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曹德旺發跡過程中,福建省福清市高山鎮異形玻璃廠是他人生軌跡中一個繞不過去的拐點。同時,還有一個繞不過去的人物——出生于1944年,比他大2歲的哥哥曹德淦。
有這個拐點和重要人物的存在,他本可以借此承包或并購一些經營不善的集體及國有產業,爭取更多資金和土地,在房地產等行業實現多元化發展——這曾是一些千億和萬億級“巨鱷”崛起的模式,也是其商業版圖和利益圈層走向破滅的主要Bug(漏洞)之一。
然而,曹德旺并未在這條路上走下去。他宣稱,只想“做一塊中國人自己的玻璃”,最終成為全球實業界舉足輕重的“中國玻璃大王”。
這是一個奇跡。
“背景”
在漫長的經濟轉型期,靠社會關系或背景資源快速“做大做強GuLtpMZLbRobjluPfcnvFb4IBBsWlsD64KJOJx9OOLA=”的企業不在少數,但能夠平衡財富與實力的關系,不被其反噬的企業家卻鳳毛麟角。曹德旺在不同國家建廠多年,處理過無數關乎企業前途和命運的公共關系問題,其經歷在商人群體中頗具另類色彩。
閩商中有一種說法,曹德旺“有背景”,意指他是靠其哥哥發展起來。這種背景是很多商人夢寐以求的。然而,曹德旺以及福耀玻璃的成長軌跡,逐步脫離了這類故事的傳統套路。
未來的歲月,曹德旺將和諸多興起于草莽間的華商一樣,以時間和智慧展示其在不同國家和文化環境中發展壯大的信念與能力,融入世界華商參與塑造全球經濟生態的歷史潮流。
1976年,曹德旺進入福清市高山鎮異形玻璃廠擔任采購員,負責推銷水表玻璃。其時,曹德旺已有16年從商經歷,并積累了5萬余元資本。
1983年,曹德旺承包了連年虧損的異形玻璃廠。兩年后的1987年,他成立了福耀玻璃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福耀玻璃”)。
曹德旺進入異形玻璃廠那一年,他的哥哥曹德淦,已于1967年畢業于福建衛生學校,并擁有了9年體制內工作履歷,其升遷之路日益開闊:
1985年起,曹德淦擔任福建省委、省政府扶貧辦副主任。在曹德旺成立福耀玻璃的同年,曹德淦還兼任了省農委副主任。此后,一路升遷,歷任漳州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漳州軍分區黨委第一書記(1993—1999年),福建省副省長(1998—2003年),福建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2003—2008年),其間還曾兼任福建省貿促會名譽會長。
2008年起,曹德淦轉任福建省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常務副主任,并于2010年退休。
2011年起,曹德淦又出任“河仁慈善基金會”首屆理事會理事長。
河仁慈善基金會(HerenCharitableFoundation),正是由曹德旺所創辦,是全國首家經由國務院審批、以金融資產(股票)形式設立的全國性非公募基金會。在2011年5月5日成立大會上,曹德旺與陳鳳英夫婦正式宣布向河仁慈善基金會捐贈他們所持福耀集團3億股股權,總價值35.49億元人民幣,這使得河仁慈善基金會成為中國目前資產規模最大的公益慈善基金會。現任理事長為武雙。
基金會的名稱源自曹德旺的父親曹河仁,其宗旨為“上善若水,厚德載物”。
2021年5月2日,河仁慈善基金會網站發布消息稱:該基金會計劃出資100億元,用于籌建“福耀科技大學”。
兄弟
曹德旺、曹德淦兄弟之間,包括了縮微版的政商關系,但二人的事業線邊界分明,各自抵達事業巔峰,如同踐行“親、清”政商關系的現實模板。
