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點聚焦
“為什么戰旗美如畫,英雄的鮮血染紅了它,為什么大地春常在,英雄的生命開鮮花……”電影《英雄兒女》主題曲《英雄贊歌》蕩氣回腸,唱出了革命先烈的英勇無畏,成為家喻戶曉的紅色經典。前不久,我們又在錫劇新作《英雄兒女》里聽到了這熟悉的旋律。至此,江蘇省演藝集團歷時6年創排的錫劇“英雄三部曲”《董存瑞》《劉胡蘭》《英雄兒女》全部搬上舞臺,譜成一曲緬懷革命先烈、傳承紅色基因的贊歌。
(摘編自《人民日報》)
多維解讀
一、唱響英雄贊歌,緬懷革命先烈,賡續紅色精神
英雄,是一個民族巍峨的精神豐碑。錫劇將“英雄三部曲”《董存瑞》《劉胡蘭》《英雄兒女》搬上舞臺。激烈的抗美援朝保衛戰、濃烈的生離死別家國情……英雄的精神和傳唱的歌聲在劇場縈繞,久久不散,奏響了一曲新時代動人心弦的“英雄贊歌”,激勵著我們繼承先烈遺志,從紅色基因中汲取繼續前行的精神力量。
二、讓紅色題材兼具歷史性和藝術性
將英雄形象搬上戲曲舞臺,有著開闊的創作空間,但觀眾尤其是年輕人的眼光十分“苛刻”,如何讓紅色題材兼具歷史性和藝術性,做好現代表達,滿足當代審美,是難題之一。地方劇種最大的特色就是與眾不同的聲腔與曲調。這一次,錫劇“英雄三部曲”主創人員充分保留和發揚錫劇曲調的精華,另一方面嘗試性加入現代化音樂元素,使曲調樣式既豐富又多變,既新穎又不失傳統韻味。
三、總有一首老歌直抵你的心靈深處,經典作品往往蘊含著不朽的魅力
優秀的文藝作品能夠帶我們重回激情燃燒的歲月,一首《英雄贊歌》喚醒多少時代眼淚,一部《英雄兒女》激起多少愛國情懷。現場不少觀眾感動落淚,演出最后“為什么戰旗美如畫,英雄的鮮血染紅了它……”的唱詞更是引發全場大合唱,一首動人的歌曲激蕩起人們心中的愛國之情。
時評優選
讓英雄贊歌傳唱不息
方標軍
近年來,紅色經典的重新演繹成為舞臺亮點,如何站在前作的“肩膀”上出新出彩,是創作者面臨的共同課題。就《英雄兒女》而言,同名電影和原著小說《團圓》為觀眾所熟知,其他專業院團也有話劇作品面世。珠玉在前,錫劇版主創精心改編故事、打磨表演,帶給觀眾富有地方戲曲特色的審美體驗。
“英雄三部曲”選擇當今觀眾易于接受的視角展開敘事,凸顯英雄精神。如《英雄兒女》將故事視角由王成改為王芳,設計了不少表現心理活動的唱詞,呈現王芳寫英雄、唱英雄、學英雄、做英雄的心路歷程。全劇一開場,養父王復標從照片中“飄然躍出”,站在王成王芳兄妹面前,與孩子們拉起家常;第五場戲,在月光下,王成從硝煙中躍入王芳眼簾,訴說革命理想……通過情真意切的唱詞,王芳的這些內心活動得到細膩刻畫,父子情、父女情、兄妹情縈繞其間,展現了王芳化悲痛為力量、將指尖筆變為手中槍的思想轉變過程。生活化的情節,不僅讓作品更加飽滿,同時拉近了觀眾與革命先輩的距離。《英雄兒女》中,王成在日常生活里與妹妹、戰友相互打趣,令現場觀眾會心一笑。《董存瑞》中,董存瑞會因為受到表揚而歡呼雀躍,也會因為沒有獲得重要任務而沮喪。這些生活化的細節,是主創們觀察與角色年齡相仿的年輕人獲得的靈感,使英雄角色更加人性化、接地氣,引發觀眾共鳴。
用錫劇的獨特方式講述英雄故事,是“英雄三部曲”的成功之處。地方劇種特色在于與眾不同的聲腔與曲調,如何做到曲調樣式既豐富又多變,既新穎又不失傳統韻味,考驗著主創團隊的創新能力。《英雄兒女》對錫劇特有的簧調、大陸調等進行重新編排,通過交響樂隊烘托氣氛,并融入《英雄贊歌》旋律,抒發人物情感,塑造人物形象。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英雄兒女》還把錫劇傳統戲《雙推磨》與王成、王芳一家人的經歷融合在一起,以推動劇情發展。《劉胡蘭》用原汁原味的錫劇唱腔,演繹經典唱段《臨別再望眾鄉親》,演唱者亮麗的音色、動情的運嗓,更增添了悲壯的藝術效果。《董存瑞》則在音樂編曲中融入《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歌》和交響樂等元素,以音樂語言呈現解放戰爭這一宏大歷史背景。
具體到人物塑造層面,“英雄三部曲”開掘戲曲程式,聚力英雄敘事,其中的錫劇動作戲讓觀眾印象深刻。為體現戰爭的殘酷,《董存瑞》加入了各種戲曲程式。《劉胡蘭》“誘敵”一場戲里,在表現劉胡蘭被敵人圍追堵截的情景時,運用大量高難度戲曲程式,如在山路上奔跑運用了圓場步,在泥濘路上、高處躍下、爬坡下山時運用了不同動作。演員做這些復雜的戲曲動作時,唱腔的板式變化也非常頻繁,運用了搖板、快板、緊板和大慢板等,并隨著人物情緒的變化而逐漸高亢,引得現場觀眾頻頻贊嘆。
山河日新,英雄不朽。“英雄三部曲”以錫劇形式唱響了英雄精神,感動了當下觀眾。這英雄精神值得文藝工作者不斷譜寫傳唱,讓紅色基因代代相傳。
(摘編自《人民日報》)
實戰考場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①2019 年,江蘇省演藝集團錫劇團首次將著名戰斗英雄董存瑞搬上了戲曲舞臺,錫劇《董存瑞》獲得了熱烈反響。當河北人董存瑞開口說的是無錫話,會不會有違和感?在影視編劇、策劃人楊勁松看來,用擅長細膩刻畫人物的江南地方戲種,去演繹河北大地上的英雄詩篇,這種“南腔北風”不僅合適,而且是值得肯定的創新。
② 近日,在山東曲阜孔子博物館,以“孔子密碼”為主題的沉浸式文物數字藝術展對外亮相。展覽運用3D、光影雕塑、動態畫卷等多種數字形式呈現,使參觀者能在數字藝術的光影流轉中,品讀“孔子的思想”,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產生更加濃厚的興趣。
紅色歌曲是具有革命精神、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的歌曲,是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以上兩則材料給你帶來怎樣的啟發?請結合材料寫一篇文章,體現你的感悟與思考。
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