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教育部等七部門聯合下發《教育部等七部門關于加強和改進新時代青少年校園足球工作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這是貫徹黨中央、國務院關于校園足球的重大決策部署的務實舉措,特別是文件指出“堅持久久為功,立足當下、面向未來,不圖虛名、不務虛功”,給校園足球發展定下了求實務實的總基調。《意見》的出臺,必將引領全國校園足球發展新局面,也讓志丹縣校園足球發展迎來新的時代。
志丹縣位于延安市西北部,是“群眾領袖、民族英雄”劉志丹將軍的故鄉,被譽為中國革命的“紅都”,志丹縣以紅都保安、將軍故里、校園足球為名片,以“雙強縣三基地”(全國青少年足球訓練基地)為發展目標。志丹縣深入貫徹落實總書記關于校園足球的重要指示重要講話精神,探索校園足球發展路徑,不斷完善校園足球工作制度體系,使校園足球工作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不斷提高,校園足球工作得到蓬勃發展,足球特色校的建設和參與學生人數不斷提升,學生體質健康水平顯著提高。
一、注重頂層設計
近年來,志丹縣委、縣政府立足實際,提出“足球興縣”戰略,發展校園足球先后被納入全縣“十三五”“十四五”規劃,出臺了《關于加強青少年校園足球工作的意見》《關于進一步加強青少年校園足球工作的意見》等支持文件。成立志丹縣足球運動發展領導小組、校園足球管理辦公室、學校足球活動實施小組三級工作機構,將校園足球工作納入考核要求,進課堂,進課表,形成了上下齊抓共管的良好格局。全縣24所中小學校足球訓練D79DXE0Mwsy3Ms3e5l4epA==場全部草皮化,建成投用FIFA認證的人工草皮足球訓練場。政府的有力行動,推動志丹校園足球從無到有,從小到大,逐漸被全社會認可。
二、搭建賽事平臺
志丹縣具有較為完備的縣級競賽體系、豐富多彩的群眾足球賽事體系,以及社會參與校園足球的良好氛圍,使校園足球比賽成為“固定節目”。每年舉辦跨年度聯賽、金杯賽等達到730余場次,形成了系統的競賽制度和選拔機制。2023年,舉辦了中西部地區縣域鄉村足球系列活動暨首屆冬季業余足球聯賽等賽事,其中“全民健身健康中國”全國縣域足球賽事活動暨“紅星杯”足球聯賽,網絡直播吸引了超20萬人觀看,創志丹業余足球之最。
三、構建成長通道
樹立整體人才觀,立足解決家長需求,創造外部條件,先后與北京體育大學、陜西師范大學、西安體育學院等建立戰略合作關系,積極開展招生、培訓、競賽、支教等多方面的合作。志丹縣已累計培養足球國家運動健將2人、國家一級、二級運動員340余人,40余名隊員通過足球特長被西安交通大學、北京體育大學等高校錄取,為縣區學生成才開辟了新的道路,形成了家長主動配合、學生積極參與、政府大力扶持的青少年足球發展良好局面。
四、建強專業隊伍
堅持讓專業人做專業事,志丹縣將學校納入足協會員單位,體育教師就業務上接受足協的業務指導,打通了專業機構服務校園足球的第一步。志丹縣校足辦(與足協同一套班子)作為縣教科體局的下屬事業單位,教體不分家,以更加直接的方式服務和管理校園足球。通過“縣內選、送出去、對外引”等途徑,聘請10名資深教練員深入校園長期執教;舉辦5期校園足球業務管理干部、校長和指導員培訓班,3期中國足協D級教練員培訓班,3期全縣精英教練員培訓班,2期國家級裁判員培訓班等。目前,全縣專業隊伍力量不斷壯大,足球教練員達到143人,其中D級以上32人;擁有國家二級以上裁判員32人;配備體育經紀人1人、經營宣傳專干3人。
五、彰顯文化特色
縣人大常委會將每年的3月29日定為“志丹足球日”,舉辦了4屆“志丹足球名人堂”入選盛典,志丹足協編輯出版年刊《理想國》雜志5期,組織了多次足球主題征文、繪畫、書法等比賽。參與拍攝了《腳尖上的信天游》《追球的人》等10余部影視作品。堅持校園足球聯賽每周直播,培養大小球迷,使足球文化成為學校素質教育、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志丹縣通過各種活動,讓“愛志丹、愛足球”成為全縣干部群眾和廣大師生的共識,成為一種生活方式。
六、創辦足球學校
2023年8月,在縣職教中心的基礎上掛牌成立延安市志丹青少年足球運動學校,以培養“一專多能+品德高尚+自理自信+自我發展”復合型人才為目標,從教育學制上實現了足球生的12年貫通培養,清除了“小學退役”和“中學分流”的障礙。足球學校的成立,標志著志丹縣足球特長生的培養工作邁入專業化、制度化的軌道。這是志丹縣積極主動服務足球改革發展的一項重大舉措和體教融合、破解志丹“人才出口瓶頸”的創新嘗試。
燒殘灰燼方分玉,披盡泥沙始見金。辛苦耕耘,總有收獲。志丹縣始終堅持一步一個腳印,努力成為全國草根足球和校園足球的典型和代表。目前,全縣20所中小學和4所幼兒園獲批國家足球特色校(園),60余支隊伍常年參與全縣校園足球聯賽、杯賽,經常參與訓練的青少年6000余人,足球普及率達30%。但仍存在體教融合進展緩慢成效不足、人才成長通道不暢等問題。《意見》的出臺,擘畫了校園足球改革發展的行動路線圖,是構建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制度體系的重要依據,為新時代校園足球改革發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意見》著眼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全力解決校園足球工作中的重點難點問題。
相信隨著校園足球的制度越來越完善,思想觀念不斷轉變,通過深耕校園足球的土壤,培養起未來足球發展的一顆顆種子,校園足球工作必將會迎來更好的發展。堅持去功利化,去形式化,久久為功,當踢球成為越來越多的學生的一種生活方式時,中國足球崛起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