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蘇州,作為中國園林藝術的瑰寶,其建筑與文化底蘊深厚,這種獨特的文化背景也深深影響了蘇州型錄設計的特點。型錄設計作為一種直接面向受眾的廣告表現形式,在蘇州的文化土壤中孕育出了既具地方特色又富含創意的設計風格。本文將通過對蘇州文化藝術展館類型錄設計特點的分析和探討,開拓型錄設計的思維。
關鍵詞:型錄設計;蘇州;地域性;文化藝術展館
中圖分類號:J5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7357(2024)23-00-04
型錄一詞在英文中為“Catalog”,含義廣泛,即編目、目錄、樣冊等,是指與顧客有直接聯系的商業服務品目。型錄設計是商業信息傳播的重要載體,其體現了企業、商務公司對消費者的細致關懷,也是消費者了解企業和產品文化信息、進行直接交流的一個窗口[1]。型錄設計涉及圖形、色彩、文字、材料等多種造型元素的合理運用,通過搭配和組合這些元素,型錄能夠達到更好的視覺效果和藝術效果,使人印象深刻。根據一條或幾條主線,型錄設計將包含企業介紹、產品詳情、資格榮譽、視頻廣告乃至訂單等視覺資料制作成的相關畫冊、彩頁,這些資料通常會按照一定的順序裝訂成冊,或裝入相同風格的袋裝文件夾內,形成一個整體組合。常見的型錄可以分為旅游景區類、商品銷售類、藝術展覽類和公共事業信息類型錄等,本文將對蘇州文化藝術展館類型錄設計特點進行分析和探討。
蘇州作為江南文化的代表城市,擁有豐富的文化遺產和博物館資源,如蘇州博物館、?蘇州美術館?、吳文化博物館等,為游客和本地居民提供了深入了解蘇州文化的機會。文化藝術展館作為公共文化與藝術教育的重要載體,承擔著提升公眾文化藝術素養、傳播文學藝術和營造文化氛圍的重要使命,其型錄不僅是展館內容的精練展示,更是引導觀眾深入理解與體驗文化藝術的重要工具。
一、文化藝術展館類型錄的功能
(一)信息匯總與導覽功能
文化藝術展館類型錄的首要功能是信息的匯總與導覽。型錄通過系統整理展館內的展覽內容、展品信息、展覽時間、地點及特色亮點,為觀眾提供全面而詳盡的參觀指南。它不僅能夠幫助觀眾快速了解當前展覽的概況,還能根據觀眾的興趣和需求,規劃出科學合理的參觀路線,提升參觀體驗。
(二)教育與傳播功能
文化藝術展館類型錄還承載著重要的教育和傳播功能。通過文字描述、圖片展示及視頻鏈接等多種形式,型錄將復雜的藝術知識和文化內涵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呈現給公眾。同時,型錄也是展館對外宣傳的重要窗口,通過其廣泛傳播,能夠吸引更多觀眾前來參觀,擴大文化藝術的影響力。
(三)推廣與營銷功能
型錄通過精美的設計、獨特的視角和富有吸引力的內容,向潛在觀眾展示展館的獨特魅力和文化價值。這不僅能夠提升展館的知名度和美譽度,還能夠吸引更多參展商和贊助商的關注與合作,為展館的持續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四)互動與參與功能
隨著科技的進步和觀眾需求的多樣化,文化藝術展館型錄逐漸融入互動元素與參與元素。例如,在型錄中設置二維碼鏈接,通過掃描二維碼,觀眾可以觀看展覽的虛擬導覽、參與在線互動問答或下載相關學習資料等。這種互動參與的方式不僅豐富了觀眾的參觀體驗,還增強了觀眾與展館之間的聯系與互動。
二、蘇州地域文化與文化藝術展館分析
蘇州這座歷史悠久的江南水鄉城市,以其獨特的地域文化特點聞名遐邇。作為中國首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蘇州不僅擁有豐富的文化遺產,還展現出水鄉人民獨特的生活智慧和審美情趣。
(一)蘇州地域文化特點
1.歷史悠久,底蘊深厚
