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明確將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作為十四條基本方略之一加以強調;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將其列為前進道路上必須牢牢把握的重大原則之一,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把“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作為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一條重大原則,這都充分體現了這一論述的重要性。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重要論述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貫穿其中的一條紅線,也是中國共產黨始終堅持的根本政治立場。學深悟透人民立場、人民主體、人民共享、人民評判四個方面的科學內涵,對于我們深入把握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至關重要的。
關鍵詞:習近平;以人民為中心;科學內涵
強國建設、民族復興需要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人民又是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力量源泉。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1]為民造福是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本質要求。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重要論述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貫穿其中的一條紅線,也是中國共產黨始終堅持的根本政治立場,深入挖掘這一重要論述的科學內涵是至關重要的。
一、人民立場:人民立場是中國共產黨的根本政治立場
為什么人的問題,是檢驗一個政黨、一個政權性質的試金石,也是把握一種思想理論精神實質與內在邏輯的根本立足點。對于一個政黨而言,站在誰一邊,為了誰的問題,這是根本性的、原則性的問題。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指出:“人民立場是中國共產黨的根本政治立場,是馬克思主義政黨區別于其他政黨的顯著標志” [2]。作為世界上最大的馬克思主義執政黨,穩穩地站在人民的一邊,是由馬克思主義政黨這一性質決定的,也是馬克思主義賦予我們黨與生俱來的政治基因。那一百多年來,為什么人民群眾始終擁護中國共產黨?如果用一句話來概括,就是總書記在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講的“我們始終代表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沒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從來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團、任何權勢團體、任何特權階層的利益?!?[3] 這是黨立于不敗之地的根本所在。
二、人民主體:依靠人民創造歷史偉業
馬克思歷史唯物主義認為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是推動歷史前進的決定性力量。人民群眾是物質財富、精神財富的創造者,是變革社會的決定性力量,歷史的真正的發展動力是人民群眾,其實質是強調高揚人的主體性。對于這個問題,毛澤東同志講到“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創造世界歷史的真正動力。” [4] “真正的銅墻鐵壁是什么?是群眾,是千百萬真心實意地擁護革命的群眾” [5]。過去革命是這樣,今天我們同樣是這樣。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是決定黨和國家前途命運的根本力量?!币苿狱h和國家事業向前發展,就要堅持人民主體地位,依靠人民創造歷史偉業。
“中國共產黨之所以能”,是因為黨從創立的那一天起就確定了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百年大黨從風雨如磐的艱難歲月一路走來,永遠牢牢依靠人民群眾。新時代新征程,我們要緊緊依靠人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就要密切聯系群眾,堅持群眾路線?!皸鳂蚪涷灐逼鋵嵤亲吆萌罕娐肪€的典范樣板。浙江楓橋干部群眾,創造的“依靠群眾就地化解矛盾”的“楓橋經驗”,在60年來的傳承中不斷豐富發展創新,我們要始終把握“變與不變”,變的是時代在變,面對的情況在變,解決問題的方法在變;不變的是雖然“楓橋經驗”起源于對“四類分子”的改造,具有鮮明的歷史特點,但是其處理社會矛盾,解決社會問題的核心方法是依靠和發動群眾,就地解決、溫和解決,它不只是自“上”而“下”的壓茬推進,而且是自“下”而“上”的積極互動,這一核心理念和工作方法,在之后的幾十年里,始終得到了堅持和發展。北京的“朝陽群眾”“西城大媽”,浙江的“楓橋大媽”“紅楓義警”等社會組織,都是依靠群眾力量推進基層治理的典范踐行。
三、人民共享: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黨的奮斗目標
新發展理念包含了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落腳點是共享。共享一定是全民共享,不是少數人、一部分人的共享;還是全面共享,是每個領域都包含其中的,全覆蓋的,包括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也是共建共享,共建的過程也是共享的過程,強調人人參與,只有共建才有共享;也是漸進共享,共享不是一蹴而就的,不能一口吃個胖子,它有一個過程。總書記強調,“共享理念實質就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體現的是逐步實現共同富裕的要求”。[6]
面向未來,要進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繼續把蛋糕做大,而且還要做好蛋糕,在做大蛋糕時,怎么把它公平合理地分紅,這也是我們要直面要解決的問題,就是要逐步實現共同富裕,這也是以人民為中心的根本點。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同時也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特征,在黨的二十報告中還強調:“中國式現代化是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著力推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堅決防止兩極分化?!盵1]所以,我們所追求的中國式現代化,一定是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我們追求的發展是,全體人民共享發展成果的發展。
四、人民評判:時代是出卷人,我們是答卷人,人民是閱卷人
人民是我們黨的工作的最高裁決者和最終評判者。我們黨的執政水平和執政成效都不是由自己說了算,必須而且只能由人民來評判。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這個屋子漏不漏,只有住在房間里的人最清楚,哪漏哪不漏;政令得失,一線的老百姓感受最深刻,最有發言權。我們到底做的如何,人民群眾的意見是最好的一把尺子,我們要把人民擁護不擁護、贊成不贊成、高興不高興、答應不答應,要作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標準。
談三農問題時總書記特別強調,黨中央的政策好不好,就要看鄉親們是笑還是哭。鄉親們笑,這就是好政策,要堅持;相反有人哭,說明政策還要完善和調整。
在談干部作風時,黨員干部堅持人民評判就要樹立并踐行正確的政績觀??倳浄磸蛷娬{,再也不能簡單以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來論英雄,總是說要看GDP的,但不能唯GDP,GDP快速增長是政績,生態保護和建設也是政績;解決經濟發展中的問題,這是政績,同時解決民生問題也是政績;有些政績看得見,有些看不見,有些可能立竿見影起作用,有些可能需要一個綿綿用力、久久為功的過程。[7]所以黨員領導干部要有一種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這樣一個境界,樹立和踐行正確政績觀??傊?,為民造福,是最大政績。
五、小結
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堅持以人民為中心重要論述是立足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在長期實踐探索中形成的科學理論體系,充分彰顯了人民立場、人民主體、人民共享、人民評判鮮明的人民性特質。不忘初心,方得始終。前進道路上,無論是風高浪急還是驚濤駭浪,人民永遠是我們最堅實的依托、最強大的底氣。我們要始終與人民風雨同舟、與人民心心相印,想人民之所想,行人民之所囑,不斷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變為現實,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凝聚人民偉力。
參考文獻
[1]習近平.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團結奮斗——在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M].北京: 人民出版社,2022.
[2]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3]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4]毛澤東1945年4月24日在中國共產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上所作的《論聯合政府》政治報告.
[5]《毛澤東選集》第一卷:《關心群眾生活,注意工作方法》.
[6]習近平:《深入理解新發展理念》,《求是》2019第10期,第4—16頁.
[7]習近平:《之江新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第37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