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為增強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必須把思想政治教育與日常生活相結合。當前,思想政治教育在運行過程中,還存在內容過于知識化、過程過于封閉化、方法缺乏啟發性和工作主體局限性的問題,降低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針對這些現實困境,思想政治教育應進行創新性發展,堅持從內容、原則、方法和環境等維度來解決問題,尋求思想政治教育日常生活化的突破路徑。
關鍵詞:思想政治教育;日常生活化;突破路徑
人的成長是一個社會化過程,思想政治教育在這個過程中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思想政治教育社會化的過程就表現在日常生活當中,這是社會發展的要求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特點決定的。思想政治教育日常生活化既是為了適應社會的發展,也是為了增強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只有貼近日常生活,思想政治教育才能發揮其最佳效能,幫助人們完成社會化過程
一、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現實困境
在當前形勢下,高職院校課程思政建設任務艱巨,與此同時也面臨著現實困境。高職院校課程思政建設起步較晚且在實踐中處于自發探索階段,其進程與成效受到一定影響。必須充分發揮專業課教師與思政課教師協同育人的作用,才能更有效地助力高職大學生成長成才。
(一)思想政治教育內容過于知識化
思想政治教育就是教育者運用符合社會要求的思想觀念和政治觀點對受教育者進行一定的影響,使其形成正確的思想品德。那么這些思想觀念,政治觀點等內容必然是經過精心選擇的,具有豐富性和多樣性。就當前的情況來看,我國思想政治教育內容忽視了日常生活的多樣性,使得教育對象記憶大量的書本知識,由于這些知識脫離日常生活,受教育者的理論性知識無法轉換為指導教育對象的高尚道德行為,知與行脫節。
(二)思想政治教育過程過于封閉化
思想政治教育過程是指教育者為了更好地對教育對象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教育者與教育對象互動,以達到特定的教育目的的過程。思想政治教育往往只把學校這個場所當作唯一施教地點。時間長了,人們就會形成錯誤的觀念,認為思想政治教育只是學校應該承擔的任務,只重視學校發揮的作用,而忽視了各種社會場所尤其是日常生活空間的重要作用,降低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思想政治教育過程過于封閉化還有另外一個表現,就是一般的思想政治教育者認為教育對象中的青少年心智不夠成熟,思想政治教育只局限于課堂上的知識傳授,使得教育對象接觸不到日常生活,無法將課堂上的知識轉化為日常生活中的經驗。
(三)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缺乏啟發性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是教育工作者為了達到特定的目的,在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對教育對象所運用的措施和方法。科學的教育方法是達到教育目標的關鍵,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在方法采用上過于單一化,缺乏啟發性,極易演變成填鴨式的教育;此外,運用單一的教育方法來教育受教育者,受教育者會感到無聊和枯燥,影響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教育方法如不能深入人心,就不能實現外部灌輸和自我修養的結合,思想政治教育就觸碰不到人們的心靈,達不到預期的目標。
(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體局限性
現在學生大多是通過思想政治理論課接受思想政治教育,而思想政治理論課主要是由任課教師來完成的,學生通過其他途徑接受和學習思想政治知識的機會不多。此外,部分學校的專職輔導員數量較少,這就導致輔導員無法把握每位學生的思想動態、積極引導學生。由此可見,任課教師、專職輔導員作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體向學生傳授和講解思想政治知識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不足,降低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
二、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突破路徑
鑒于思想政治教育日常生活化所面臨的現實困境,應該從內容、原則、方法和環境等維度來解決問題,將思想政治教育與日常生活相結合,構建體現人們生活需求,能對人們的生活起導向作用的思想政治教育體系。
(一)與日常規范相結合,創新思想政治教育內容
我國正處于社會重大轉型期,隨著社會的發展和進步,更新和完善教育內容是思想政治教育創新的客觀要求。日常規范的重要作用就是約束和規范人們的行為。人如果能夠自覺的接受日常行為規范的約束,便會自覺的培養出良好的意志品質。將思想政治教育融入社會公德當中,通過開展思想道德教育實踐活動,運用典型示范法,以榜樣的力量來引領社會風尚。同時還要通過社區活動等方式,宣傳正確的思想,形成良好的社會公德。將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職業規范之中,通過思想政治教育使人們熱愛自己的職業,形成干一行愛一行的優秀品質,每個人都能盡職盡責,做好本職工作。將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家庭規范當中,擁有良好的家風才能形成良好的社會風氣,都說有了小家才有大家,家風可以發展成為社會風氣,社會風氣又逐步發展成為國風,充分發揮家庭規范對于家庭成員的約束作用,家長起模范帶頭作用,幫助家庭成員特別是青少年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
(二)與日常交往相融合,遵循可操作性教育原則
可操作性意味著思想政治教育要注意引導受教育者參與教育活動的積極性,調動受教育者的主觀能動性,重視受教育者的主觀體驗。思想政治教育要想日常生活化就必須要人們感受到思想政治教育的魅力和意義,人們才能理解思想政治教育的實質。日常交往是人們日常生活的形態,是人們形成正確思想品德的主要場所。思想政治教育要發揮作用能使人們獲得的理論性知識轉化為實際行動,增強人的實踐能力。思想政治教育日常生活化就必須與日常交往相聯系,將思想政
治教育融入風俗習慣和重大事件之中。
(三)在具體生活空間中,完善多樣化的教育方法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選擇應因地制宜,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必須堅持過去的優良傳統和好方法,但更重要的是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適應新形勢,不斷探索新的方法和機制。在這個過程中,思想政治教育者可能過于追求方法的選擇,而忽視了人們的日常生活狀況。思想政治教育要想實現日常生活化就需要將教育方法與生活情境相結合,完善多樣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四)在情感體驗中,創建思想政治教育日常環境
人們生活在一定的環境之中,人的思想政治品德也是在一定環境里形成和發展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動也必然是在一定的環境里進行的,環境的質量對人的思想品德狀況的形成和思想政治教育活動有著重要的影響。研究教育環境并采取有力措施創建良好的教育環境,有利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情感是人們精神生活重要的組成部分,在人們形成正確價值觀方面有重要影響。思想政治教育日常生活化必須注重人們的情感體驗,在情感體驗中創建思想政治教育日常環境。
三、結語
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是為了適應現代社會快速發展的需求,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針對性和有效性的重要舉措。思想政治教育日常生活化,才能獲得長久的生命力,人們才更容易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所傳授的思想。顯而易見,思想政治教育日常生活化還面臨著很多困境,需要應對多重挑戰,要想實現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就要從思想政治教育內容、原則、方法和環境等方面有所優化,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
參考文獻:
[1]戴欣怡.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路徑研究[N].山西科技報,2022-04-18(B03).
[2]姜鵬.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路徑[J].西部素質教育,202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