生超重與肥胖學生遠超偏瘦學生占比率;大學生身體機能平均值高于全國調查指標,其中,男生肺活量成績優于女生;大學生身體素質整體不佳,其中,優秀率和良好率占比較低,及格率和不及格率占比較大。建議:學校及相關部門加強對大學生體質健康的重視,著重提高學生優秀率和良好率,降低及格率和不及格率,加強大學生身體體質鍛煉;注重女生的體質測試和體育相關知識的講授,促使女生合理有效地進行相關體育鍛煉,提高女生的總體體質水平;注重個體差異,針對不同學生制訂相應的鍛煉計劃,針對體重過輕的學生,應加強體育鍛煉強度,刺激基礎代謝和能量代謝。針對肥胖和超重學生,應增加有氧運動,加強預防肥胖的相關知識,改變生活方式;增加有氧運動練習,以提高學生的心肺功能和肺活量,同步對學生肺活量測試知識進行專業指導;針對不同身體素質項目,加強相應的體育鍛煉,著重對不及格學生加強有氧耐力、腿部力量、上肢力量、核心力量、柔韌性的練習,提高學生的整體體質水平。
關鍵詞:大學生 體質健康測試 體質健康測試結果
中圖分類號:G80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8902-(2024)-21-110-3-TBB
2019年10月教育部印發了《關于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體育工作的意見》中提出:“高校學生畢業應達到體質健康測試的基本標準。”可見,提高大學生體質健康水平,是融入“社會發展”的現實要求。
目前,根據第八次全國學生體質與健康調研數據顯示,全國學生體質健康優良率逐漸上升,其中19-22歲學生體質健康達標優良率上升0.2%,優良率較高地區為東部經濟發達和沿海地區,存在地域性差異。基于此,為進一步提升學生體質健康優良率,縮小地域性優良率差異,本研究以西部高校伊犁師范大學大學生為調查對象,對不同年級、性別、專業學生體質健康的測試結果進行探討與分析,并提出針對性的合理建議,以期為提升大學生體質健康優良率提供實踐經驗。
1、研究對象及研究方法
1.1、研究對象
本文以伊犁師范大學2022級、2023級大學生體質健康測試結果為研究對象。
1.2、研究方法
(1)文獻資料法。
通過伊犁師范大學電子圖書館中文數據庫(知網CNKI、萬方等數據庫),以“體質健康”等為主題詞,共搜索篩選32 篇文獻,為本研究提供文獻及研究方法支持。
(2)數理統計法。
本研究對伊犁師范大學大一、大二學生2023年體質健康測試數據進行整理、錄入,個別數據的缺失值以量尺的中值替代。數據分析使用SPSS25.0軟件,采用描述性統計、獨立樣本T檢驗等方法對研究的問題進行分析。本文顯著性水平定于 0.05水平,為本研究提供可靠的數據支持。
2、結果與分析
2.1、大學生體質健康人口學差異
對不同年級和性別學生的體質健康進行比較發現(見表2),在年級層面不存在差異(p>0.05)。在性別層面,男女生體質健康總成績存在差異,即男生體質健康總成績高于女生(p<0.05),其中,男女生體質健康總得分存在差異的原因,可能為從繁重的學習壓力和假期結束進入大學校園后,倦怠心理逐步加重,加之女生總體參與體育鍛煉情況較差,導致大學女生體質測試總體平均分低于男生。為此,大學的體育課程講授設置中,更應該注重女生的體質測試和體育相關知識的講授,促使女生除基本體育教學以外,課余時間合理有效地進行相關體育鍛煉,提高女生的總體體質水平。
2.2、大學生體質健康整體狀況
以伊犁師范大學2022-2023級大學生體質測試結果進行分析得出,目前總體體質情況不容樂觀,其中總體平均值為66.56分,屬于及格范疇。達標《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優秀率為0.1%;達標良好率為6.3%;達標及格率為70.5%;不及格率為22.9%,與國家健康標準設定比例相比,相差很大(優秀25%,良好50%,及格23%,不及格2%)。
