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江漢區" 打造年輕干部“專業研習社”
為深化實施干部專業素養“提升工程”及年輕干部“蹲苗育苗工程”,武漢市江漢區在城建系統、數字經濟領域打造年輕干部“專業研習社”。對象上打破部門化。采取個人自薦、單位推薦等方式,分別吸納100名、85名“學過、干過、管過”的城建系統、經濟戰線年輕干部,采取10至12人一組、混合編組的方式劃分為若干課題小組,建立跨領域、跨單位、跨層次的區級學習交流平臺。時間上突出常態化。分別安排區住房和城市更新局、區經濟信息化和科技創新局主要負責同志擔任社長,1名相關職能部門領導班子成員和1名組織部科長擔任秘書長,配備1名區委黨校骨干教師擔任班主任并全程跟蹤管理。區委組織部分別會同牽頭職能部門,制定年度課程內容和調研課題,實行長計劃、短安排。形式上注重實戰化。采取研習社“大集中”+課題小組“小分散”的方式,每月開展1至2次專題授課、現場踐學和課題研討,推動干部在實戰實訓中提升履職能力。" " " " " " " "(陳進寶 姚聲禹)
黃石西塞山區""舉辦小區治理業委會主任能力提升專項培訓
8月28日至30日,西塞山區委組織部、區住保局組織150名業委會主任參加小區治理業委會主任能力提升專項培訓。培訓從講政策、舉實例、教方法三個維度出發,圍繞業委會規范化運行、物業監管、“三方聯動”機制、維修資金和公共收益規范使用等重點內容,采取理論授課、經驗分享、實地教學、研討交流等多項舉措,有效提升業委會主任參與小區治理水平。培訓期間,還制定印發了《小區業主委員會工作指導手冊》,為業委會主任開展小區治理提供方法指引。后期,西塞山區將持續開展物業公司骨干專項培訓,夯實“三方聯動”治理體系,激活基層治理“一池春水”。" " " " " " " " " (汪敏)
武穴""編印《干部監督管理工作“一本通”》
近期,武穴市聚焦新任組工干部“不會、不敢、不愿”監督的問題,圍繞日常調研、巡視巡察發現的突出問題,編印《干部監督管理工作“一本通”》,全面梳理民主集中制、干部選拔任用、因私出國(境)、社團兼職、經商辦企業等有關政策文件,制定流程圖、臺賬表、政策包、問題解答等,通過“一圖一表一策一問答”的形式,幫助新任組工干部深刻理解、嚴格執行有關政策文件,有效提升了干部監督管理規范化水平。" " " " " " " " "(劉洋)
漢川" 新錄用人員警示教育
近日,漢川市紀委監委機關、漢川市委組織部統籌組織2023年以來新錄用公務員前往孝感市參觀警示教育基地,現場接受黨風廉政教育,引導年輕干部筑牢清正廉潔思想防線。為加強年輕干部的紀律教育,6月以來,漢川市深入開展一系列警示教育活動,通過學習黨章黨規黨紀、觀看警示教育片、開展知識測試、講廉政黨課、組織觀摩庭審等多種形式,組織248名新錄用人員開展2場專題學習,組織146名年輕干部現場觀摩庭審,幫助年輕干部強化講紀律、守規矩、知敬畏、明底線的防范意識,引導年輕干部扣好廉潔從政的“第一粒扣子”。 (段利榮)
鄖西"“黨建觀察員”助推機關黨組織規范化建設
為進一步推動機關黨組織活動嚴起來、實起來,鄖西縣委組織部選派組工干部、縣直機關黨務干部擔任“黨建觀察員”,對全縣機關黨組織進行聯系指導。黨建觀察員通過列席旁聽支部主題黨日、中心組理論學習等活動,點對點、面對面地觀察組織生活程序是否規范、學習是否全面、研討是否深入,并現場指出問題,通過“觀察+反饋+整改”的提效閉環機制,推動組織生活進一步規范。同時,縣直機關黨務干部采取交叉任職的方式擔任“黨建觀察員”,形成互比互學互鑒的良性互動。截至目前,該縣共選派“黨建觀察員”54名,列席參加組織活動124場次,提出意見建議78條。"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陶斯星)
來鳳""選龍鳳人才 促區域協作
近日,來鳳縣人民醫院10名職工和1名幫扶專家被評為“龍鳳優秀人才”。座談會上,來鳳縣委組織部、縣衛健局、縣人民醫院負責人為“龍鳳優秀人才”發放人才卡及佩戴綬帶。本次“龍鳳優秀人才”由湖北省來鳳縣、湖南省龍山縣共同評選頒發。來鳳與龍山兩縣縣城一河相隔,數橋相連。自2023年來鳳、龍山人才區域協作項目啟動以來,兩縣攜手共創廣闊、開放、有效的人才協作平臺,為共同推動兩縣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強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撐。" " " " " " " " "(楊依泉)
鐘祥
優選嚴管 加強黨員培訓師資隊伍建設
針對黨員多樣化培訓需求,鐘祥市積極構建市、鎮、村三級黨員培訓師資隊伍體系。從市級優秀黨校教師、基層黨組織書記、駐村第一書記、先進典型人物中選聘專兼職黨員教育講師,組建51名市級“黨員教育培訓師資庫”。開展“書記講堂”“領導干部上講臺”等活動,實施“名師名課名篇”工程,建立“黨員評教師”“優秀課件評比”等制度。開發《村務管理“六章理事 一網辦事”機制》《黨建引領“3+2”模式解讀》等培訓教材。通過專題培訓、交流研討等方式,提高師資隊伍的教學水平,每年評選一批“示范課”“優秀講師”。制定出臺《復合型兼職教師資源庫管理辦法》,對違反授課紀律、不勝任的教師,實行動態調整。" " " " " " " " " " " " " " " " " " " (元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