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納禾春餐飲創立于2007年,以西雙版納傣味及原生態家常美食為主營特色,2015年曾經被評為“最聚人氣傣味餐廳”,在各大點評平臺的同類餐飲品牌中好評率位居前列。
“納禾舂”的品牌概念源自對美麗西雙版納人文美食的傳承與推廣。“傣味”作為西雙版納的代表特色廣為人知,其獨特的民俗風情塑造了豐富多彩、個性鮮明的飲食文化。
時令食材 日日更新
小編探店時,恰逢版納時令菜品上市,鮮甜、脆嫩的思茅甜筍,最佳吃法是燉雞或清炒,最能突出其特色;野茄子比普通茄子略小,口感細嫩,香氣濃郁,用羅勒炒一下,方能充分凸顯其風味;火蓮菜是熱帶雨林的特有野菜,涼拌成酸辣口味,滋味清甜;藏紅花苗產自高原地區,這種芽苗菜有種獨特的回甘,且有滋補功效……這類特色時蔬需由版納當地的采購人員每日一發,以保證其新鮮口感。
傣味手抓飯 打造個性套餐
幾乎在所有傣昧餐廳,“特色手抓飯”都是菜單上的必備單品,但在店內推出的“豪華版”種類豐富、分量很大,2~3人份的售價278元,4~5人份的售價620元,后來很多老客反映自己點外賣時也想吃,于是“納禾春”2017年開始在線上平臺推出單人套餐,定制飯盒、品種豐富、賣相美觀,共有配菜六種,“秒殺”普通外賣盒飯,性價比極高,每天單店售賣40單以上,且常年高居不下。納禾春還有一款外賣“爆品”,就是這款手抓飯里用到的“白米飯”,由于選用優質大米,并按比例摻入一定量糯米同蒸,香、甜、軟、糯,周圍很多居民到飯點就不再自己蒸飯,直接來這里打份白飯回去吃。
張宇(左)
從業18年,入職納禾春餐飲文化管理公司13年,現任職納禾春餐飲文化管理公司店總。
魯新明(右)
云南楚雄人,云南民族菜烹飪名師,現任納禾春餐飲文化管理有限公司行政總廚,曾獲得2015年五華區廚藝大賽三等獎、2016年五華區廚藝大賽團隊榮譽獎、2017年納禾春廚藝大賽團隊一等獎等榮譽。
青芒果牛肉
水果入菜是云南的一大特色,喜歡傣味的食客很難拒絕這款青芒果炒牛肉,酸酸辣辣,果香濃郁,盤底的湯汁用來拌米飯更是一絕!
制作流程:
1.牛排肉200克改刀成2厘米見方的菱形塊。
2.鍋放寬油燒至六成熱,下牛肉滑至八成熟。
3.鍋留底油,下鮮榨芒果汁60克小火炒至起泡,下入滑熟的牛肉、青芒果塊150克、大紅椒段10克、青辣椒段10克炒香,調入鹽2克、味精1克、雞粉2克、白糖2克、老抽2克炒勻,勾薄芡、淋明油即可出鍋。
烤五花肉
這是一款傳統的傣味美食,選用肥瘦相間的五花肉,經腌制后炭烤而成,在此過程中,五花肉中的油脂被充分烤出,外酥里嫩,香氣四溢。
制作流程:
1.選用體重在120~160千克的土豬的精品五花肉入菜,納盆后放鹽、味精、雞粉、生抽、姜片、辣椒面各適量抓勻腌制5小時左右備用。
2.鍋放寬油燒至七成熱,下入腌好的五花肉炸至色澤微黃后撈出控油,在肉的兩面均勻改上1/3深的斜一字刀。
3.將改好刀的五花肉平整地鋪在烤夾上,放在炭火上烤至兩面金黃、表面吐油、外酥里嫩即可取下,改刀成長4厘米、寬1厘米的條,每150克為一份裝盤,帶干蘸水、腌菜膏各一碟即可上桌。
注:腌菜膏,云南傣族特有的風味醬膏,在德宏,它能與醬油、醋等調味品比肩,由此可見它在傣族飲食中的地位。其大致做法是:取蘿卜葉或青菜葉洗凈,加入糯米湯裝壇腌制,發酵2-4周即可取出。菜葉取作酸菜用,剩下的湯汁熬制成膏狀,成就了這款傣族菜的調味秘方——腌菜膏,其吃法也十分廣泛,以作蘸水最為常見,搭配燒烤、鹵肉、涼拌菜,風味獨特。
羅勒炒野茄子
野茄子是西雙版納的一種野生蔬菜,這種迷你茄子僅為乒乓球大小,色澤亮紫,質地細嫩,味道清香,適合炒制或做湯。
制作流程:
1.野茄子350克一切為二,改刀成0.5厘米厚的片。
2.鍋放色拉油500克燒至五成熱,下茄子片拉油后倒出備用。
3.另起鍋放豬油少許燒熱,下熟臘肉片20克炒香,放入蒜片10克、皺皮椒塊40克、大紅椒塊20克炒香,再倒入拉好油的茄子,放鹽3克、味精2克、雞粉2克、生抽10克翻勻調味,最后放入羅勒葉20克翻炒均勻即可。
酸木瓜雞
這是滇西地區最受歡迎的硬菜之一,選用干、鮮兩種酸木瓜入菜,雖然酸度極高,但與土雞同燉,既解了油膩又賦予雞湯一種別樣清鮮,再以云南火腿或臘肉加持,整盆湯汁香氣四溢,酸爽利口,一人能喝完一大煲!
