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娜站在講臺上,望著準備聽她講新計劃的幾百名同事,手心出汗;比爾走進會議室,準備鼓勵因新產品失敗而情緒低落的團隊,給予他們急需的指引;羅賓即將與一名能力很強但表現不佳的下屬談話,爭取把他拉回正軌。
我們都曾有過類似處境。這時,我們需要人格魅力:以清晰、智慧和鼓舞人心的話語,吸引并激勵他人的能力。如何習得人格魅力?很多人認為這是學不來的,他們覺得人格魅力是天生的,就像外向的人天生就善于表達和勸說。無論如何,像丘吉爾這樣的人,不是能教出來的。
我們同意最后一句話,但不同意前面的觀點。人格魅力不全是天生的,而是一項可以學習的技能;或者說,它是一套古已有之的實踐技巧。我們在實驗室和現實情境中對管理者的研究顯示,通過“領導魅力策略”(CLT)的訓練,任何人都可以看起來更具影響力、更可信賴、更有“領導范”。
人格魅力的根源,在于價值觀和情感,它是亞里士多德所說的理性、人品和情感三者結合所產生的影響力。也就是說,為了說服他人,你必須運用強有力的、合理的修辭,建立個人信用和道德信譽,并激發聽眾的感受和熱情。領導者如果把這3件事做好,就能激發追隨者的希望和理想,給予他們使命感,并激勵他們完成偉大的事業。
我們的研究總結了12項核心CLT,其中有9項和語言相關:隱喻、明喻、類比;故事和逸聞;對比;修辭疑問;3個一組列舉;表達道德信念;迎合群體情緒;制定高目標;傳達實現目標的信心。此外還有3項非語言CLT:聲音變化、面部表情和手勢。
在過去10次美國總統選舉中的8次,使用語言CLT的候選人獲勝概率更高。我們評估了一般意義上的演講技巧,如文稿結構、吐字清晰度、語言易懂性、語速、演講者放松度等,將其影響與CLT作比較,發現后者對聽眾判斷演講者的領導風范、能力和可信任度,有更大的作用。
培訓的目標不僅是將CLT用于公開演講,也包括用于日常對話,隨時隨地展現人格魅力。這些策略能讓你顯得更強大、更有能力、更值得尊重。同樣重要的是,它們幫助你與聽眾建立情感聯系。人格魅力在希臘語中的原意是“特殊才能”。正確運用CLT,他人會認為你確實具有特殊才能。
有魅力的講話者能讓聽眾理解其所講內容,引起共鳴并長久地記住。隱喻、明喻和類比是很有效的手段。馬丁·路德·金就是比喻的大師。例如,在題為《我有一個夢想》的演講中,他將美國憲法比喻為“銀行本票”,保證所有公民享有不可讓渡的生命權、自由權和追求幸福的權利。但他又指出,美國只給了黑人公民一張“空頭支票”,上面蓋著“資金不足”的戳又退了回來。每個人都知道收到空頭支票是什么意思,所以這個信息清楚明了,常駐人心。
比喻在職場情境中也很有效。喬是我們培訓過的一位管理者,在團隊面臨緊急遷址時,他用了一個比喻來爭取大家的支持。他的開場白是這樣的:“當我從董事會聽到這個消息時,感覺像是聽到了期待已久的懷孕消息。不同的是,我們有4個月而非9個月來準備。”團隊成員馬上明白,雖然這次變化短期內會帶來不適,但最終結果會是積極的。
故事和傳聞能讓所講內容更有吸引力,并拉近聽眾與講話者的距離。即便是沒有講故事天賦的人,也能很有說服力地運用這一策略。例如,比爾·蓋茨在哈佛大學的一次演講中,敦促畢業生更全面地思考自身的責任:“我母親……一直在教育我為他人多做事情。在我婚禮前的幾天,她為我們主持了一場活動,并讀了她寫給梅琳達的一封信,內容是關于婚姻的。我母親當時的癌癥病情已經很嚴重了,但她又抓住了一次表達自己想法的機會。在信的結尾她引用了一句古訓:‘得天獨厚者,須替天行善道。’”
對比是一項重要的CLT,因為它融合了理性與激情,通過與反面觀點作對照,可以戲劇性地強調你的立場。一個著名的例子是約翰·肯尼迪的“不要問國家能為你做什么,要問你能為國家做什么”。從我們的經驗看,對比是最容易學習和使用的策略之一,但這一策略也未能得到充分利用。
你可能覺得修辭疑問已經被用濫了,但有人格魅力的領導者仍經常使用這一策略,以引起聽眾的注意。再次以馬丁·路德·金為例,他曾在演講中說:“有人問民權運動的斗士:‘你們什么時候才會滿足?’”然后他告訴聽眾,被壓迫的人民永遠不會滿足。The Body Shop的創始人安妮塔·羅迪克,曾連用3個修辭疑問句來解釋她發起社會責任運動的動機,她說:“我的想法非常簡單:怎樣讓商業行善?如何在社區中培植這種善?如何讓社區成為商業的社會使命?”
