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通過確認最佳資本結構,企業可以對債務和股權的比例進行合理配比、對成本與風險的關系進行科學評判、對資本融資渠道進行多元化開發,進而實現對資本運營的最大化價值創造,提高資本使用效率、提高經營盈利能力、提高市場競爭力。但是,確認最佳資本結構是一項非常復雜的工程,需了解資本結構的種類、需掌握科學的確認方法,并且還需要對宏觀和微觀等諸多因素的影響給予充分考慮,因此應遵循謹慎的原則,審慎的對待。文章簡析了資本結構的種類,探討了最佳資本結構的確認,分析影響最佳資本結構確認的因素。
關鍵詞:資本結構;種類;最佳資本結構確認方法;影響因素
在資本市場上,逐利與風險是伴生的。一方面,資本結構是否是最佳狀態,構成了衡量企業財務狀況的重要參考指標;另一方面,資本結構反映出的是企業各種資本的價值構成與配比以及企業債務與股權的配比,因而通過資本結構就可以判斷出一個企業的償債能力和融資能力。由于最佳資本結構可以有效發揮財務杠桿的調節作用,降低融資成本,增強企業自有資金的收益率,因此,如何才能確認最佳資本結構,一直都是資本市場關注的焦點。
一、企業資本結構的種類
最佳資本結構確認對于企業實現價值創造最大化至為重要,一是表現為可以降低融資成本,實現對債務和股權比例的合理配置,提高資本的使用效率和盈利能力;二是表現為可以有效發揮財務杠桿的調節效應,提高投資的回報率和股東等利益關聯方的收益率;三是表現為可以對債務和股權之間的利害關系加以平衡,降低財務風險。但是,企業要實現對最佳資本結構的確認,首選就必須要對資本結構的種類有一個概括性的了解。通常將其分為四種,分別為股權資本結構、負債資本結構、權益資本結構和混合資本結構。
1.股權資本結構,即以股權形式進行融資的資本結構,是融資結構中最為的主要的一種形式,采用這種融資形式的特點是財務杠桿低、負債比例低、財務風險低、股東可以參與經營管理,不足之處是投資收益率低、融資成本較高、流動性較差。
2.負債資本結構,即采用負債形進行融資的資本結構,是融資結構的主要形式之一,其特點主要表現在財務杠桿高、負債高、成本高、財務風險較高等方面。
3.權益資本結構,即采用采用權益形式進行融資的資本結構,也是融資結構的主要形式之一,這種融資方式與股權資本結構融資方式有著相同的特點,如財務杠桿低、負債比例低、財務風險低,和投資收益率低、融資成本較高、流動性較差。
4.混合資本結構,即采用股權融資和負債融資相結合形式進行融資的資本結構,同樣是融資結構的主要形式之一,這種融資方式兼顧了以上三種融資方式的特點,如財務杠桿低、負債低、財務低和融資成本高、流動性較差等。
綜上可知,融資是企業發展生產力、擴大再生產、做大做優做強的重要方式,是不容回避的經營手段,最佳資本結構的確認有助于企業提高融資能力、投資回報率、財務效率、經營效率、經營效率、盈利能力、降低財務杠桿和增強企業的市場競爭力,但同時,如果不能確認最佳資本結構,則有可能拉高企業的融資成本和財務風險,并降低投資收益率和資本的流動性。
二、企業最佳資本結構的確認
通過確認最佳資本結構,企業可以讓加權平均資金成本達到最低化、價值創造達到最大化,實現盈利能力和競爭力的提升,因素,是財務管理中的一項重要工作。確定最佳資本結構的常用方法有三種,分別是每股利潤無差別點法、比較資金成本法和公司價值分析法。
1.每股利潤無差別點法,也稱之為“息稅前利潤—每股利潤分析法”,簡寫方式是“EBIT-EPS分析法”,指的是企業通過把自己的盈利能力與負債對股東財富的影響結合在一起來綜合分析資金結構與每股利潤之間的關系,以此來確認最佳資本結構的方法。通過這種方法,企業就可以得出在什么樣的息稅前利潤水平下,應該采用什么樣的資本結構配比。需要指出的是,由于每股利潤無差別點法未能對資本結構變動給企業帶來的風險變化予以考慮,比如負債增加會讓投資者的風險加大、企業的價值下降等,因此,只采用這一種方法確認最佳資本結構并不科學。