制作流程:
1.鍋內下色拉油60克、雞油50克燒熱,下草果3克、八角2克、長干椒3克、臘肉片40克、姜片7克炒香,加入改刀成4厘米見方的烏雞塊煸炒出香,添礦泉水2000克,下鹽10克、雞粉8克、白糖4克、胡椒粉2克調味,下入干酸木瓜塊10克燒開,倒入高壓鍋中,上汽后壓5分鐘備用。雞血200克氽水備用。
2.把壓好的烏雞塊倒入炒鍋中,放入鮮酸木瓜片60克、小香蔥10克、尖椒段20克、緬香8克、小香菜5克,再下汆過水的雞血繼續燒開,即可出鍋裝盤,搭配一碟小米辣蘸水走菜。
清炒藏紅花苗
藏紅花苦口感爽脆清鮮,具有活血祛瘀、散郁開結的功效,清炒最佳。
制作流程:
1.藏紅花苗350克改刀成4厘米長的段。鍋放寬水燒開,下藏紅花苗氽水備用。
2.鍋內放少許底油燒熱,下干椒節5克、蒜片20克煸香,倒入氽過水的藏紅花苗翻炒均勻,調入鹽3克、味精2克、雞粉2克、白糖3克翻炒均勻,勾薄芡、淋明油即可。
涼拌火蓮菜
火蓮菜又稱火鐮菜、雞腳菜,其嫩芽可生食、涼拌、煮食,清淡降火、口齒留香。
制作流程:
1.火蓮菜250克改刀成3厘米長,氽水沖涼擠干水分備用。
2.將處理好的火蓮菜納盆,加入番茄丁50克、小米辣圈20克、蒜末10克、水豆豉30克、鹽2克、味精3克、檸檬汁25克、辣鮮露20克、美極鮮辣汁5克、白糖1克拌勻即可。
檸檬撒
檸檬擻是傣族的一道特色美食,以檸檬汁為主要蘸料,搭配其他食材制成。在傣語中,“撒”有生食、涼拌的意思,所以“檸檬撒”可以理解為用檸檬汁拌制的食物。檸檬搬的做法多樣,通常都會包括牛內末、韭菜、小米辣、鹽、味精、香柳、大香萊等食材,再加入適量的檸檬汁、涼開水拌勻。咸菜口感酸辣,牛肉的醇香與檸檬的清新在口中交織,令人回昧無窮。
制作酸撒:小米辣30克、大蒜子20克、腌菜膏50克、檸檬汁50克、鹽、味精、白糖各適量入料理機打碎,倒入盛器中,兌入礦泉水300克攪勻,盛入竹根筒內,撒入熟牛肉末10克、切好的傣料末30克(大香菜、荊芥、韭菜、香柳切碎后混合,隨用隨取)、煳辣椒面3克,拌勻后撒上炒香的芝麻3克,放一片檸檬即可。
制作苦撒:取苦粉20克加入開水中煮沸,離火浸泡20分鐘,包入紗布、擠出苦水備用;小米辣、大蒜子、適量清水放入料理機中打成醬狀備用,取竹根筒一個,放入熟牛肉末10克、切好的傣料末30克、煳辣椒面3克、提前備好的苦水250克、打好的小米辣醬30克、鹽12克、味精15克、白糖3克,拌均勻后撒上炒香的芝麻3克即可。
走菜流程:
1.成品火燒牛干巴切成5厘米長,撕成細絲待用。將新鮮傣味米線400克放入餐具內擺成錐形,周圍依次擺上胡蘿卜絲10克、紫包菜絲10克、烤好的牛肝10克、蓮白絲10克,頂端擺放撕好的牛肝巴絲8克。
2.將酸撒和苦撒分別盛入竹根筒后,與拼擺好的米線等料一起上桌,由客人夾起主輔料自行蘸汁食用即可。
鏈接