曹河仁、曹德淦均以水為名,“河仁”有浩蕩綿長、兼容并蓄之義,德淦行默然滲透、潤物無聲之道。
曹德旺則不以水名,獨擅知行合一、如日當空的自由行進之勢。
如果曹河仁是未來政商家族的設計師,那么德淦、德旺二人的命名已體現了他的理想和藍圖。
經濟困難時期,曹河仁只是一名兼營煙葉生意以養家糊口的小商販。數十年后,他的名字因“河仁慈善基金會”的諸多公益善舉而聲名遠揚。
相對于今日種種“內卷”,當年構建未來政商家族的父子三人,彼此之間的關系似乎有些各行其是、不問細節的邊界感。
這種邊界感,清晰體現在曹德淦、曹德旺兄弟的人生軌跡中。
1957年9月起,曹德淦進入福建省福清第三中學就讀,并在該校按部就班地完成了自己的高中學業。
相形之下,曹德旺未能如哥哥一樣,有一個連續和完整的受教育經歷。他9歲入學,14歲就“被迫輟學”,轉而踏入社會這所大學,讀的是“無字天書”。曹德旺輟學后,販過水果、拉過板車、修過自行車。
1960年,曹德旺16歲,他開始幫父親倒賣煙絲。在那個煙草專營的時代,這是一樁充滿風險的小生意,隨時可能被扣上“偷機倒把”的罪名。
6年后,隨著煙絲生意難以為繼,曹德旺跟隨父親改做水果生意。其時,曹家即將迎來轉機,因為1967年,哥哥曹德淦從福建衛生學校畢業,正式端上了“鐵飯碗”。
對于早年經商的艱辛,曹德旺回憶說:“我是從最底層上來的,這是我一生最大的財富。我最困難時,一天才賺2分錢。結婚那天,我才第一次穿上鞋,襪子還是我哥的。一包7分錢的香煙都買不起。”
曹德淦、曹德旺兄弟二人的青少年時光大致如此,他們選擇了兩條不同的路,在不同的社會層面、沿著各自的路線編織著人生的網絡。
直到彼此功成名就后,“河仁慈善基金會”又把他們,以及父親曹河仁的名字聯系在一起。
選擇
是在與生俱來的背景中進入“關系和資源”相互置換的路徑依賴,還是在風高浪急中建立自己的終極目標和進取之道,企業家的每一次選擇,都為日后的興衰沉浮埋下了不可磨滅的伏筆。
在福耀玻璃發展成為全球玻璃行業頭部企業的歷程中,曹德旺的幾次關鍵抉擇,體現出一個企業家在決策習慣中目標明確的“線性思維”或“問題導向”,這種信念所牽引的方向感,引領其團隊走向一個細分產業的深水區。
1985年,即曹德旺接手異形玻璃廠的第二個年頭,他決定將主業轉向汽車玻璃,由此打破了“中國汽車玻璃市場100%依賴進口”的歷史局面。
當年,越來越多的進口汽車和低等級的公路,導致汽車玻璃破損率居高不下。因而在國內汽車維修市場,汽車玻璃成為剛需產品。
曹德旺了解到,從日本進口一塊汽車玻璃成本僅需一兩百元,售價卻高達數千元。
“中國難道只能依賴進口,被迫接受這種不公平嗎?”義憤之下,曹德旺的信念之火就此被點燃:“中國人應該有一塊自己的汽車玻璃!”
曹德旺能夠抓住商機、迅速進入汽車玻璃生產市場,得益于他在全行業整合資源的技術路線。他從芬蘭引進了最先進的生產設備,并從全國各地聘請技術人員攻關,研制出自有知識產權的汽車專用玻璃。
這種新產品的成本不到200元,售價僅為2000元,遠低于同類進口產品。由于性價比優勢,該產品投入市場后,很快供不應求,僅4個月,曹德旺就賺到了70萬元。
閃電戰
在技術和實力相差懸殊的行業格局中,能夠集中有限資源、鏈接外部盟友發起閃電戰的競爭者,一定有從精神制高點俯瞰全局的使命感和凝聚力。
1987年,在曹德旺決定轉型專注于汽車玻璃產品戰略之后,他作出了福耀玻璃發展史上的第二個關鍵決定:聯合11位股東集資627萬元,成立了福耀玻璃有限公司。
1989年,福耀玻璃利潤達到2000萬元。當時,有人認為曹德旺開創的汽車玻璃新賽道是在“印鈔票”——這或許是曹德旺沒有依賴資源和人脈搭建另一個商業版圖的源動力。
此后,福耀玻璃不斷引進新設備、新技術,持續擴大市場份額,一舉崛起為“中國最大的汽車玻璃供應商”。隨著“中國玻璃大王”羽翼漸豐,日本玻璃在中國市場的黃金歲月落下帷幕。