對大一、大二年級男女生數據進一步分析得出,大一年級學生體質健康測試得分較高于大二年級學生。大一學生總體平均分為66.70分,其中,男生達標《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優秀率為0.4%;達標良好率為10.3%;達標及格率為67%;不及格率為22.2%。女生達標《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優秀率為0.1%;達標良好率為2.9%;達標及格率為75.2%;不及格率為21.7%。大二學生總體平均分為66.39分,其中,男生達標《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優秀率為0.6%;達標良好率為11.3%;達標及格率為61.9%;不及格率為25.9%;女生達標《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優秀率為0;達標良好率為4.7%;達標及格率為72.1%;不及格率為23.1%。
由此可見,2022-2023級大學生體質健康水平需要進一步提升。其中,著重提高學生的優秀率和良好率,降低大學生體質健康及格率和不及格率,為進一步全面推進大學生體質健康發展,需進一步引起學校及相關部門重視,加強大學生身體鍛煉迫在眉睫。
2.3、大學生體質健康狀況具體分析
(1)身體形態。
通過對2022-2023級學生身高、體重數據分析得出,男生平均身高為175.44cm,體重平均為70.26kg;女生平均身高為162.77cm,平均體重為55.64kg。
以我國BMI指數為參考標準,對2022-2023級學生身體形態數據分析得出,其總體肥胖率體質占6.3%,超重體質14.4%,正常體質為73.2%,偏瘦體脂率為5.9%。具體分析得出,女生超重(4.0%)、肥胖(10.9%)、正常(78.6%)身體形態占比遠低于男生。總體分析來看,大多數學生體重趨于正常,部分學生呈現超重、肥胖和偏瘦的情況,其中,相較于女生,男生超重與肥胖學生遠超偏瘦學生占比率。為此,針對體重過輕的學生,應在今后體育教學過程中加強學生的體育鍛煉強度,通過體育運動的方式刺激學生的基礎代謝和能量代謝,加快兩者的基礎水平,從而刺激身體對飲食的需求而改變體重過輕現象。針對肥胖和超重學生應在體育教學當中增加有氧運動,并以趣味游戲的方式激發課堂活躍性,提高課堂體育參與度;與此同時,多講授與預防肥胖的相關知識,提升對健康的認知水平,進而改變肥胖及超重學生的生活方式。
(2)身體機能。
在肺活量項目上,以2014年大學生體質健康標準為參考。對2022-2023級學生肺活量數據分析得出,如表5所示,大學生平均肺活量為3252,其中,女生平均肺活量為2727,男生肺活量為4185,均高于全國(2014年體質健康調查)調查指標,不及格率僅占5.3%。進一步分析男女生肺活量得出,男生優秀率(11.3)、良好率(14.6)均高于女大學生的占比。總體來說,學生肺活量整體情況較好,其中男生肺活量成績優于女生,對于部分不及格學生應在今后體育課中加強耐力素質的鍛煉。
(3)身體素質。
在50m測試項目上,以2014年大學生體質健康標準為參考,對2022-2023級學生50m數據分析得出,如表6所示,男生50m平均為7.62s,女生50m平均為9.76s。男生50m跑優秀率(15.6%)、良好率(10.5%)均高于女生成績。即男生在短跑項目上的表現優于女性,這可能與男性和女性在生理結構和體能方面的差異有關。
在耐力跑測試項目上,以2014年大學生體質健康標準為參考,對2022-2023級學生耐力跑數據分析得出,如表6所示,男生1000m平均為254s,女生800m平均為249s。其中,大學生耐力跑項目及格率(62.8%)和不及格率(30.27%)的人數占比相對較大,且男生50m跑優秀率(2.2%)、良好率(7.4%)均高于女生成績。從而表明大學生在耐力與速度上還需進一步提高,為此,在今后體育課程中應著重加強學生在有氧耐力上的練習。
在立定跳遠項目上,以2014年大學生體質健康標準為參考,對2022-2023級學生耐力跑數據分析得出,如表6所示,男生立定跳遠遠度平均為217.64cm,女生立定跳遠遠度平均為217.64cm。其中,大學生立定跳遠項目及格率(57.0%)和不及格率(33.3%)的人數占比相對較大,且男生立定跳遠優秀率(2.8%)、良好率(8.0%)均高于女生成績。從而表明大學生在彈跳力上還需進一步提高,為此,在今后體育課程中應加強學生腿部力量上的練習。