蘇州是吳文化的發祥地,其文化歷史可追溯至5900多年前的查山、崧澤等地遺址。建城歷史已有2500多年,自春秋時期吳王闔閭建城以來,蘇州便以其獨特的文化積淀吸引著無數文人墨客[2]。蘇州文化在園林、絲綢、刺繡、燈彩、木刻、盆景、繪畫、醫藥等方面均取得了較高的成就。
2.海納百川,兼收并蓄
從地域上來說,蘇州地處長江三角洲平原和太湖平原,境內河流縱橫,湖泊眾多,太湖水面絕大部分在蘇州市境內。浩瀚的長江和太湖水,成為蘇州文化發生和發展的源泉。水文化的柔和與包容性,使得蘇州人具有“海納百川,兼收并蓄”的廣闊胸襟。這種文化特征在蘇州設計中表現得尤為突出,如蘇州園林的精巧布局、意境深遠,都體現了水文化的獨特韻味。
3.雅俗共賞,巧奪天工
蘇州文化雅俗共賞,有設計精巧的蘇州園林、針法細膩的蘇繡以及纏綿悠揚的昆曲,也成為這座城市一張張獨具風采的地域文化名片。例如,昆曲作為中國最古老的劇種之一,起源于蘇州昆山一帶,以其纏綿悱惻的唱腔和細膩的表演風格贏得了廣泛的贊譽;蘇繡則以其圖案秀麗、構思巧妙、繡工細致而著稱于世,成為中國四大名繡之一。
(二)蘇州文化藝術展館特色
蘇州的文化藝術展館在設計上充分融入了地域特色,如蘇州博物館的粉墻黛瓦、蘇州規劃展示館的江南水鄉風格等,都體現了蘇州獨特的建筑美學和文化韻味。這種地域特色的融入,不僅使展館成為展示蘇州文化的窗口,也成為游客了解蘇州、感受蘇州文化的重要場所。
同時,蘇州的文化藝術展館在建筑風格上注重傳統與現代的結合,既保留了蘇州古典園林的精髓,又融入了現代設計理念和技術手段。這種風格不僅提升了展館的觀賞性和藝術性,也豐富了其文化內涵和教育功能。例如,蘇州規劃展示館中的同聲翻譯室設計,就巧妙地運用了蘇州園林中的“卷篷頂”元素,既滿足了大空間的擴音效果,又活躍了空間層次。
許多蘇州文化藝術展館的展覽形式借鑒了傳統園林的造景手法,如移步換景、層次滲透等,將現代藝術展覽空間布置得既富有傳統韻味又充滿現代感。吳文化博物館就是本著這樣的設計原則,把江南園林的典型片段用現代的建筑語言進行詮釋,無論是循序漸進的序列組織、巧于因借的視線控制、小中見大的空間效果,還是一組組精心安排,由橋、水、竹、院組成的入畫小景,都能夠讓人在其中找到熟悉的場所感。“山回路轉,曲徑通幽,前后掩映,隱現無窮,借景對景,應接不暇,乃不覺而步入第三境界矣。”這種空間布局不僅提升了展覽的觀賞性,也增強了觀眾的沉浸感。
三、蘇州文化藝術展館類型錄的特點
(一)文化元素的應用
蘇州文化藝術展館類型錄設計獨具特色,融入了各自地區豐富的傳統文化元素。蘇州型錄的設計深受古典園林、傳統手工藝和地方民俗的影響,展現出江南文化的精致與雅致。
受古典園林影響,蘇州型錄常借鑒蘇州古典園林的設計理念,如運用曲折的小徑、精致的亭臺樓閣、園林中的太湖石、各式各樣的花窗等元素,如蘇州博物館的“梅景傅家”展覽型錄,應用了花窗的造型,營造出一種寧靜和諧的氛圍。
蘇州文化藝術展館類型錄還有應用傳統手工藝的元素,蘇州型錄的設計中常融入蘇州地區的傳統手工藝,如刺繡、絲綢制品等,這些元素的運用不僅展示了蘇州的手工藝水平,也增添了設計的文化底蘊。
蘇州型錄還可能結合當地的民俗文化,如桃花塢木版年畫便是蘇州型錄中常見的元素,使得型錄更加貼近當地生活,增強親切感。
(二)色彩元素的應用
在型錄設計中,色彩是不可忽視的視覺元素之一。不同受眾對不同色彩有著截然不同的審美及心理感受,所以色彩的規劃是型錄設計的成敗關鍵。雖然在型錄的設計上都重視色彩的使用,但更多的蘇州文化藝術展館類型錄更偏好使用含蓄、典雅的色彩調性,避免過于鮮艷或跳躍的顏色,以營造一種內斂的美感,以及重視色彩的選擇與搭配,利用色彩的注目性、節奏性和層次性來強化視覺效果和情感表達。
蘇州型錄善于運用典雅的色彩搭配,如淡雅的墨綠、寧靜的灰藍等,如吳文化博物館“定州”展覽采用大面積的淺灰藍做背景,這些顏色能夠展現出江南文化的精致與雅致。
(三)紙張和印刷的技術
