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起
“菌彩”將在全國范圍進行門店擴張
屆時門店總數將超30+
覆蓋2個以上一線城市主流商圈
觸達千萬以上消費者
官方微信、小紅書、抖音累積
有效活躍粉絲數超30000人
根據收銀數據不完全統計
品牌成立至今累計接待顧客超1000萬人
年均接待超100萬人次
云南復雜的地形地貌、多樣的森林類型、土壤種類以及獨特的立體氣候條件,孕育了豐富的野生食用菌資源。云南野生食用菌種類多、分布廣、產量大,生長在海拔2000-4000米、地形地貌復雜的立體氣候地,共分為2個綱、11個目、35個科、96個屬,占全世界食用菌的一半以上,中國食用菌的2/3。而野生菌火鍋是云南特有的美味,更是云南六大名吃之一,因其食材生態、味道鮮美,成為無數食客的最愛,2018年9月,被評為“中國菜”之云南十大經典名菜。
創立于2017年的“菌彩”,是一個主打野生菌火鍋,并正在深入探索東方野生菌文化的云南餐飲品牌,總部位于彩云之南——昆明,門店分布于昆明、大理、麗江、西雙版納、宜賓、成都等各大城市,并持續向上海、北京等線城市穩步邁進。依托全國百強品牌“外婆味道”餐飲全產業鏈優勢,憑借一桶吊足4小時的野生菌湯、穩定的菌類供貨渠道、對品質的不懈堅持,俘獲了各地老饕的味蕾,正努力打造成云南野生菌火鍋“頭牌”。
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的南華縣,是世界野生菌王國。
山林間云霧繚繞,雨后的清晨,陽光穿透薄霧,如同輕紗舞動,喚醒了沉睡的林間精靈,一場關于野生菌的盛宴悄然拉開序幕。南華境內已知的野生菌種類極為豐富,其中食用和藥用菌類就多達近三百種。自山林到餐桌,由南華走出的“菌彩”人,帶來的每一朵野生菌都經過了精心甄選、匠心烹飪,最終化作一道道令人垂涎欲滴的美食,不僅滿足了味蕾的多樣享受,更傳遞了健康與自然的理念。
菌彩為何與眾不同?
血統純:地道云南味道,純正云南血統
食料鮮:好湯十六種料,食材四時常鮮
大師造:匠心研發創新,中華蕈菌大師
足時熬:激發食料醇香,燉足四個小時
精準定位核心消費群體
根據大數據分析,“菌彩”的核心消費群體為25-35歲的都市中堅力量,大約占到總用戶的88%,其客單價多在百元及以上,復購率及對品牌的接受度極高;隨著95后年輕人的消費力崛起,他們正在成為菌彩消費群體中不可忽視的重要構成。另外,火鍋用戶集中分布在一、二線城市(含新一線城市),而女性火鍋用戶比例高于男性用戶。以上述數據作為有力支撐,今年菌彩已在全國范圍內進行門店布局,四川成都銀泰in99店、上海首家樣板店陸續開張。
問:在省外經營野生菌火鍋,有何經驗教訓?
答:以成都門店為例,我們在運營過程中,總結了幾個亮眼之處:
第一,推出“素菜自助”,每位18元,即可暢享云南空運來的綠色食材,那些打著野菜火鍋的噱頭高價售賣的產品,在這里都能實現涮鍋自由,比如冰草、田七、芝麻菜、花生芽、紫土豆甚至水性楊花!