這場閃電戰,在短短幾年間,從0到1完成了一個細分產品領域高端產品向低端市場快速實現“遞次轉移”的傳奇。
其在東南沿海工業制造領域的標桿意義和時代價值是空前的。曹德旺因此成為中國汽車行業的話題人物,福耀玻璃也成為福建的名片和改革與技術創新的形象載體。
分紅
分紅,體現了一個企業在大大小小投資人預期中的真正價值,而非僅為少數人才能享有的那種喧囂的投機價值。能否定期分紅,是否愿意如實分紅,也體現了一個企業家的財富觀和價值觀,是一種更高維度凝聚社會共識,避免墻倒眾人推的企業公關手段。
在與資本市場的關系上,曹德旺和福耀玻璃創造的紀錄在上市公司中至今鮮有超越者。福耀玻璃能讓人們時常想起:上市公司有給XprQCp/H0C0Rl8PTnqt7aVK4BaJaEHjMdY99a6Jl/9g=予投資者分紅的義務。
在曹德旺的認知框架里,企業家和財富的底層邏輯是一個亦詩亦禪的哲學境界,他曾說:我經常幻想自己漫步在夕陽西下時的荒漠上,一個人孤獨地走著。如果企業家只懂得賺錢,不致力于提高自己的修養,充其量只是富豪。
關于財富,曹德旺還有一個形象而“接地氣”的說法:貔貅沒有屁股,只進不出,很小氣。我特意挖了個大屁股,作為吉祥物來說的話(寓意著)“有進有出”——財富如果不漏的話不撐死你,(所以財富)應該要漏!
2024年國慶節期間,跑步進場的散戶和宣布減持的機構,在暴漲的行情下形成了一幕股市奇觀。然而,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不知有多少家上市企業還能想起,上市公司有給予投資者分紅的義務。
由10個股東聯合成立的股份制公司——福耀玻璃,成為眾多上市企業在派息和分紅方面至今望塵莫及的標桿。福耀玻璃的存在,無疑是資本市場的又一個傳奇。
1991年,當中國股票市場尚處于試水階段,福建省政府將其唯一的發行股票的公司名額給了曹德旺領導的福耀玻璃。1993年,福耀玻璃登陸A股市場,成為中國首家引入獨立董事制度的公司。此后,它更成為中國股市唯一一家“現金分紅總額達到募集資金7倍”的上市公司。
對于股市和企業的關系,曹德旺曾表達過自己的觀點:福耀的現金分紅早已超過募集資金,而且是翻幾番!福耀就是要用這種與眾不同的方式,來告訴天下人,我們是一家值得全社會信賴的真正的優質公司,這才是福耀的價值所在,才是中國股市健康發展的希望所在。
試想:如果中國上市公司都這么做,現今中國股市還會是這般模樣嗎?中國股市對中國經濟的貢獻將絕對比現今大得多!
跨文化
法國巨頭企業在美國,諸多外資企業在印度,都曾遭遇過滅頂之災。如何在跨文化的政商關系中安全、可持續地發展是一個重大課題。誰能坦然面對一切,用游戲規則打敗游戲規則,誰就能樹立真正的企業家典范。
如何在不同國家、不同體制和不同文化背景下,成為一個能同時創造經濟和社會效益的企業,這是包括美歐跨國企業在內的所有企業必須經歷的“大考”。
在與國際產業伙伴及市場力量的合作與博弈中,曹德旺留下的幾個案例,同樣值得華商在全球發展史中去探索和總結。
將玻璃產能,而不僅僅是玻璃產品,向國際市場拓展,是曹德旺在福耀玻璃發展初期的又一個關鍵戰略。
1996年,福耀玻璃與法國圣戈班達成合資建廠協議,雙方分別投資1530萬美元和1470萬美元,共同成立了萬達汽車玻璃有限公司。
雙方的“蜜月期”長達3年,從管理層到基層員工,福耀玻璃的研發和制造團隊在生產流程、設計思路、工藝路線等方面,通過與國際同行的合作,日益縮小了差距。“圣戈班具有國際水準的管理模式和一些可取的理財理念。”曹德旺曾表示,通過與圣戈班的合作,福耀玻璃學會了怎樣做一個典范的汽車玻璃供應商。