在引體向上項目上,以2014年大學生體質健康標準為參考,對2022-2023級男生引體向上數據分析得出,如表6所示,男生引體向上次數平均為5.75個,其中,優秀率(5.9%)、良好率(3.0%)及格率(16.7%)和不及格率(74.2%),且及格率和不及格率占比較大。從而表明男大學生上肢力量上還需進一步提高,為此,在今后體育課程中應加強學生上肢力量上的練習。
在仰臥起坐項目上,以2014年大學生體質健康標準為參考,對2022-2023級女生仰臥起坐數據分析得出,如表6所示,女生仰臥起坐次數平均為27.65個,其中,優秀率(0.4%)、良好率(1.7%)及格率(62.7%)和不及格率(35%),且及格率與不及格率人數占比較大,從而表明女大學生核心力量上還需進一步提高,為此,在今后體育課程中應加強學生核心力量上的練習。
在坐位體前屈項目上,以2014年大學生體質健康標準為參考,對2022-2023級學生坐位體前屈數據分析得出,如表6所示,男生坐位體前屈遠度平均為11.58cm,女生坐位體前屈遠度平均為13.19cm。其中,大學生坐位體前屈項目及格率(67.7%)和不及格率(12.5%)的人數占比相對較大,且男生坐位體前屈優秀率(7.5%)、良好率(11.8%)均低于女生成績。從而表明大學生在柔韌性上還需進一步提高,為此,在今后體育課程中應加強學生柔韌性上的練習。
3、結論與建議
3.1、結論
一是伊犁師范大學2022-2023級大學生體質健康整體狀況不容樂觀,其中,學生的優秀率和良好率占比較低,及格率和不及格率占比較大;二是大學生體質健康總成績在性別層面存在差異,男生體質健康總成績高于女生;三是大多數學生身體形態(BMI)趨于正常,部分學生呈現超重、肥胖和偏瘦的情況,其中,相較于女生,男生超重與肥胖學生遠超偏瘦學生占比率;四是大學生身體機能(肺活量)平均值均高于全國(2014年體質健康調查)調查指標,其中,男生肺活量成績優于女生;五是大學生身體素質(50m、800m/1000m、立定跳遠、引體向上、仰臥起坐、坐位體前屈)整體不佳,其中,學生的優秀率和良好率占比較低,及格率和不及格率占比較大。
3.2、建議
一是建議學校及相關部門加強對大學生體質健康的重視,著重提高學生的優秀率和良好率,降低及格率和不及格率,加強大學生身體體質鍛煉;二是建議在體育課程中注重女生的體質測試和體育相關知識的講授,促使女生合理有效地進行相關體育鍛煉,提高女生的總體體質水平;三是體育課程應注重個體差異,針對不同學生制訂相應的鍛煉計劃。針對體重過輕的學生,應加強體育鍛煉強度,增加基礎代謝和能量代謝;針對肥胖和超重學生,應增加有氧運動,加強預防肥胖的相關知識,改變生活方式;四是在體育課程中增加有氧運動練習,以提高學生的心肺功能和肺活量,同步對學生肺活量測試知識進行專業指導,以提升學生肺活量水平;五是針對不同身體素質項目,加強相應的體育鍛煉,著重對不及格學生,加強有氧耐力、腿部力量、上肢力量、核心力量、柔韌性的練習,提高學生的整體體質水平。
參考文獻:
[1]李沖,葛國政,史曙生,等.青少年體質健康智慧治理的關鍵要素及實施路徑[J].體育文化導刊,2023(11).
[2]侍崇艷,竇麗,郭麗麗,等.江蘇省高中生體質健康知識水平調查與影響因素研究[J].體育與科學,2023,44(05).
[3]汪明華,張強峰.新修訂《體育法》助力我國學生體質健康測試高質量發展的舉措、挑戰與應對[J].體育學刊,2023,30(04).
[4]殷鼎.新《中華人民共和國體育法》促進青少年體質健康的價值意蘊、目標指向與實踐路徑[J].沈陽體育學院學報,2023,42(04).
[5]隋勇,張立國,李采豐,等.人工智能賦能青少年體質健康精準治理:現實困境、治理向度和實踐路徑[J].中國教育學刊,2023(07).
[6]李沖,史曙生.大數據賦能青少年體質健康治理精準化:內在機理與推進路徑[J].體育文化導刊,2023(01).
[7]郇昌店,楊濤.新中國青少年體質健康政策的演進歷程、邏輯轉變和優化方向[J].成都體育學院學報,2023,49(01).
[8]馬曉凱,朱政,楊漾,等.上海市青少年專項運動技能概況及其與身體活動和體質健康的關系研究[J].體育科學,2022,42(12).
[9]侍崇艷,韓萍萍,張美玲,等.基于PMC指數模型的青少年體質健康促進政策量化評價與實證研究[J].體育與科學,2022,4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