卒中是嚴重威脅人類健康的重大疾病,已成為全球第二大致死原因。中國卒中患者人數眾多,且呈現年輕化趨勢,給家庭和社會帶來了沉重的負擔。增強基層群眾的卒中防治意識和健康素養,對于降低卒中發病率和死亡率具有重要意義。
近年來,中國卒中學會積極探索基層卒中防治科普工作的新模式、新方法。2021—2023年,學會實施“中國卒中基層紅手環星火工程”(以下簡稱“星火工程”),以期構建基層健康科普志愿服務體系,提升基層群眾的卒中防治能力。
“星火工程”以“面向人民健康”為導向,以“精準滴灌”為目標,采取多種措施,“多管齊下”開展工作。
遴選項目實施單位。學會面向全國公開遴選項目實施單位80個,涵蓋縣/區級或地市級卒中學會或龍頭醫療機構。學會通過嚴格的遴選程序,考核實施單位的組織能力、專業水平、服務區域的代表性等,以“精準滴灌”為目標,優先支持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疆地區和脫貧地區,確保將資源投入最需要的地方。2022年,楚雄市人民醫院作為“星火工程”的資助單位之一,在當地開展了豐富多彩的科普活動,有效提升了彝族自治州群眾的卒中防治意識。
強化科普資源供給。學會為項目實施單位提供《卒中患者知識手冊》等科普資料,以及用于開展科普志愿活動的紅手環標識性物料。學會還向實施單位贈送《中風患者和照料者手冊》,用于志愿者基礎知識的標準化培訓。這些科普資料每年都會根據當年世界卒中組織發布的世界卒中日主題進行翻譯更新,力求內容與時俱進。2022年,學會制作了“BEFAST口訣”海報,用簡潔的圖示和文字,清晰展現了卒中早期癥狀的識別口訣。海報還突出“時間就是大腦,時間就是生命”的理念,強調“早1分鐘到達卒中中心,就會挽救190萬大腦神經細胞”的重要性。這一海報被全國2000多個紅手環志愿單位廣泛使用,電子海報的分享鏈接在百度網盤下載量超過1萬次,產生了廣泛的社會影響。

開展形式多樣的科普活動。項目實施單位依托醫療機構、社區、養老院等陣地,采取講座、義診、體檢、咨詢等多種形式,開展卒中防治科普志愿活動,提高轄區群眾的知曉率和識別能力。項目實施單位走進轄區,將卒中防治知識帶給群眾。比如,南方醫科大學順德醫院附屬陳村醫院神經內科主任林繼新帶領紅手環志愿者服務分隊來到佛山市順德區陳村鎮合成社區,結合工作中遇到的病例,為居民講述卒中的危害、快速識別和救治的重要性。宜陽縣人民醫院卒中中心紅手環志愿服務分隊走鄉村、進社區,為群眾提供免費的血壓、血糖測量和卒中風險評估等服。東港市中心醫院聯合轄區內其他醫院共同組建紅手環志愿者服務團,為社區居民提供免費的卒中篩查體檢服務。楚雄市人民醫院設置咨詢臺,常態化開展健康科普志愿活動,為群眾解答卒中防治相關問題。這些活動切實有效,受到了群眾的廣泛歡迎。
加大宣傳推廣力度。學會積極探索新媒體平臺的傳播優勢,通過官網、微信公眾號、澎湃號、頭條號等平臺,及時宣傳項目進展和典型案例,推廣優秀經驗,擴大項目影響力。學會微信公眾號發布的“星火工程”系列報道,累計閱讀量超過50萬次,單篇最高閱讀量超過5000次。學會與“科普中國”聯合出品的42集“科普辟謠”系列短視頻,對生活中常見的卒中謠言進行辟謠,幫助公眾科學認識卒中。其中,《突然偏癱了,立刻吃阿司匹林能保命嗎?》在“2023年新時代健康科普作品征集大賽”中被評為視頻類優秀作品,社會反響良好。學會還利用“科普中國”、“中國科協之聲”、光明網等平臺開辦線上科普講座,邀請專家講解卒中防治知識。2023年世界卒中日,學會聯合相關機構舉辦“第18個世界卒中日全國健康科普公益行動”北京主場活動,邀請專家學者分享卒中防治問題與成就,介紹中西醫結合防治卒中的中國方案,探討心腦血管疾病的同防同治等話題。活動通過科普中國、光明網等多個平臺直播,播放量達450萬人次。
“星火工程”的實施,構建了“學會—牽頭單位—志愿單位—志愿者”四級項目實施體系,實現了資源下沉和服務覆蓋,“學會統籌、專家創作、基層落實、公眾受益”的服務體系取得了顯著成效。
促進基層科普服務能力顯著提升。項目共發展300多支基層健康科普志愿服務隊伍,開展科普活動269場,線下參與活動志愿者累計1300多人次,服務群眾1.9萬人次以上,有效提升了基層群眾的卒中防治意識和健康素養。

助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星火工程”不僅有力推進了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而且成為連接城鄉健康服務、促進農村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橋梁。項目將重心放在村鎮社區這一單元,幫助基層群眾掌握卒中防治知識,提升健康素養,為鄉村振興戰略實施貢獻力量,為廣大農村群眾帶來實實在在的健康福祉。
推動基層科普與衛生的融合發展。項目依托醫療機構開展科普活動,促進了衛生資源下沉,提升了基層醫療機構的科普服務能力,通過整合醫療專業資源與科普教育資源,實現了兩者之間的優勢互補。項目聚合多方力量,共同為提升基層群眾的健康素養和生活質量貢獻力量,構建了多方共贏、協同發展的良好生態。
“星火工程”以地市級卒中學會/地市、縣區醫療機構為牽頭單位,以“紅手環”為品牌,形成了可復制可推廣的模式,為全國各地醫療機構和社會團體開展健康科普工作提供了借鑒。“星火工程”的實施,為構建基層健康科普志愿服務體系提供了寶貴經驗,具有重要的示范意義和推廣價值。中國卒中學會將繼續完善基層科普志愿活動工作方案,擴大紅手環志愿服務體系覆蓋范圍,開發更具吸引力的科普資源,探索線上線下結合的科普模式,更好地發揮志愿者的作用,推動“星火工程”在全國范圍內落地生根,為進一步提升全民健康素養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