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未來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過程中,農文旅融合將成為現代鄉村產業體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我們必須立足區域自然資源優勢、鄉村文化特色等因素,以文化賦能鄉村旅游發展,做到科學規劃、有序開發,努力打造有亮點、有文化底蘊的鄉村旅游品牌,助力實現鄉村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
關鍵詞:農文旅融合;鄉村旅游;鄉村振興
加強文化引領和旅游帶動、促進農文旅深度融合,是推動鄉村振興的重要路徑之一。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要立足特色資源,堅持科技興農,因地制宜發展鄉村旅游、休閑農業等新產業新業態,貫通產加銷,融合農文旅,推動鄉村產業發展壯大,讓農民更多分享產業增值收益?!痹谖磥砣嫱七M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過程中,農文旅融合將成為現代鄉村產業體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我們必須立足區域自然資源優勢、鄉村文化特色等因素,以文化賦能鄉村旅游發展,做到科學規劃、有序開發,努力打造有亮點、有文化底蘊的鄉村旅游品牌,助力實現鄉村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
一、農文旅融合的內涵
農文旅融合作為一種現代鄉村產業發展新模式,是以農業農村為基礎,以鄉村文化為紐帶,以旅游休閑為形態,將農業、文化、旅游等產業有機結合,形成各自帶動、相互融通、共同發展的新業態。農文旅融合發展重點在于實現農業、文化與旅游的深度融合,落點在于通過這種融合來促進鄉村的產業興旺和高質量發展,同時保護和傳承鄉村文化,實現經濟、社會和文化的全面發展。
農文旅融合,根基在農。我國有句老話:百業農為本,民以食為天。農業以其超長的穩定性、超大的承載性和超強的堅韌性,為其他產業特別是新興業態提供了深厚基礎。對于文化產業和旅游產業來說,農業是“詩”和“遠方”的“歸宿”;農文旅融合,源泉在文。我國有一萬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中華文明發展至今始終延綿不絕,并且不斷推陳出新。文化不僅能載道化人,而且能聚才興業。對于許多行業而言,只要深入挖掘其文化內涵,充分彰顯其文化特色,就能有效激發其文化附加值。從這個意義上講,厚施文化丹青的農業可以令表面普通的村莊化為“農樂圖”,飽蘸文化水墨的旅游業則能讓看似平凡的旅程變成“山水行”;農文旅融合,活路在旅。祖國大好河山,要靠兩只腳掌丈量。中華萬千文化,要用一雙慧眼欣賞。黨的十八大以來,鄉村旅游已逐漸成長為萬億級收入規模的新興產業。全國鄉村旅游數據監測中心的數據顯示,2024年“五一”假期,全國鄉村旅游接待總人次達1.72億,實現鄉村旅游總收入518.17億元,分別同比增加8.9%和12.3%。鄉村旅游蓬勃發展的縮影里,承載著人民群眾對美好田園生活的向往。
二、以農文旅深度融合助力鄉村全面振興
文與旅相伴,旅因文而興。近年來,我國鄉村發展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優美的鄉村環境、閑適的田園風光、極具特色的鄉土人文、綠色生態的美食等元素,吸引廣大游客走進鄉村,體驗不一樣的鄉村游樂趣。許多地區鄉村緊緊抓住這一推動旅游產業轉型升級的良機,堅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深入挖掘并充分利用當地生態資源、農業資源、文化資源等,推動農業、文化、旅游深度融合發展,全力培育打造鄉村旅游新業態,鄉村文旅產業發展呈現出前所未有的活躍態勢,規模持續擴大、業態逐漸豐富、產品結構不斷優化,為鄉村全面振興注入了源源不斷的動力。同時也要看到,打造更高水平的鄉村文旅產業,仍需在理念、戰略、模式等方面持續發力,讓更多人在鄉村旅游中“看得見山,望得見水,記得住鄉愁”。
