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強調,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總結和運用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新時代全面深化改革的寶貴經驗,貫徹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持守正創新、堅持以制度建設為主線、堅持全面依法治國、堅持系統觀念等原則。這“六個堅持”重大原則,為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重要遵循。省委十二屆七次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湖北省委關于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以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湖北實踐的決定》,蘊含著“六個堅持”重大原則的內涵要義,是貫徹落實三中全會精神的“湖北方案”。說明在改革實踐中必須毫不動搖貫徹“六個堅持”重大原則,把牢價值取向、講求方式方法,助推各項改革任務落實落地。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改革有破有立,得其法則事半功倍,不得法則事倍功半甚至產生負作用”。這啟示我們,推動改革不斷取得新的更大成效,關鍵要把“六個堅持”參悟透、領會準、運用好。“六個堅持”是把標尺,必須砥礪前行不松懈。“六個堅持”重大原則凝結著對改革開放歷史經驗的科學總結,集中體現了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全面深化改革重要論述的核心要義。謀改革、促改革謀的是長遠、行的是大道,必須用“六個堅持”重大原則來增強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科學性、預見性、主動性、創造性,確保改革始終沿著正確方向前進。“六個堅持”是把量尺,必須深化落實不降格。“六個堅持”重大原則回答了改革的根本保證、根本立場、本質要求、鮮明特點、重要保障、重要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重大問題,形成了系統的中國新時代“改革觀”。搬開改革進程中的“攔路石”,重點要用“六個堅持”重大原則比一比、量一量,看理解是否透徹、貫徹是否全面、落實是否精準,助推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行穩致遠。“六個堅持”是把戒尺,必須堅定立場不動搖。當代中國的偉大社會變革,不是簡單延續我國歷史文化的母版,不是簡單套用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設想的模板,不是其他國家社會主義實踐的再版,也不是國外現代化發展的翻版。充分說明了改革是有方向、有立場、有原則的,必須要用“六個堅持”重大原則校準航向、擺正位置,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檢察機關要用好“六個堅持”重大原則這把“度量衡”,錨定“五個功能定位”精準發力,在“五個以”的實踐體系框架、“五個一”的省級發展調控機制中找準檢察坐標,助力把全面深化改革這篇大文章做好,確保走對路子、挑起擔子、邁實步子。
突出政治統領,始終堅持黨的全面領導。黨的領導是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根本保證。過去45年的改革開放之所以取得重大成就、中國之所以發展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根本在于有黨把方向、謀大局、定政策、促改革,充分證明了“兩個維護”和“兩個確立”的極端重要性。新時代新征程上,全省檢察機關要始終堅持黨對檢察工作的絕對領導,嚴格落實《中國共產黨政法工作條例》,對于工作中重大改革方案、重要改革事項,嚴格執行請示報告制度;遵循在黨中央統一部署和省委、最高檢工作安排下穩妥有序推進各項改革,持續擦亮堅定擁護“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的鮮明政治底色。
突出人民評判,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改革發展搞得成功不成功,最終的判斷標準是人民是不是共同享受到了改革發展成果。”這深刻表明,改革的旨歸是始終為民,改革的成效由人民來評判。檢察監督辦案辦的不僅是案子,而且是人民群眾的所需所盼。全省檢察機關要以“如我在訴”的態度踐行司法為民,善于從紛繁復雜的法律事實中準確把握實質法律關系,善于從具體法律條文中深刻領悟法治精神,善于在法理情的有機統一中實現公平正義,真正讓人民群眾感受到公平正義就在身邊、就在眼前。要扎實開展“檢護民生”“檢察護企”專項行動,聚焦就業、社會保障、醫藥衛生、特殊群體權益保障等重點領域解決人民群眾的急難愁盼,重點整治利用刑事手段插手民事經濟糾紛、違法“查扣凍”企業財產、刑事“掛案”等突出問題,努力做實人民群眾可感受、能體驗、得實惠的檢察為民。