1999年,曹德旺用4000萬美元買斷圣戈班在福耀的所有股份,并以此為條件與圣戈班約法三章:圣戈班在2004年7月1日前不得再進入中國市場。
與圣戈班和平分手之后,曹德旺繼續投入巨額研發費用。到2006年,福耀玻璃已在美國、德國、俄羅斯設立工廠,其同步研發設計的產品,成為賓利、奔馳、寶馬、路虎、奧迪等豪華品牌重要的全球配套供應商。在俄羅斯建廠投產當年,時任俄羅斯總理的梅德韋杰夫發來了賀信。
在跨文化發展中,福耀玻璃不僅是一個仗義疏財、尊重同行利益訴求的合作者,也是一個敢于利用市場和規律規則爭取自身合法權益的“斗爭者”。
2001年底,加拿大國際貿易法院向包括福耀玻璃在內的中國汽車玻璃行業發起反傾銷調查,曹德旺為此成立專門的反傾銷應訴辦公室,并派出工作小組依法應訴。
2002年8月30日,加拿大國際貿易法院裁定,來自中國的汽車玻璃在加拿大的銷售不構成侵害。福耀玻璃贏得了我國入世后的第一起反傾銷案。
作為一個跨國企業領導人,曹德旺塑造的“政商關系”也是邊界清晰的。
2001—2005年,福耀玻璃成為中國第一家狀告美國商務部并贏得勝利的中國企業。為此,曹德旺花費了一億多元。
2020年2月9日,由美國前總統奧巴馬投資攝制的《美國工廠》,獲得第92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紀錄片獎。該影片自2015年2月至2017年12月,歷時3年,拍攝了長達1200多個小時,講述了中國企業福耀玻璃在美國建廠、為當地帶來就業的故事。影片中不乏在不同文化和管理理念背景下,管理層與職工解決分歧與合作的經典情節。
談到這部影片時,曹德旺表示:“紀錄片獲獎我很開心。我非常驕傲的是,在紀錄片拍攝的四年半時間里,我和我的美國工廠毫無保留地公開了一切。我相信,美國的企業也做不到這樣公開透明。”
傳承
沒有誰能擁抱著財富永生,因此,財富和企業家精神的傳承成為一個永恒的話題。那些善于安排企業傳承、培養“接班人”的企業家,其無形智慧并不只體現在領導權轉移的關鍵時刻,而是蘊含在事業與生活的日常細節里。
2009年5月30日,歷經24年的奮斗之后,曹德旺榮獲“安永企業家獎”。該獎項素有企業界的“奧斯卡”之稱,曹德旺從來自世界43個國家1萬多名企業家中脫穎而出,成為首位獲此殊榮的華人。
在摩洛哥蒙特卡洛舉行的頒獎大典上,他說:“我必須保持優秀,否則會造成羞恥,不僅給評委們,而且會給整個中國。”
曹德旺獲得的國際獎項還包括《財富》“2022年中國最具影響力的50位商界領袖”“2023年中國最具影響力的50位商界領袖”等榮譽。在“2023年中國最具影響力的50位商界領袖”榜單中,曹德旺排名第10位。
榮譽等身的曹德旺,在家族企業傳承和領導人培養方面,同樣留下了其鮮明的風格。
曹德旺認為,留給子女的應該是精神財富,這重于有形的財富。他不僅把子女放到基層崗位,在實際經營和生活中磨煉其格局、心性和能力,還時常結合自己的人生心得發出警示:“我告訴我的員工和子女,人生的每一天、每一分鐘、每一件事,都是你在蓋歷史大廈的每一塊磚。某一段磚用壞了,做了壞事,(當)你蓋(得)很高的時候,高處不勝寒,壓力一大,那個地方經不起推敲,大廈就這樣摧毀了。”
曹德旺的兒子曹暉,在父親的安排下,歷經了從生產基層車間到管理層的全面崗位磨煉。
談到曹暉,曹德旺說:“我最驕傲的事情是,那天曹暉接受記者采訪時說,他這一輩子最大的遺憾,就是不會像他爸爸那樣再培養出第二個曹暉來了。有兒子能這樣說話,我是最開心的。”
曹德旺還介紹說:直到今天,曹暉都不住在家里的別墅,吃住都在工廠,和工人們相處得好極了。我原來培養的團隊都非常忠于福耀,忠于事業,大家積極性很高地輔佐曹暉。我對他的接班基本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