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當下電動汽車、手機、基建等中國產品走向東南亞等海外市場的熱潮,中國紡織服裝企業也正在亞太地區掀起一股全球化的風潮。
截至今年上半年,海瀾之家在東南亞已經開出約60家門店,覆蓋了馬來西亞、泰國、新加坡、越南、菲律賓等國家。據海瀾之家2024半年報,今年上半年,海瀾之家海外業務跑贏了公司營收大盤,海外門店數達68家,營收1.61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了25.44%。
老牌服裝國貨森馬出海越南,在該國的中部城市順化開出越南首店。據品牌透露,森馬將加速在越南的布局,于2024年底前在越南首都河內開設500平方米的核心門店。
在本月13日,亞太地區首個以供應鏈為主題的紡織行業展會——亞太紡織服裝供應鏈博覽會暨高峰論壇將在新加坡召開。展會將集合休閑、正裝、戶外、家紡四個產業整鏈的企業,覆蓋80%的全球紡織服裝供應鏈產能。據透露,展會不僅將為亞太地區企業的國際合作搭建平臺,更將聚焦價值共創,著眼產業的全球布局。
據該展會主辦方透露,展會的舉辦與行業企業的出海需求十分契合,近年來已有不少紡織服裝企業深度布局亞太地區,而后更有不少跟進者亟需這樣一個國際交流合作的平臺。
資料顯示,中國與東盟連續4年互為最大貿易伙伴,2023年,中國對東盟出口紡織品服裝498億美元,占對全球出口總額的17%,較2010年提升10個百分點。中國與東盟的合作已成為全球紡織服裝產業的活力源泉和重要支撐。
隨著全球經濟的復蘇和消費者購買力的提升,國際市場對高品質、有特色的產品和品牌需求不斷增加。中國紡織服裝企業憑借其在設計、品質、價格等方面的優勢,逐漸受到國際市場的關注和認可。而對于中國紡織服裝企業來說,在經歷多年的快速發展后,出海成為許多企業尋求新的增長點、提升品牌影響力和國際競爭力的重要途徑。而在宏觀政策層面,一系列政策支持和優惠措施,如稅收優惠、資金扶持等,也為中國紡織服裝企業出海創造了良好的政策環境。
當前,百年變局加速演進,新一輪產業變革深入發展。從內容到結構,全球紡織服裝供應鏈呈現多元化布局、區域化合作、綠色化發展、數字化轉型態勢。新形勢下,加強亞太區域產業合作,具有現實意義和全球價值。
而供應鏈式出海,則將有助于中國紡織服裝企業應對國際貿易環境變化,降低成本并提升競爭力,拓展海外市場及自身品牌建設,以及促進產業升級與技術創新。這一趨勢不僅有助于紡織服裝企業的長期發展,也有助于提升我國紡織服裝行業的整體競爭力和國際地位。
開放中求共贏,創新中尋突破。面對新形勢,伴隨著產品、產能、品牌出海的推進,供應鏈出海如何開啟行業的“新航海時代”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