第二,結合當下流行的云南酸湯牛肉,推出了酸菜鍋底,口味酸爽濃郁,廣受當地客人好評。
第三,推出特色子母鍋,母鍋為菌湯鍋底,子鍋則是酸菜或紅湯鍋底,精準“拿捏”成都食客的喜好。
烹制野生菌:七道防線 確保安全
得益于云南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這里被稱為“食用菌王國”,每年六月份開始,昆明木水花野生菌市場便成為全國餐飲人趨之若鶩的打卡勝地,各色鮮菌擠擠挨挨擺滿了竹笸籮、塑料筐、木板車。在一字排開的攤檔中,叫賣得最多的便是“見手青”,放眼望去超過一半的攤位都以這種蘑菇作吸引眼球的招牌。“見手青”是牛肝菌的一個品種,菌帽微紅,菌柄淺黃,在菌帽腹面用手指輕輕一抹,接觸面便會立即變為青色,這是因為按壓導致牛肝菌內的多酚酶類釋放出來,發生反應后改變了顏色。歐陽清輝介紹,“見手青”在云南的角色頗似江南的河豚,既具毒性叉擁有令人難以割舍的鮮美,每年總有無數擁躉“以身試毒”,這種毒素重則致命,輕則使人產生幻覺,見到群詭譎的小人兒在跳舞,俗稱“見小人兒”。
食用野生菌有可能會中毒,若要以此為經營亮點和主打招牌,餐企該如何規避風險?歐陽清輝有七點經驗之談:
第一,經營者必須非常熟悉野生菌的品種,盡量選擇如牛肝菌、羊肚菌、青頭菌、松茸、竹蓀、雞樅等常見菌種,陌生菌類一律不準混入廚房。
第二,除了少數幾個能夠安全生食的菌種外,其余品種一定要加工至全熟。
第三,絕大多數野生菌在單獨烹制時是無毒的,但如果是幾種采來的蘑菇“一鍋燴”,便可能發生食物之間的生物化學反應,出現毒素。
第四,炒制時既要保證全熟又不可以煳鍋,否則也有產生毒素的可能。
第五,炒制野生菌時盡量使用“葷油”,即煉制好的豬油或雞油,既能充分激發和增強菌香,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止毒素的產生。
第六,有些師傅在制作菌類菜品時,會按照烹制其他熱菜的習慣,自作主張加入八角、草果等藥料來“增香”,而這些香料中所合的成分很可能會跟野生菌發生反應,產生劇毒,因此在培訓時必須嚴格規范。
第七,某些本身無毒的野生菌,如果它旁邊生長的植物帶有毒素,那么被滴上露水的菌子就難以幸免,而這些有機毒素大都“怕熱”,因此這些野生菌應全部制熟再食用,才能最大限度降低風險。
“菌彩”火鍋的出品流程嚴格遵循了以上幾點。首先,野生菌的煮制時間有嚴格規定——煮足12分08秒,以保證入口時絕對安全,待桌上計時器響起后,服務員才會給客人分發筷子、小勺,以免有外地客人好奇心太盛,出現中途揭開蓋子“嘗一嘗”的情況。其次,吊湯時不添任何香辛料,僅使用高湯和干制野生菌,以免發生任何不可控的反應。再次,菌湯上桌后,服務員須在第一時間取樣盛入密封小盒內,放入冷藏冰箱留足48小時,讓客人吃得踏實放心。
在菌彩 識鮮菌
黑松露