3個一組列舉也是一種傳統的說服技巧,它能夠提煉關鍵信息。為什么是3個?因為大多數人只能記住3件事,3能夠證明某個規律,3能帶來某種完整感。運用這種策略時,你可以明確地表達出來,如“要想恢復贏利,我們需要做3件事”;或者也可以不那么明顯地表示。
表達道德信念和迎合群體情緒(即便是負面情緒),能向聽眾展示你的性格,引起共鳴和認可,從而建立威信。在“二戰”勝利日演講中,丘吉爾完美地捕捉到了國民的感受,并表達出光榮、勇氣和同情。他說:“這是你們的時刻。這不是任何黨派或階級的勝利,這是偉大的不列顛民族全體的勝利。在這個古老的島嶼上,我們是第一批拔劍反對暴政的人……我們孤獨地站在這里,燈火熄滅,炸彈落下。但在這個國家,沒有一個男人、女人或孩子想過要退出戰斗……現在我們從殊死戰斗中歸來,殘暴的敵人已被制服,正等待著我們的審判和我們的仁慈。”
IT高級總監拉米在接受CLT培訓后,很好地處理了團隊心灰意冷的情緒:“我知道你們的心情,我們都覺得失望、沒奔頭。你們中的一些人告訴我,他們整夜失眠;還有人說,團隊里有沖突,甚至影響到了自己的家庭。對我來說,生活變得乏味無聊。我很清楚我們有多努力,也明白功敗垂成的苦澀,但這種狀況不會持續很長時間了,我有個計劃。”
另一項幫助魅力領導者展現激情并激勵追隨者的CLT,是制定高目標。甘地曾在著名的《退出印度》的演講中,定下了幾乎不可能實現的目標(也是道德目標),要求用非暴力方式將印度從英國統治下解放出來。
甘地指出:“我知道,當我們做出足夠的自我犧牲后,英國政府將無法再次剝奪我們的自由。”在后來的一次演講中,他更有力地表達了自己的信念:“即便聯合國所有成員國反對我,即便整個印度拋棄我,我仍會說:‘你錯了。印度將以非暴力方式,從不情愿者手中奪回自由。’即便我無法親眼看到自由到來,非暴力斗爭仍不會終結。”只有領導者真正相信愿景和戰略目標能夠實現,他才能展現出激情。
聲音表現、肢體動作和面部表情這3種非語言策略,對人格魅力也非常關鍵。但它們并非所有人天生都能掌握,而且很容易受文化情境影響。在亞洲被認為激情過頭的表現,在南歐可能被認為過于拘謹。但領導者同樣必須學習和練習這些策略,因為它們相較語言CLT更容易被聽眾理解,而且能給你的講話斷句,從而更好地抓住聽眾的注意力。
如果你認為自己天生不是魅力型人格,因此無法提升個人魅力,那你就錯了。在我們的研究中,初始魅力評分最低的領導者,也能顯著縮小自己與善用CLT的同事的差距。的確,丘吉爾和馬丁·路德·金不是靠培訓和練習能造就的,但CLT可以讓你在下屬眼中更具人格魅力,它一定能幫助你成為更強大的領導者。
(摘自《哈佛商業評論·中文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