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2015年以來,校園足球積極融入國家足球戰略,通過強有力的政策推動,足球運動在校園的普及推廣卓有成效,迅速擴大了足球人口規模,帶動了學校體育場地設施、體育師資和足球競賽的快速發展,實現了學生體質健康水平的顯著提升,促進了學校體育的全面發展。
與此同時,為提高校園足球競技水平,啟動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滿天星”訓練營建設項目(以下簡稱“滿天星”訓練營),集中優質足球資源,彌補校園足球訓練和競賽水平不高的短板,實現足球后備人才的規?;囵B,暢通從校園足球到職業足球成長通道。遺憾的是,部分“滿天星”訓練營建設目標未見顯著成效,足球后備人才培養長期處于低水平發展階段。
2024年2月,教育部辦公廳印發《教育部等七部門關于加強和改進新時代青少年校園足球工作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該文件緊扣《中國足球改革發展總體方案》賦予校園足球“普及推廣”“選拔后備人才”和“暢通人才從校園足球到職業足球成長通道”的使命,明確了新時代青少年校園足球發展方向,梳理出12條主要任務,旨在解決校園足球改革發展中存在的突出問題,推進校園足球健康持續高質量發展。值得注意的是,《實施意見》提出推進“滿天星”訓練營與青訓中心合作共建、統籌布局和資源共享的任務,希望通過共建深化體教融合,在后備人才規模化培養中形成合力,暢通從校園足球到職業足球的成長通道。在此之前,需要明確“滿天星”訓練營的主要任務,找到科學合理的發展路徑。
一、“滿天星”訓練營的主要任務
校園足球“滿天星”訓練營是由政府主導,融合區域優質足球資源,依托集團化辦學足球特色學校、新型足球學校、中等體育運動學校或青訓中心等建立的校園足球人才培養基地,是深化體教融合、提高競技水平的校園足球人才規?;囵B新模式。從建設目標任務及發展經驗來看,主要有六項任務。
1.堅持立德樹人
堅持“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以足球運動踐行五育并舉,實現文化學習與足球技能共同提高,促進學生全面發展。進入“滿天星”訓練營的隊員需要達到《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2014年修訂)》優秀標準。
2.建設人才數據庫
依托“滿天星”訓練營建設區域校園足球人才數據庫,包括隊員、教練員和裁判員等專業人才數據信息,定期更新隊員身體指標、訓練競賽、文化學習、比賽表現,以及教練員和裁判員從事校園足球活動的表現等,為校園足球人才過程性評價提供依據。另外,要積極探索校園足球人才信息庫與體育部門數據信息資源的共享機制。
3.建立科學訓練體系
根據隊員年齡、性別等特點研制覆蓋小學、初中、高中等不同年齡段合理銜接的訓練大綱。小學學段注重培養個人技術特點,初中及高中學段加強隊員間交流、跑動接應、團隊配合等方面訓練,提高在運動和對抗中結合球的技戰術應用能力。充分利用周末、節假日開展訓練,每周訓練和每年集中訓練均不少于2次。
4.搭建競賽指導體系
依托“滿天星”訓練營建設區域校園足球競賽基地,包括在周末、節假日組織特色學校、體校、俱樂部梯隊等進行交流比賽,組織開展區域校園足球Tt2gxXK6f1FGmCEN9DzLHg==夏令營和冬令營等活動,組織專家團隊對隊員運動表現進行分析和指導。通過“滿天星”訓練營選拔優秀隊員參加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夏令營,鼓勵隊員組隊參加中國青少年足球聯賽。
5.完善師資培訓體系
發揮“滿天星”訓練營高水平教練員專業能力,建立“理論—實踐—教研”的師資培訓體系,即組織區域特色學校足球教師進行師資培訓,與地方足球協會合作舉辦教練員、裁判員等級培訓,推薦優秀校園足球教師參加海外培訓等,提高校園足球師資水平。
6.開展巡回指導工作
“滿天星”訓練營對轄區內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特色學校進行巡回指導,掌握特色學校訓練競賽情況,發現問題并提出整改意見。“滿天星”訓練營需要接受國家和省級教育主管部門的質量復核與巡回指導,根據整改意見進行完善,并在年度總結報告中對整改情況進行匯報。
二、“滿天星”訓練營的發展路徑
校園足球特色學校是足球運動普及推廣的主要載體,建好5萬所校園足球特色學校是實現擴大足球人口規模的首要任務。“滿天星”訓練營是實現校園足球從普及向提高的主要載體,建好“滿天星”訓練營是提高校園足球競技水平的關鍵,推進“滿天星”訓練營與青訓中心合作共建,能暢通人才從校園足球到職業足球的成長通道,這項任務的關鍵在于體教融合的落實與深化。因此,建設“滿天星”訓練營,提高校園足球競技水平才是體教融合的重點,這是體教融合需要達成的基本共識。
1.健全運行管理機制
成立由屬地政府統籌,教育和體育等相關部門共同組成的領導小組,在體教融合的框架下,制訂“滿天星”訓練營短期和中長期發展規劃,明確建設目標和任務。同時,結合區域特點出臺切實可行的配套政策,制訂教練員選聘、隊員選拔、訓練與競賽、運動防護與安全教育、績效考核等管理規章制度,并在實踐中不斷完善。
2.建好實體化訓練營
依托區域內集團學校、新型足球學校、體?;蜃銋f青訓基地等建設的實體化“滿天星”訓練營,滿足開展日常訓練、競賽和師資培訓等所需的場地設施及器材設備。如,“滿天星”訓練營覆蓋區域較大且特色學校眾多,可依托全國校園足球特色學校中的九年一貫制或完全中學建設分營,實現足球特色學校全覆蓋。
3.健全體教融合機制
強化與體校、足協、俱樂部、高校、科研機構等單位的深度合作,結合實際積極進行“滿天星”訓練營與各級足球協會青訓中心的合作共建,實現教練員、隊員、場地、科研等區域優質足球資源共享,提高校園足球的訓練、競賽、科研和師資水平。
4.組建高水平教練團隊
“滿天星”訓練營通過與各級足球協會青訓中心合作共建,或向社會機構購買服務等方式組建穩定的高水平教練員團隊。營地學校可以設置教練員崗位,招聘優秀退役足球運動員加入教練員團隊。營地學校加強與高校足球專業合作,建立足球專業本科和研究生實習基地,充實教練員團隊力量。
5.保障建設專項經費
“滿天星”訓練營要設立建設專項經費,尤其是地方政府需要持續配套專項經費,保障“滿天星”訓練營在教育部扶持期滿后能繼續良好運行。鼓勵社會力量參與“滿天星”訓練營共建,在公益性原則下實現互鑒共贏,健康可持續發展。另外,要重視專項經費的規范管理與合理使用,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率。
從國際成功經驗來看,足球人才培養體系需要科學頂層設計與各方齊心協力,更需要足球人才培養體系長期穩定地發展,這符合培養專業精英人才需從事專業訓練10年或1萬個小時的基本規律。2024年的中國足球再次站到十字路口,教育部和體育總局認真總結經驗教訓后推出的《實施意見》的交叉點就是“滿天星”訓練營與青訓中心的合作共建,實現這種理想化的模式,建成優秀的“滿天星”訓練營和青訓中心才是當下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