又名塊菌、豬拱菌,為深棕色或黑色,小如核桃,大如拳頭,富含多種氨基酸,因此香氣非常特殊,國內主產區在云南,以高黎貢山所產為佳,一般在中秋節前后大量上市,可持續到春節。與意大利白松露和法國黑松露相比,云南黑松露香氣較淡,但價格更為親民,可刨成片后生食、涼拌、炒制,也可切成細末后熬成松露醬、松露油。
羊肚菌
因菌帽表面布滿不規則的凹坑,形似翻開的羊胃而得名,多呈深棕色,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及20種左右的氨基酸,營養成分堪比鮮肉、魚蝦,過去只有野生的,價格高昂,現在已可人工栽培。個頭越大的羊肚菌品質越好,挑選時以形狀飽滿者為佳。因其質地較韌,經得起長時間燉煮,適合用來紅燒或煲湯,還有一種常見吃法是直接釀入餡料煎制,脆韌鮮香。
松茸
云南的松茸被稱為菌中貴族,多產自麗江海拔3500米以上的高山林地,深埋在松樹下的經年落葉中,生長條件極為苛刻,高海拔、低氣溫、美人松、沙壤土、腐殖酸缺一不可,至今為止無法人工培育。每年8月上旬到10月中旬是松茸大量上市的季節,刮開棕色的表皮后菌肉色白質細,有如鮑魚,綿軟而具肉感,略帶回甘,潤滑爽口,既適合炒制、煲湯、涮鍋、煎烤,又流行切成薄片后作刺身食用。
鮮竹蓀
別名竹笙、竹筍菌,多寄生于枯竹的根部,身材纖細,有“菌中皇后”的美譽。新鮮竹蓀帶有青灰色的菌帽,勻稱潔白的柱狀菌柄,粉紅色的蛋形菌托,頂端還有一圈潔白的網狀菌裙從菌蓋向下鋪開、覆住菌柄。竹蓀的菌帽部分帶有異味,食用時需去掉。四川等地還流行吃“竹蓀蛋”,即菌裙、傘蓋尚未打開的竹蓀,口感更加鮮嫩濃郁,但沒有成年竹蓀那種脆感。
牛肝菌
牛肝菌家族是昆明野生菌市場上最龐大的品類,是牛肝菌科和松塔牛肝菌科等真菌的統稱,常見的有白牛肝菌、黑牛肝菌、黃牛肝菌、紅牛肝菌、美味牛肝菌等,外形接近、色澤略有差別,一般菌體較大,肉質肥厚,菌柄粗壯,香氣濃郁,營養豐富。
干巴菌
形如其名,外表黑黝黝的如一蓬蓬黑色枯枝,需細細剝開才能去盡泥土、雜質,遠看酷似牛干巴(云南本地產的一種腌牛肉干),且帶有濃郁肉香氣,拉油后味道極香。
雞樅菌
又名雞松、蟻菌,多生長于山林中的白蟻巢穴邊,纖細嬌嫩,輕碰易碎,滋味鮮甜,吸足湯汁后則柔韌爽口。市場上常見的雞樅菌有兩類,即雞腿雞樅和草皮雞樅,前者菌柄形如雞腿,體型較為肥短,肉質飽滿細嫩,多切片或切絲入菜,爆炒、燉湯均可,后者菌柄細瘦,通常處理干凈炸成“油雞樅”食用。采購時應盡量選沒有“開帽”的雞樅,質地細嫩,適合炒制,如果菌帽已經打開成為把小傘,則肉質變得疏松老韌,更適合制作油雞樅。
雞油菌
別名黃菌、黃傘菌、雞蛋黃菌,色澤明黃,會散發出類似杏仁的特殊香氣。這種菌類一般與其他植物的根系交錯生長,輔助植物吸收土壤營養,同時分享植物光合作用的養分,互利共生。
大紅菇
別名紅椎菌,通體紅色,顏值極高,也被稱為“紅菇”。這種菌對植被和土壤要求非常高,基本只生長在腐殖層深厚、疏松透氣的弱酸性土壤中,雖色澤鮮艷卻沒有毒性,菌蓋多為扁半球形,表面多呈紅色或紫紅色,菌肉肥厚扎實,色澤潔白、味道柔和,它的菌柄大都是圓柱形,—般為白色,有的會略帶粉紅,多用于燉湯。