突出道路牽引,始終堅持守正創新。黨的全部理論和實踐的主題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決定》明確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是“繼續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守正”要守共產黨的領導之正,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之正,不走改旗易幟的邪路。全省檢察機關要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檢察制度自信,在思想上、履職中自覺抵制西方所謂“憲政”“三權鼎立”“司法獨立”等錯誤觀點。“創新”要在“繼續完善和發展”上下功夫,不搞固步自封、封閉僵化,勇于改革創新、攻堅克難。要堅持以習近平法治思想為指引,認真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改革部署,在健全公正執法司法體制機制、完善實質化監督辦案機制、加強人權司法保障、強化法律監督調查核實、深化數字賦能等方面探索更優湖北經驗、貢獻更多湖北智慧,加快推進理念、體系、機制、能力現代化。
突出制度保障,始終堅持以制度建設為主線。制度優勢是一個國家的最大優勢,制度競爭是國家間最根本的競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具有鮮明中國特色、明顯制度優勢、強大自我完善能力的先進制度。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一個動態過程,也是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標所在、使命所系。檢察機關落實以制度建設為主線,一方面,要服從服務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完善和發展”,堅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遵守制度沒有特權、執行制度沒有例外,確保制度時時生威、處處有效。另一方面,要推動正在實踐探索的在建章立制上實現突破,已經建立制度機制的在鞏固完善上發力,使制度機制立得住、行得通、真管用。要著眼鞏固深化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訴訟“四大檢察”基本工作格局,錨定“高質效辦好每一個案件”目標,健全上下一體履職綜合履職機制,落實和完善司法責任制,深化和規范檢務公開制度,使制度機制的保障作用充分發揮。
突出兩輪驅動,始終堅持全面依法治國。法治的實現離不開改革的推動,改革的深化也必然要求法治的保障。在服務改革和深化檢察改革實踐中,必須準確把握改革與法治的辯證統一關系,一方面,堅持在法治下推進改革,越是重大改革、越要于法有據,著力增強改革的穿透力。檢察機關作為公權力機關,要堅持“法定職責必須為”和“法無授權不可為”,緊繃嚴格依法辦案這根弦,緊扣法律監督這個根本職責,既不脫離檢察職能、讓渡職權,也不超越檢察職權、代行其他部門職權。另一方面,堅持在改革中完善法治,把“先行先試”和“于法有據”有機統一起來,為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提供長期穩定的法治保障。檢察公益訴訟從頂層設計到實踐落地、從局部試點到全面推開、從初創開拓到發展完善,成為習近平法治思想在公益保護領域的生動實踐和原創性成果。要總結提煉不同領域辦案規則和標準,注重加強制度研究,為配合專門立法提供湖北實踐樣本。
突出方式方法,始終堅持系統觀念。改革開放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改革愈進愈深、愈行愈艱,必須以全局觀念和系統思維來謀劃推進。要把握局部和全局的關系。既要堅持為大局服務,以檢察之力保障黨中央改革決策部署落實落地,也要堅持為法治擔當,助力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還要堅持勇于自我監督,以“高質效辦好每一個案件”為牽引深入推進檢察機關自身改革。要把握案件辦理和業務管理的關系。案件辦理要著力完善監督辦案機制建設,切實發揮一體履職在辦理重大、疑難、復雜案件中的優勢,嚴格落實上級院指導把關和下級院請示報告制度,加強下級院的監督和指導把關,確保個案質效;推進重大監督事項案件化辦理,切實扭轉檢察人員“重辦案、輕監督”的傾向,提升主動監督能力和水平。業務管理要著力在遵循司法辦案規律的前提下,把宏觀的業務數據分析研判和微觀的案件質量評查結合起來,以高水平管理促進高質效辦案。
(作者系湖北省人民檢察院黨組副書記、常務副檢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