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歐洲杯小組賽,世界排名第三的比利時與羅馬尼亞的比賽結束后,一段視頻火遍比利時國內:國王菲利普攜全家在更衣室和隊員們一一握手并向他們表示祝賀。在視頻中,國王用英語向德國主教練特德斯科問好,用法語向卡斯塔涅進行問候,又用荷蘭語和隊長德布勞內進行交流。
n這并不是因為國王想通過社交媒體展現自己的語言天賦。國王的多語種“輪番播報”,是比利時足球乃至整個國家的無奈現實:貌合神離的撕裂。在地球的版圖上,比利時長期以這樣的面貌存在:由于語言的隔閡,這個“東拼西湊”的國家,每隔幾十年就會陷入解體危機。而足球,在這個分裂的國家起到了不可忽視的團結作用。
n其他國家足球隊選帥,看重教練的戰術能力,比利時足協優先考慮的卻是新帥能否“團結更衣室”。
n其他球隊在賽前可以齊聲唱國歌,這對于比利時隊來說卻很難。每當國歌響起的時候,隊員們的口型完全不同。因為他們有人用荷蘭語唱,有人用法語唱,甚至有人用德語唱。
n2012年,比利時黃金一代開始嶄露頭角,全世界都期待著哪位世界名帥能夠調教這批青年才俊。最終,名不見經傳的威爾莫茨當選。他被選為主教練的一個重要原因是比利時足協堅信,有一個來自法語區妻子的威爾莫茨能夠團結球員們。但威爾莫茨帶隊成績平平。
n
n畢竟,保證球員們不因語言反目才是這位教練的首要目標,專業技術只能放在次要考慮的位置。威爾莫茨卸任后,足協請來了西班牙人馬丁內斯。在2018年俄羅斯世界杯上,比利時獲得季軍,創造了隊史最佳成績。盡管只是第三名,但球隊在回國后還是進行了盛大的慶祝游行,畢竟足球是少有的能將比利時這個分裂的國家團結在一起的事情。
n拋開足球文化,日常生活中,比利時的撕裂感也相當強烈。如果你在比利時買了一盒感冒藥,你會被占據盒子一半空間的說明書震驚,因為藥品說明書必須包含所有官方語言;荷語區和法語區有各自的公交公司,因此公交卡并不能在比利時全國通用;法語區的醫學生畢業以后,在荷語區并不能直接就業,而是需要重新進行語言學習……
n作為一個國家,比利時國土面積僅三萬平方公里,卻擁有六個政府,三個大區,以及三個主流族群。
n在負責全國事務的聯邦政府之下,是權力極大的地方政府。由于比利時實行聯邦制,幾個政府之間的職能彼此平行互不隸屬。有的負責稅收,有的負責教育,有的負責社會保險。
n由于族群的糾纏不清,比利時政黨要拿到執政多數席位,就必須搭建執政聯盟。但國會政黨林立,族群關系要顧及平衡,籌組政府內閣極其復雜困難。很多時候,在長達十幾個月的時間里,產生一個首相都極其困難。
n但是,在一定程度上,向心力一直不強的比利時,卻非常適合成為歐盟和北約這種國際組織的總部所在地。畢竟,不同族群的溝通協調,造就了豐富包容多元的社會文化底蘊,讓比利時成為適合來自歐洲乃至世界各國的代表和政要們生活的地方。
n原先居住在比利時的人是貝爾蓋人,羅馬帝國的征服,把這里變成一個省份。羅馬帝國給這里留下了拉丁文明,然而,隨著羅馬帝國的衰退,以及日耳曼蠻族的南侵,比利時的北方最終被蠻族納入統治范圍。
n就此,比利時的南北文化差異開始形成。北方佛蘭德斯靠近荷蘭,說弗萊芒語;南方靠近法國,說法語;布魯塞爾首都大區則是雙語區;在法語區的東部,還有一個人口2萬左右的德語族群。
n1830年,布魯塞爾起義槍響,不滿荷蘭統治的弗萊芒人和瓦隆人聯合起來,發動了比利時革命,趕走了荷蘭人。起義民眾擁立德國人利奧波德一世為國王,沿用羅馬帝國時候的身份名稱,創建國號“比利時”。自此,比利時橫空出世。
n盡管比利時獨立了,但不同群體則各有各的小算盤。這些族群矛盾,在生活中經常出現。然而,這個看似時刻會分崩離析的國家,卻堅挺到了今天。
n2014年,經過漫長討論,比利時最終將中國送來的兩只大熊貓安置在位于法語區的天堂動物園。當初為了爭奪大熊貓,荷語區和法語區吵得不可開交。最終,為了帶動法語區的經濟發展,荷語區的安特衛普動物園跟大熊貓失之交臂。
n和動物園一樣,比利時國內的第二大機場也位于法語區。為了促進經濟落后的法語區發展,聯邦政府可謂煞費苦心。
n而在荷語區,弗萊芒人對法語并沒有特別排斥,大部分弗萊芒人都可以說一口流利的法語。
n目前,比利時的王儲伊麗莎白公主在荷語區、法語區和德語區都接受過教育,深受各區人民喜愛。曾經,教會和國王是把這個分裂的地區綁在一起的凝固劑。而今天,一流的足球、傾斜的政策及受人愛戴的儲君,則繼續讓這個復雜的小國分而不裂。
n(摘自《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