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山西省現代農業油料產業技術體系組織的冬油菜全程機械化觀摩會,在山西省運城市芮城縣天之湖家庭農場舉辦,觀摩會由山西農業大學棉花研究所和經濟作物研究所承辦。
“冬油菜機播機收綜合高產栽培集成技術示范田項目UTdUxH/OQ1jP2F1T1Ic4nQ==”于2023年開始在天之湖家庭農場實施。該項目實施的主要內容:一是進行適宜機械化新品種鑒選試驗,種植了新品種“晉油11號”“秦優1618”“秦榮3號”“陜油803”“榮密1號”和“9-1”共6個品種,通過比對不同油菜品種的豐產性、適應性、抗逆性等重要特征特性,以及高產、穩產、宜機收油菜品種進行篩選;二是集中示范山西省主推品種“晉油11號”和國家主推的適合機收的“秦優1618”共230余畝。主要通過品種選擇、精細整地、合理施肥、精量播種、科學管理、及時收獲等栽培技術實施,以及農機、農藝的合理搭配,從而達到油菜生產全程機械化。對我省的油料產業發展以及引領當地油菜產業提檔升級,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
觀摩會上棉花研究所杜春芳研究員,對項目實施的品種特性和“一精三及時,全程機械化”的高效技術進行了詳細的介紹。省農技推廣中心、省種業發展中心、山西農業大學棉花所、運城市農業農村局、芮城縣農業農村局以及省油料產業技術體系的20多位崗位專家參加了本次觀摩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