金耳
別名黃耳、金木耳、黃金銀耳、云南黃木耳,是近幾年新興的食用菌,在南方部分地區可種植,雖為銀耳的近親,但與其片狀結構不同,更接近大腦的形狀,金黃靚麗,帶有濃郁香氣。
青頭菌
主要產區為滇西一帶的原始森林,生長環境極為純凈,因其菌帽呈青綠色,且表面帶有一些鱗片狀的青褐色斑紋而得名,外形玲瓏秀氣,具有瀉火明目的功效。在七八月份的野生菌市場上占據了半壁江山。
谷熟菌
因稻谷成熟時節可采摘而得名,多生長于深山、叢林、岸邊,個頭較小但味道特別鮮美,一般整朵入菜。
奶漿菌
生長環境有極強的地域性和季節性,多在松林或針闊葉混交林地上,分布在海拔1600-2800米的溫帶,它最大的特點是,弄斷其任何部位,都會流出像牛奶一樣的乳白色液體。
老人頭
別名仙人頭,與牛肝菌同屬一科,生長在海拔1200米以上被落葉覆蓋的背陽坡上,肉質細膩滑嫩,富有彈性。
珊瑚菌
又名“掃帚菌”,菌體形狀秀美、色澤艷麗、品種眾多,有紅、黃、白等色。珊瑚菌在世界很有名氣,被稱為野生之花,鮮甜爽口。
核心產品:野生菌火鍋+高山黃牛肉
菌彩的核心競爭力就是那款錘煉數年、不斷改良提升的菌湯鍋底。多年以來,云南人日常吃的野生菌火鍋相當“敷衍”,就是熬一鍋雞湯煮菌子,而“菌彩”的主打湯底,則是以真材實料的干制野生菌吊成的濃郁菌湯。所用干菌,選貨標準比鮮菌還要苛刻,甚至要從晾曬之前就開始把控品質——公司每年與野生菌供貨商續簽一次合同,到了10月份左右,對方就要按照協議規格收購野生菌,并依照標準流程晾曬至干。之所以要從源頭開始全程“監控”,是因為從市場上直接購入的干菌多不可靠:有的菌片較碎,說明是收購了次品鮮菌來晾曬的,或者會有蟲眼,或者已經變質,吊湯時不僅香度不足,很可能還會敗壞整鍋菌湯;有些火鍋店在吊湯時選用菌粉,這在“菌彩”是杜絕的,因為干菌打碎之后,完全無法判斷商家到底是用了哪些菌類,菌湯的品質更加難以把控。
吊湯過程中的細節也極為講究。首先,要選用桶裝礦泉水,而不能用普通純凈水制作;其次,礦泉水中加入老雞、豬筒骨、火腿等吊3小時成高湯,再添入用16種干菌混合而成的菌子料包,這款料包中,香氣最濃的菌類如紅牛肝菌、美味牛肝菌、虎掌菌等的比例會加重一些;再次,吊湯過程分為兩個階段,先開大火熬制3小時左右,此時干菌中的大部分香氣已析出,湯汁也蒸發掉一部分,應再次添入高湯續至初始位置,繼續吊1小時,然后下鹽、雞精調好底昧,微火保溫待用。
每年十一月份鮮菌下市之后,云南很多以此為主打的火鍋店要么生意清淡,要么干脆閉門歇業,來年再開張,年僅能做四個月生意。為了補上這一消費觀念造成的天生短板,“菌彩”在突出“南華野生菌”主題的同時,精心選擇了一個不受時令限制的拳頭產品——“高山黃牛肉”,選用肉質香濃細嫩的尋甸小黃牛,并借鑒了潮汕牛肉火鍋的產品結構,推出了牛五花、牛胸膘、吊龍、匙柄等單品以及鮮牛肉組合拼盤,這一系列“硬菜”,既充實了淡季的涮品單,又為省外門店增加了更多葷菜選項。
三種招牌套餐 提高點單效率