苦撒是傣味撒撇中比較獨特的一種,主要原料是牛肚(即牛胃)。苦撒之所以特殊,在于其蘸水的獨特,而這碗蘸水最重要的部分,一是牛胃中未消化的草,二是特制的苦水。在殺牛時會取出來一截特殊的腸,即苦腸(從牛胃進入牛腸的那一部分),將牛苦腸入水煮漲,用紗布擠壓過濾,得到的就是苦水。納禾春在昆明市區經營,從苦腸中取苦汁不是太方便,現在市面上已能買到用苦汁加工成粉末狀的“苦粉”,先煮沸再濾汁,操作更便捷,且風味幾無差別。
炒甜筍絲
甜筍作為筍家族中的“甜妹”,筍內潔白細嫩、清新脆甜,且富含膳食纖維、氨基酸和高蛋白,營養與美味并存,可直接品嘗,也可簡單清炒。
制作流程:
1.甜筍去殼改刀成絲,取300克焯水備用。
2.鍋放豬油燒熱,下干椒節5克炒香,倒入氽過水的甜筍絲翻炒均勻,再添高湯100克,入鹽3克、味精2克、白糖5克調味,稍微燜一會后下青紅椒絲各10克翻炒均勻即可。
百香果煮羅非魚
云南是百香果的主要產區,其入菜方式也令人眼花繚亂,既能作調料燉雞、燉魚、燉牛肉,又能調制火鍋湯底,還可以煮米線……酸甜清香,解膩爽口,味型獨特。
制作流程:
1.將重約900克的羅非魚兩條宰殺后清洗干凈,剔去中間脊骨,在魚肉兩面各打一字花刀備用。
2.鍋上火放豬油60克燒熱,撒入適量鹽和姜片,放入羅非魚小火煎至兩面微黃,添清水1500克,加入百香果肉100克,調入鹽5克、味精4克、雞粉6克、胡椒面1克、白糖2克,燒開后打去浮沫,放入小米辣10克、小番茄30克、青筍片100克、胡蘿卜片100克煮熟,再撒入傣料末10克燒開即可。
酸筍牛肉末
此菜堪稱云南人的下飯神器,酸筍酸香利口,帶著微微酵香,與牛肉、雞肉、魚類均是絕配,再放一點泡野山椒和大香菜,酸辣復合,香氣突出。
制作流程:
1.鍋內放色拉油500克燒至四成熱,下牛肉末250克小火滑熟,倒出瀝油備用。
2.鍋留少許底油,放酸筍150克、小米辣20克、姜末、蒜末各20克炒香,倒入滑熟的牛肉末,調入生抽15克、老抽5克、味精3克、雞粉2克、白糖、胡椒粉各少許、紅油8克翻勻,下入泡野山椒IO克、大香菜段30克翻炒幾下,勾薄芡出鍋即可。
小炒冬瓜豬
冬瓜豬又被稱為“油葫蘆”或“細骨豬”,是云南著名豬種,屬于體型較小的小耳豬,成年豬一般只有50-60千克。其性情較野,具有適應高溫高濕氣候、遺傳穩定、抗逆性強、耐粗飼、早熟易肥的特點,是肉、脂兼用型的本地特色品種,多養殖在生態環境條件良好的山區和半山區,飼料以自產玉米、米糠、優質牧草及野生芭蕉桿為主,是真正的“生態肉食品”。
制作流程:
1.選用冬瓜豬瘦肉150克改刀成片,肥肉100克改刀成更薄一些的片。
2.凈鍋上火,下尖椒100克干煸成虎皮狀,放鹽、味精、雞粉各適量調味后放入器皿中墊底。
3.鍋上火滑透,放豬油100克加熱至融化,下肥肉煸炒至吐油、起卷,用漏勺撈出,鍋內繼續下干椒節5克、花椒4粒煸炒至微黃,再下瘦肉炒至微微發黃,下入姜絲5克,倒入撈出的肥肉翻勻,倒出瀝油備用。
4.將瀝好油的肉片倒入凈鍋內,下生抽5克、老抽0.5克、味精1克、雞粉1克、白糖0.5克、煳辣椒0.5克翻勻,再下小蔥節60克,勾薄芡翻炒三四下,淋明油起鍋裝盤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