爺爺今年六十多歲了,皮膚粗糙,頭發花白,額頭上還刻著幾道深深的皺紋。爺爺經常要戴他的那副老花鏡。
爺爺的老花鏡鏡框可以折疊,但折疊處的螺絲已經銹跡斑斑,甚至有些松動了。眼鏡腿上蒙上了一層黃黃的油垢,用手一摸,黏糊糊的。如果將老花鏡對著燈光一照,蛛絲般的劃痕立馬就顯現在鏡片上。整副眼鏡給人的感覺就兩個字:寒磣。
然而,就是這副老花鏡,竟然已經跟隨爺爺十多年,與爺爺形影不離,就像一位老伙計一樣。爺爺老了,眼睛老花了,做什么事都離不開這副老花鏡。
每天清晨爺爺出門買菜,都不忘帶上他那副老花鏡。他來到市場,先慢悠悠地把所有的攤位逛一遍,挑中一個價錢便宜菜又新鮮的攤位,慢慢從口袋掏出眼鏡盒,從里面取出他那副老花鏡戴上,低下頭,慢慢挑選出新鮮的蔬菜,結賬時還要反復確認金額,生怕看花眼付錯錢。這副老花鏡簡直就是爺爺出門付賬的必備神器!
當然,老花鏡出現最多的地方是在廚房,因為在我們家,一日三餐都是由爺爺負責。每天早中晚,爺爺都會定時來到廚房,打開燈,戴上他的老花鏡,開始做飯。不一會兒工夫,爺爺就要摘下老花鏡,握起他的一個衣角,輕輕擦拭一遍鏡片,再趕忙戴上繼續忙活。就這樣,他重復好多遍這樣的動作,有時嘴里還念叨:“唉,現在眼鏡真不好用,看東西越來越模糊了。”我有時聽見爺爺的嘮叨,就勸爺爺趕緊換副新眼鏡。每次爺爺都會笑著說:“我這個年紀了,能看清就行,浪費那個錢干什么。”
那副老花鏡陪伴爺爺度過了無數忙碌的日子。它和爺爺一起,成了我心目中閃亮的明星。
指導老師:丁國超
【點評】小作者看似寫爺爺的老花鏡,實際上是寫老花鏡的主人—爺爺。小作者通過一副老花鏡展現了爺爺的形象和日常生活狀態。老花鏡不僅是爺爺日常生活的必需品,更是歲月的見證。通過這副老花鏡,我們感受到了爺爺樸實、節儉、勤勞的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