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婚夫妻離婚后,繼子女對繼父母是否有贍養義務,取決于雙方是否形成了撫養關系。
近日,家住廣西壯族自治區柳州市的覃桂花女士,興高采烈地將一面印有“鐵肩擔道義,依法護民權”字樣的錦旗送到法律援助律師韋正義的手中,以表謝意,感謝對方憑借過硬的法律專業知識,盡心盡力地幫她打贏了這場關于給付“贍養費”的官司。
這場“親情”官司,涉及一個現實的法律問題:贍養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成年子女必須履行的法定義務,但是,在再婚家庭中,如果再婚夫妻離婚了,那么,繼子女是否還需要贍養繼父母呢?
再婚生活,相處不錯
人們常說,后媽難當,這話的確不假。因為在人們的傳統觀念里,后媽往往被描繪成對繼子女不良不善的角色,常常與“虐待”“不公正”等負面行為聯系在一起,被貼上負面的標簽——“惡毒”“摳門”“偏心眼”等。究其原因,這些刻板印象來源于一些文學作品中對后媽形象的描繪,以及社會對再婚家庭中后媽行為的誤解和偏見。
然而,在現實生活中,許多后媽實際上是善良和盡職的,她們就像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照顧繼子女,有的甚至付出的代價是常人難以想象的。
廣西壯族自治區柳州市的覃桂花,在長達20余年的時光里,不辭勞苦地照顧非親生兒子。然而,其最終落得的結局,卻令人感到大失所望——老無所依。
1999年的一個夏天,無正式職業的覃桂花經人介紹,與離婚男子蘭柳強相識。不久,兩人便登記結婚了。蘭柳強在第一次婚姻中育有一子,名叫蘭曉輝,離婚時兒子跟隨他生活。
可是,蘭柳強是個事業心很強的人,若獨自帶著兒子生活,怎么在事業上大展身手?
時隔不久,在好心人的介紹和撮合下,蘭柳強與年齡相差不大的覃桂花認識了。經過一段時間接觸,雙方感覺都還可以,于是決定結為夫妻。
婚后,心地善良的覃桂花念及蘭曉輝尚未成年父母就離異了,且其父親常年工作在外,于是將蘭曉輝視如己出,悉心照料。
覃桂花為了讓繼子能夠專心致志地讀書學習,讓在外地奔忙的蘭柳強盡量少掛記家里的事情,決定放棄原本可以在本地靈活就業的機會,而是專注家庭,做好后勤工作,照顧好繼子蘭曉輝的身心健康,讓在外打拼的蘭柳強少操一些心。
日子一天天度過,蘭曉輝也在父母的雙重呵護下茁壯成長,直至步入婚姻的殿堂。
在蘭柳強和覃桂花看來,兒子結婚,是人生的一件大事,老兩口自然會解囊相助。他們出資40余萬元,為蘭曉輝購房買車,讓他風風光光地迎娶了心愛的女子。
半路夫妻,難走到頭
然而“人無千日好,花無百日紅”,在蘭柳強和覃桂花這對老夫老妻身上應驗了這句話。2021年,覃桂花與蘭柳強因為感情出了問題,而誰也不愿服軟,結果鬧到了離婚的地步——20多年的婚姻土崩瓦解。
此后,不知何故,作為晚輩的蘭曉輝目睹父親與覃桂花離婚后,不分青紅皂白的他竟開始莫名地怨恨起覃桂花,將其視若旁人,不聞不問,心中的天平完全傾向了父親蘭柳強這一邊。
隨著時間推移,蘭曉輝對覃桂花的積怨越來越深,甚至在父親拒絕補償覃桂花生活費用這件事情上,也決絕地站到了父親這一邊,對無依無靠的繼母沒有一點憐憫之心。
此舉令覃桂花傷心不已。她早年為了照顧好這個家庭掏心掏肺,忽略了外出尋找工作的機會,現在年歲漸高,疾病纏身,卻無經濟來源,僅靠微薄的最低生活保障費來維持生計。無病時還好應付,一旦有個病痛,那可是“呼天不應,叫地不靈”。想想自己這20多年來的辛勤付出,她不禁黯然神傷,獨自垂淚。
傷心不已,又求助無門。覃桂花曾多次要求繼子蘭曉輝給付贍養費,卻遭到對方拒絕——蘭曉輝認為覃桂花只是一名家庭婦女,經濟收入全靠父親蘭柳強不辭勞苦打拼而來。
覃桂花雖然感到無奈,但又沒錢上法庭去維權。怎么辦?后來,在好心人的提示下,覃桂花決定去尋求法律援助律師,為自己討回一個公道。于是,她到法律援助中心,希望對方能通過法律途徑來幫助她解決眼前的窘境。
2023年12月,法律援助中心將案件指派給了韋正義律師。
“由于這個案子時間跨度大,且覃桂花手上沒有證據,所以……”韋正義律師思索片刻后說,覃桂花與繼子蘭曉輝之間的繼母子關系可追溯到2000年——覃桂花和蘭柳強之前生活在外地時,很多證據材料都需要到外地去調取。而覃桂花與蘭柳強的婚姻關系及戶籍信息等都是本案的關鍵性證據。然而,覃桂花卻因為缺乏法律意識,手上基本沒有該案的證據材料。