蘇州文化藝術展館類型錄傾向于使用啞光質感的紙進行印刷,這種紙張具有柔和的光澤,能夠呈現出一種溫婉而有質感的視覺效果。這種紙張的選擇與蘇州文化所帶有的溫婉質感相契合,使得型錄整體顯得更加典雅。
蘇州文化藝術展館類型錄在印刷上注重色彩的細膩呈現,通過精準的色彩控制和印刷技術,使色彩更加接近自然,呈現出一種柔和而不失層次感的效果。這種印刷方式能夠更好地體現出蘇州文化的精致和雅致。
(四)版面設計
版面設計上,蘇州文化藝術類型錄善于運用空間,通過合理的布局和留白,營造出一種寧靜、雅致的氛圍。這種設計方式使得頁面不會顯得過于擁擠,讓觀者能夠更好地聚焦于內容。
蘇州型錄強調“少即是多”的設計理念,通過減少不必要的元素,突出核心內容,達到簡潔而不簡單的效果。這種設計方式不僅提升了版面的美感,也提高了信息傳達的效率。
(五)結構設計
型錄的折疊結構有很多種,如單頁、對折、多向折疊、風琴折、對門折、口袋書等。蘇州文化藝術類型錄折疊結構大多為簡單對折和風琴折,結構較為單一、簡單。原因可能是蘇州雖然在傳統文化方面有深厚的歷史底蘊,但在創新方面略顯不足,故而在型錄設計中呈現出傳統保守的特點。
(六)互動性
近些年,蘇州的文化藝術展館開始注重與觀展者的互動性和體驗感,如蘇州博物館的展館型錄會專門設計空白部分,觀展者可以邊觀展邊“集章”,增強人與展館間的互動。集章的圖案可以是館內的展品,觀眾得以全面了解展品;圖案也可以是蘇州的著名建筑、景點、風景,輕松達到了宣傳蘇州形象的目的。
(七)以蘇州御窯金磚博物館型錄為例,詳見圖1,深入分析其特點
其型錄設計了中文、英文、韓文版,預設受眾是全球性的,其中文字縱向排列,圖形是偏3D風格的平面地圖,色彩表現為大面積的灰色和白色,金色點綴,結構為風琴折材質啞粉紙,封面由白色、金色文字區分主次信息的排版。
色彩元素:型錄采用了黑灰色和香檳金色,黑灰色在中國有“始也為終,意蘊悠遠”的含義,給人一種博物館凝重、低調、高級感。視覺、心理都有莊重的感覺。通過黑灰的底色,金色的副標題,白色的主體字,讓讀者有秩序地閱讀。
文字元素:型錄封面主體字的白色與主色灰色,既能強調突出,又統一版面。字體的采用類似宋體,但又有細微上的變化,使整個版面莊重又不死板,還易識別。旁邊的偏細的英文及副標題,層層遞進,讓整個版面張弛有度,空間層次清晰。
圖形元素:封面沒有圖形,但是采用的紙張是有橫縱條紋的肌理的,結合灰色,使紙張質感更高級,還讓讀者有指尖觸碰到御窯金磚的感覺。
構成方式:像群山層層遞進,不僅在視覺上引起興趣,還增強了信息展示效果。在保持他傳統美感的同時,型錄還通過現代的設計手法,展示了清晰的導向和信息傳遞能力。運用四欄網格,版面內容更美觀。但旁邊地圖在網格的基礎上稍加變化,將圖延伸,不打破秩序,也顯得生動活潑。
四、蘇州文化藝術展館類型錄的優缺點
(一)優點
1.傳播媒介與時俱進,適應時代潮流
實地考察發現多個展館沒有實物型錄,而采用電子版型錄,注重利用小紅書、微信小程序等新媒體平臺進行線上宣傳。新媒體技術的飛速發展,不斷助推著傳統媒體廣告朝著數字化方向融合與發展,進而滿足廣告受眾日趨復雜化和多樣化的心理需求。借助新媒體,廣告有了新的傳播優勢,即傳播渠道更加多元化,參與方式更加全民化,媒介定位更加精準化。在復雜的傳播環境下,選擇新媒體媒介,一方面是利益的“最大化”的驅使,另一方面也給文化藝術展館帶來了整合傳播的契機,多平臺的宣推,為品牌形象的提升和認知度做好了鋪墊。
新媒體平臺會通過大數據將消費群體進行精細分層,精準推送到目標人群,相比傳統媒介而言廣告效率更高,傳播力度更廣;新媒體平臺可以承載大量的景點信息,包括歷史背景、文化傳說、建筑特色等,方便游客隨時隨地獲取信息;新媒體平臺可以實時更新展館信息,及時反映展館的最新情況,提高參觀者的游覽體驗。