2.比較資金成本法,這種方法是基于企業對不同的投資策略之間的資本成本進行比較的一種方法,比較資金成本法不僅要考慮資本成本,而且還要考慮投資的風險性,這種方法的優勢是通過讓企業對投資項目之間的資金成本優勢做出比較來最大程度地節省資本成本,并對風險進行識別,但是這種方法也有其不足之處,比如因受擬訂方案數量的限制,有可能確認的資本結構并不是最佳的。
3.公司價值分析法,也稱之為“比較公司價值法”,是一種通過計算和比較各種資金結構下公司的市場總價值來確定最佳資金結構的方法,利用這種方法來確認最佳資本結構時,需先對資本成本和財務風險對企業價值的影響進行全面分析,然后才能通過比較不同資本結構下的公司價值來確定最佳的公司價值結構。
采用這種方法確認最佳資本結構時,應遵循下列一些原則,具體包括債務與股權平衡原則、成本與風險權衡原則、融資渠道多樣化原則、長期性戰略規劃原則和對資本結構進行定期監控和調整等原則。
三、企業最佳資本結構確認的影響因素
企業通過對資本結構的調整使其達到最佳配比,是建立產權清晰、權責分明、管理科學的現代企業制度的需要,有助于企業優化公司治理結構、建立約束與激勵并重的現代企業管理體系、實現在資本市場上價值創造的最大化,這對于當前正處在轉型發展、高質量發展關鍵期、爬坡期的企業來講意義非凡。企業在對最佳資本結構進行確認時,會受到來自宏觀和微觀兩個方面因素的影響,其中宏觀影響因素包括經濟周期、國家對宏觀經濟政策進行調整和市場經濟環境,微觀影響因素包括企業的資產結構、償債能力及其經營風險和財務風險等。
1.宏觀影響因素
(1)經濟周期的影響,在資本市場上,經濟既不會長期增長,也不會長期衰退,而是以“復蘇-繁榮-衰退-蕭條”的波動式、階段性周期在運行,在經濟衰退、蕭條階段,由于財務狀況不佳,企業會應盡可能壓縮負債,而在復蘇、繁榮階段,由于市場供銷售順暢、利潤上升,企業為了創造更大價值會則會選擇增加負債。
(2)國家宏觀經濟政策的影響,國家通過調整貨幣政策、稅收政策來調控宏觀經濟是正常的行為,但是卻能夠對企業的資本結構產生影響,比如銀行利率波動、所得稅稅率變化等,都會影響到企業對資本結構的調整。
(3)市場競爭環境的影響,企業處在不同的市場環境中,其負債水平也不一樣,比如在行業競爭較弱的市場環境中,企業會考慮提高負債比率,反之,若是在行業競爭較強的市場環境中,則企業多半會考慮降低負債比例。
2.微觀影響因素
(1)資產結構的影響,不同資產結構會對企業的融資渠道和融資方式產生不同影響,進而影響到企業對最佳資本結構的確認。
(2)償債能力的影響,企業需依據自身的償債能力來決定資本結構中的債務比例,當償債能力強時,企業會選擇在資本結構中加大負債比率,反之,當償債能力弱時,企業會選擇資本結構中減少負債比率,以此讓財務杠桿的作用得到較好發揮,讓資本結構趨于最佳確認值。
(3)經營風險和財務風險的影響,首先,經營風險,如果企業采取的是粗放型的經營方式,那么企業的盈利能力會比較低,由于不能通過留存收益或其他權益性資本來籌集資金,這種情況下就只能增加負債,因而容易導致經營風險的發生;其次,財務風險,如果企業存在借入資本的行為,那么在杠桿的作用下,企業必然需要應對來自財務風險的挑戰,因此,企業在確認最佳資本結構時,必須要對經營風險和財務風險的影響給予充分考慮。
參考文獻:
[1]現代企業財務管理目標與資本結構優化策略研究. 張姝蘭.中國產經,2021(05)
[2]現代企業財務管理目標與資本結構優化策略研究. 張姝蘭.中國產經,2021(05)
[3]企業融資及資金管理問題與措施[J]. 周潔.投資與創業,202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