到菌彩餐廳昆明分店采風時,小編發現了野生菌火鍋菜單與其他餐飲店的顯著區別。在菜單“欄眉”的顯眼位置,用明黃色框標注了“吃菌點菜流程推薦”:①點鍋底②點野生菌③點牛肉④點特色⑤火鍋肉類⑥開胃涼菜⑦新鮮蔬菜⑧主食/甜品⑨手作飲品,以引導客人快速點餐,并讓每個板塊發揮存在感。其中的“云南特色”版塊,匯聚了一些游客們耳熟能詳、打上了云南烙印的主食、小吃或網紅單品,例如牛肝菌燜飯、云南鮮花烤奶、泡魯達、竹蟲拼蜂蛹、菌香油淋干巴等等。
鍋底版塊有三類套餐可供選擇,一類是普適性最強的野生菌土雞鍋,有2人餐、4人餐可選,2人餐的云南山珍菌包括五種,其約450克:黃牛肝菌、美味牛肝菌、竹蓀、黑牛肝、沙老包、乳牛肝菌、白蟻菌、奶漿菌,4人份的山珍拼盤則要升級為七種,約1000克,包括黃牛肝菌、青頭菌、美味牛肝菌、竹蓀、雞油菌、黑牛肝、沙老包、乳牛肝菌、白蟻菌、奶漿菌,同時增加一道“菌香涼米線”。在傳統土雞鍋的基礎上,還衍生出了兩款熱賣新派鍋底——菌湯烏雞排骨鍋和菌湯排骨老鵝鍋,前者是在菌湯鍋底中添入熟烏雞塊、排骨塊,葷料的油脂與菌湯的鮮香在加熱過程中充分融合,鮮美無比,中鍋售價79元、大鍋售價89元,后者是在菌湯鍋底中加入排骨塊、老鵝肉,滋補功效更為突出,中鍋售價89元、大鍋售價99元。這兩款鍋底中可以單加排骨、老鵝或烏雞,按份點單即可,量大實惠,性價比高。另外還有一套“竹蓀天麻山藥土雞鍋”,專為注重滋補養生的食客設計。
牛肝菌火腿燜飯
提前預制:
1.花生油入鍋燒至七成熱,去盡生油的腥味、釋放香氣,盛出放涼備用。
2.稻花香牌五常大米鋪入托盤,添清水,手掌伸開平放在大米上,添水量以剛剛沒過指甲為準。如果用的是含水量較大的當年新米,則注入的清水不要淹沒過指甲。
3.淋入40克花生油,旺汽蒸約45分鐘,取出后用飯勺拌散。
4.按此方法蒸一盤泰國香米,然后再按1:1的比例將兩種米飯混合拌勻,放入60℃-80℃的蒸箱內保溫。
走菜流程:
1.美味牛肝菌100克切片,黃牛肝菌50克切片,拉油備用。
2.鍋放菌油適量,下入宣威火腿粒20克煸香,再放蒜片20克、皺皮椒塊60克、紅二荊條辣椒片20克炒至斷生,倒入拉過油的鮮菌片,調入鹽5克、雞精5克、生抽10克,放入混勻的米飯500克一起快速炒勻,盛入提前燒熱的煲仔內加蓋上桌。
注:這款菌油是用花生油熬制而成,加入雞樅菌、香菇、牛肝菌等六種香氣濃郁的鮮菌熬煉而成,菌香特別濃郁。
剁炒奶漿菌
制作流程;
1.凌晨現采的新鮮奶漿菌300克、皺皮椒30克、小米辣15克、宣威火腿20克、大蒜10克均切成豌豆大小的丁備用。
2.切好的奶漿菌丁八五成熱油中拉油至熟,撈出瀝凈。
3.鍋放色拉油、豬油各適量,下宣威火腿粒煸香,加入皺皮椒、小米辣、大蒜炒香,再放拉過油的奶漿菌,調入辣鮮露5克、一品鮮醬油3克、雞精5克、鹽少許,翻炒均勻起鍋裝盤。
干椒紅蔥
紅牛肝堪稱云南野生菌界的網紅單品,本身香氣突出,簡單烹調即可非常出彩,可搭配鮮青椒,也可搭配紅干椒,前提是必須先油炸至熟,以保證食用安全。