2.節約資源和經營管理成本,保護環境,符合可持續發展理念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生活方式及意識形態呈現多樣化趨勢,這就要求型錄廣告朝著可持續設計的方向發展,強調保護環境,提倡兼顧使用者需求、環境效益與企業發展。例如,蘇州博物館于每個開放日早晨在入口大廳處陳列一定數量的導覽冊,當日拿完即止,次日補貨,主動掌控導覽冊的消耗速度和頻率,控制成本的同時便利了管理。
3.富有蘇州特色,貼合城市印象,打造城市文化品牌
蘇州平江歷史文化街區被譽為“沒有圍墻的江南文化博物館”。蘇州古城匯集了大量園林古跡,富于歷史文化底蘊,保存了大量文化藝術瑰寶,本身就是一座沒有圍墻的文化藝術展館,一張無形的名片。
蘇州的藝術館、博物館等的型錄設計采用蘇州特色元素和傳統的風格,形成統一的蘇城整體形象,有利于蘇州城市品牌打造,帶動藝術文化產業和旅游業等相互促進,共同發展。
(二)缺點
1.沒有型錄
由于某些展館成立時間短、缺少歷史文化底蘊、沒有特定的主題等,展館缺少主體性,不注重展館自身品牌打造。部分展館,如蘇州美術館,只是將自身作為一個放置展覽的載體和容器,是一個無情緒、無表達的,沒有主體性的客觀展覽空間。因此,展館自身沒有宣傳需求,也就沒有相應的型錄。
2.設計和生產投入少,重視程度低,質量不高
實地考察發現蘇州文化藝術展館在型錄上花費的金錢和精力少,在設計上也缺乏考量,部分展館沒有認識到型錄的重要性并給予應有的關注。
型錄不僅能傳遞展館信息,其本身也是一種文化的載體。型錄設計也肩負著一定的文化責任。優秀的型錄設計體現了一個民族的大眾審美情趣和素養,它不僅應該順應潮流,更應該倡導潮流。蘇州文化藝術展館的型錄也是構成蘇州整體形象的一部分,應當給予足夠
的重視。
3.審美標準參差不齊,同質化,缺少吸引力,宣傳效應不足
通過對蘇州展館型錄的一手資料收集和觀察可以發現,蘇州展館型錄設計面貌參差不齊,風格迥異,在結構上缺乏創新,缺少記憶點,審美標準不統一。
五、建議
文化藝術展館也面臨競爭,如何在其中脫穎而出,攫住大眾的眼睛,就顯得非常重要。型錄通過良好的設計和精美的印刷,能將展館的信息完美呈現,成了無聲的推銷員。展館不惜重金,請設計師“量身定做”,打造出符合展館個性與特征的“專屬”型錄,對型錄的種類選擇、視覺表現、開本尺寸、結構造型、材料選擇甚至是投放形式,都絞盡腦汁,力求“先聲奪人”,對展館的品牌打造和經濟效益的提升都能發揮很大作用,應當增加投入,與專業設計團隊合作。
同時,展館可以結合地理位置、建筑結構、當前市場空缺等因素,考察發展前景,主動探索獨特性,設置自身定位,打造品牌,活躍經濟和文化的多重效益。
強化展館故事,通過型錄講述展館的故事,展現展館的價值觀、歷史、愿景等。這不僅能加深觀眾對展館的認知和記憶,還能激發情感共鳴,樹立獨特的展館形象。根據市場反饋和數據分析結果,不斷優化型錄設計。關注觀眾的需求和反饋,及時調整設計策略,以確保型錄始終保持競爭力和吸引力。
六、結束語
型錄設計在中國起步晚且初期不受重視,僅視為固定印刷品。20世紀90年代隨著社會與經濟發展,型錄廣告開始興起,但與國外相比,其成長空間巨大。改革開放后,經濟與技術實力及國民思想解放程度顯著提升。型錄廣告作為新興廣告媒體,需經歷從原始到規范的發展過程,并需政府、企業、設計師和消費者共同配合以形成成熟模式。
總之,型錄手冊雖小,但卻是設計師接觸最多的一項設計,也是對讀者的行為和決定能夠產生最直接影響的一項設計。好的型錄手冊設計不但會使信息傳播達到一種良性互動的效果,還會帶給人們一種全新的審美體驗,豐富了人們的認知。好的型錄手冊設計應當追求內容與形式的完美統一。
參考文獻:
[1]李健.談談現代型錄手冊設計[J].美術觀察,2010(06):140.
[2]顧洋.蘇州文化藝術展館空間設計的地域性研究[D].蘇州大學,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