怎么辦?為了收集調取到案件相關的有力證據,韋正義律師從接手該案至今年6月期間,在柳州和外地多部門之間奔波,并多方走訪了覃桂花的鄰居、社區工作人員,為當事人調取了關鍵的證據:如在鄰居們的眼里,覃桂花是一位合格的母親等。
法律援助,討回公道
柳北區人民法院家事和少年案件審理中心(以下簡稱家事案件審理中心)受理后,不久便審理了此案。
在庭審過程中,原告的代理人韋正義律師訴稱:再婚夫妻離婚后,繼子女對繼父母是否有贍養義務,取決于雙方是否形成撫養關系。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二條的規定,繼父母和受其撫養教育的繼子女之間的權利義務關系適用本法對父母子女關系的有關規定。這一規定體現了法律對于繼父母與繼子女關系的認可,即使在缺乏血緣關系的情況下,繼父母與繼子女之間的關系也受到法律的保護和規范,確保了雙方的權利和義務得到合理的界定和履行。第一千零六十七條第二款規定,成年子女不履行贍養義務的,缺乏勞動能力或者生活困難的父母,有要求成年子女給付贍養費的權利。
被告蘭曉輝則辯稱:原告覃桂花并非我的生母,在共同生活期間,她也未盡到對我的撫養義務。現在,既然覃桂花與我父親已經離婚,那么,我和覃桂花的繼母子關系也就自然解除,沒有任何關系了。
另外,蘭曉輝還認為:覃桂花在與我父親蘭柳強結婚時,我已讀初中,生活上我自行負責起居。教育和學雜費,以及生活費則由父親負責……反觀原告覃桂花,并未盡到撫養、教育的義務。因此,覃桂花不應享有繼母子之間的權利關系。另外,為我買房買車的40萬元,也是我父親多年省吃儉用的存款,與原告覃桂花無關。
原被告雙方互不相讓,誰也不愿妥協。那么,法院會怎么認定呢?
家事案件審理中心經過審理后認為,覃桂花與蘭柳強結婚之后,蘭曉輝作為繼子,跟隨父母共同生活,覃桂花與蘭曉輝之間已經形成具有撫養關系的繼母子關系。如今,覃桂花缺乏勞動能力,生活困難,蘭曉輝理應承擔贍養老人的義務,讓覃桂花能夠安享晚年。
據此,家事案件審理中心依照法律的相關條款之規定,于2024年7月中旬作出判決:被告蘭曉輝,每月支付原告覃桂花贍養費600元……
蘭曉輝收到判決書之后,在法律規定的時限內,沒有提出上訴,判決隨即生效。
點評
如何判斷繼子女是否需要支付贍養費?
具體來說,判斷繼子女是否需要支付贍養費的關鍵,在于雙方是否形成了撫養關系。
這種撫養關系通常發生在繼父母與未成年繼子女共同生活并承擔了撫養教育責任的情況下。如果繼父母在再婚時,繼子女已成年并獨立生活,或者雖然未成年但并未與繼父母共同生活,未受其撫養教育,那么雙方之間就沒有形成撫養關系,繼子女在離婚后不需要支付贍養費。
如果繼父母在離婚后確實需要贍養費,而繼子女拒絕支付,那么可能會涉及法律訴訟。法院會根據具體情況判斷雙方是否形成了撫養關系,并作出裁決。
而判斷繼子女對繼父母是否負有贍養義務,主要以雙方是否形成撫養關系為標準。繼父母子女關系雖然以生父(母)與繼母(父)的婚姻關系為前提,但撫養關系產生于繼父母子女的共同生活時間、繼父母實際承擔的撫養義務和教育責任等,并不當然依附于生父(母)與繼母(父)的婚姻關系,有撫養關系的繼父母子女關系,是一種獨立的民事法律關系。
因此,不能認為生父(母)與繼母(父)離婚,繼父母子女關系自然終止。通常情況下,受繼父母撫育成人并獨立生活的子女,應承擔贍養繼父母的義務,即使生父(母)與繼母(父)離婚。
本案中繼母覃桂花,可謂家庭的守護者,她無怨無悔地照顧繼子蘭曉輝的生活起居,關心家人,在鄰里心中,覃桂花是位慈愛的母親、值得信賴的朋友。覃桂花的存在,讓這個家庭充滿了愛與溫暖。
本案律師還認為:子女贍養父母不僅是我國的傳統美德,更是法定義務。本案中的原告覃桂花和被告蘭曉輝,雖然不是血親——沒有血緣關系,但因為覃桂花與蘭柳強的婚姻關系,兩人之間形成了法定的繼母子關系。根據我國民法典相關條款的規定,覃桂花在與蘭曉輝生活期間,如親生母親一般照顧蘭曉輝的行為,使雙方形成了法定的擬制血親關系。因此,蘭曉輝應承擔贍養繼母覃桂花的義務。
(文中人物均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