(一)堅持全域文旅發展理念,譜寫文旅深度融合發展新篇章。全域文旅更強調文化與旅游發展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重視文旅資源的整合優化以及文化旅游業與其他產業的融合互動。推動鄉村文旅深度融合發展,需引入全域文旅理念,推進全域統籌規劃、全域合理布局、全域服務提升、全域系統營銷。一是加強鄉村文旅資源的整合優化,有效利用已有資源并深入挖掘潛在資源,構建系統、完整的鄉村文旅產品鏈。二是引導全社會廣泛參與,營造文旅融合發展共創共享氛圍。鄉村文旅深度融合,離不開社會各界共同參與,要推動形成多方參與、共創共享的發展格局。一方面,最大限度調動廣大人民群眾參與鄉村文旅融合發展的積極性、主動性。人民群眾是推動鄉村文旅融合發展的主體,是實現鄉村振興的力量源泉。引導群眾參與文旅產品和項目設計開發、旅游服務、營銷管理等,充分激發群眾的內生發展動力,發揮其主動性與創造力,確保鄉村文旅發展紅利惠及村民。另一方面,充分發揮政府與企業的作用。政府可通過政策支持、資金扶持、基礎設施建設、宣傳推介等方式為鄉村文旅深度融合發展創造良好環境,企業可通過投資、技術支持、市場推廣等方式為鄉村文旅深度融合發展提供支持。
(二)創新鄉村文旅產品,不斷探索鄉村文旅融合發展模式。一是構建新思維。發展鄉村文旅,需注重挖掘本土資源,以差異化品牌為重要著力點,因地制宜打造鄉村特色品牌;二是開發新業態。鄉村文旅要吸引消費者,引來“回頭客”,就必須給人新鮮感,讓人有良好的體驗,能買到優質的產品?!皵底?文旅”“數字+電商直播”等一批新業態在農村落地生根,成為激發農村發展的關鍵增量。數據統計,2023年,全國農村網絡零售額達2.5萬億元,同比增長12.9%,比2014年增長近13倍。為此,必須改變產品少、模式單一的發展模式,推動鄉村旅游、鄉村產品與城市消費習慣“接軌”,開發出新的體驗場景。比如,舉辦戲劇展演、攝影展、藝術節等活動,豐富民宿、露營、農場等文旅項目,讓鄉村文旅充滿活力。三是搶抓數字化發展新機遇,打造文旅融合發展特色IP。要抓住數字鄉村建設機遇,大力推進農村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提升廣大農民數字素養和數字技能,不斷優化鄉村數字發展環境,以數字技術賦能文旅融合管理、服務、運營等各環節,努力打造更加智慧、更加高效的鄉村文旅融合發展模式。
(三)創新開發經營模式,打造文旅融合新引擎。隨著鄉村旅游的發展,單一的產品形態和旅游模式已無法滿足游客多元化、個性化的需求。文旅新產品、新業態、新場景,將提供更多符合游客需求的優質產品和服務,為游客帶來有深度、有廣度的文旅融合體驗。要在創新體驗式文旅產品上下功夫。各地可依據鄉村資源稟賦,策劃組織鄉村文化體驗活動,增強鄉村文化的影響力和吸引力,滿足游客深入了解鄉村優秀傳統文化的需求。要在創新互動式文旅產品上下功夫。有條件的地方,可組織民間藝術表演、傳統節慶活動、群眾性文體活動等文化互動活動,用傳統民俗拉動鄉村旅游,讓游客與當地居民進行深度互動,從中獲得更真實、更有深度的文旅體驗。要在個性化文旅服務上下功夫。將數字化、人工智能等智慧科技應用于文旅融合發展進程中,以大數據為支撐,探索構建文旅私人訂制模式,借助智慧服務平臺,為游客量身定制行程、推薦當地特色活動和美食等。以更加豐富、有深度、有特色的鄉村文旅體驗,滿足游客多元化、個性化需求,促進鄉村文旅深度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