制作流程:
1.新鮮牛肝菌300克改刀成片,宣威火腿20克改刀成片。
2.鍋放寬油燒至六成熱,下牛肝菌片炸熟撈出備用。
3.另起鍋放菌油60克燒熱,下干紅椒20克、宣威火腿片、蒜片20克炒香,倒入炸好的牛肝菌片,調入鹽1克、雞精3克、味精2克、白糖1克、一品鮮醬油3克、辣鮮露3克翻勻即可。
云腿炒干巴菌
制作流程:
1.新鮮干巴菌200克撕成細條。
2.宣威火腿50克、青椒50克、紅椒15克、蒜子10克均切成細絲。
3.凈鍋上火燒熱,下干巴菌絲煸至水分揮發、表面微干,出鍋備用。
4.另起鍋放豬油30克燒熱,下火腿絲、青椒絲、蒜絲、紅椒絲煸香,倒入煸好的干巴菌,調入雞精2克、味精1克、一品鮮醬油3克、鹽1克快速翻勻即成。
菌香小黃牛干巴
制作流程:
1.散養小黃牛干巴300克入高壓鍋,添清水沒過后壓制20分鐘,撈出后切成1厘米×3厘米×4厘米的厚片,裹雞蛋液、粘勻脆炸粉備用。
2.鍋上火放寬油燒至六成熱,下牛干巴片炸香,倒出瀝油備用。鮮茉莉花炸香備用。
3.另起鍋放菌油30克,下花椒10克、芝麻5克、干辣椒20克炒香,倒入炸好的牛干巴片翻炒均勻,加入油雞樅IOO克、油炸辣椒3克、茉莉花10克,調入味精2克、白糖1克翻勻即可出鍋。
青椒牛肝菌
制作流程:
1.紅牛肝菌200克改刀成0.3厘米×5厘米的片。皺皮椒80克改刀成3厘米見方的菱形塊,紅椒10克改刀成同大的片待用。
2.鍋放寬油燒至六成熱,下紅牛肝菌片炸熟撈出備用。
3.鍋內加入菌油60克燒熱,下宣威火腿片20克炒香,放皺皮椒、紅椒、拍蒜子20克翻勻,加入炸好的牛肝菌繼續翻炒均勻,調入鹽1克、雞精3克、味精2克、白糖1克、一品鮮醬油3克,加鮮花椒尖5克翻炒均勻即可出鍋。
紅傘傘
制作流程:
1.吉利丁片5克入盛器中加冰水泡軟。
2.取一只干凈盆,加入酸奶粉10克、冰水30克、淡奶油150克、果糖15克。
3.另取一只盆,加牛奶50克,放入泡軟的吉利丁片隔水融化。
4.待吉利丁全部融化后,
起倒入放有酸奶粉的盆中,打發3-5分鐘至有黏稠感,再倒進提前準備好的蘑菇模具中,入冰箱冷凍保存。注:模具需準備兩個,一個蘑菇蓋,一個蘑菇柄。
5.取白色巧克力100克隔水融化,倒入小量杯中備用。
6.取出提前凍好的蘑菇柄,中間插入一根筷子,入巧克力中均勻裹一圈,取出放涼,冷凍定型。
7.取紅巧克力100克隔水融化,淋到提前凍好的“蘑菇蓋”上,冷凍定型。
8.走菜時將掛好巧克力脆皮的蘑菇柄和蘑菇蓋如圖組裝好,頂部點上奶蓋,盤底撒上奧利奧餅干碎和谷物麥片,以干玫瑰花瓣裝飾即可。
注:如果買不到紅巧克力,還可用紅心火龍果制作紅傘傘。方法如下
1.取一個新鮮火龍果切出果肉,入破壁機中打碎,用濾茶袋或紗布過濾掉纖維后留汁備用。
2.取白巧克力100克隔水融化,加入火龍果汁35克攪拌均勻,倒在提前凍好的“蘑菇蓋”上即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