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年上映的美國動畫電影《瘋狂動物城》在同年取得了商業和口碑上的雙重成功。作為一部商業動畫電影,該作品有著當代頂尖的工業質量,影片中出現了大量的動物角色,這些原本是制作中的難點,但是,在強大的團隊支持下,無論在毛發細節還是運動上的處理,至今都為人稱道。而在故事層面,除了具備緊張刺激的經典“警匪片”故事架構,影片更是通過兩位動物警探主角的腳步,在追捕犯人的過程中,向觀眾展示了世界觀扎實、架構龐大的“動物城”。其中出現的不同地點,動物城的社會架構和政府部門,不僅是對一個虛構的奇幻世界的展現,更是對于現實世界中社會問題的影射。無論是美國社會的種族矛盾還是官僚體系,都在這部動畫片中得到了反映。從影片的英文標題“Zootopia”中,就能看到編導的野心,這個標題是對社會學家托馬斯·莫爾的著名政治設想烏托邦(“Utopia”)的化用,而將名稱的開頭改為代表動物園的“Zoo”,又會讓人想起喬治·奧維爾的著名諷喻文學作品《動物農莊》。故事中的動物世界,不過是人類世界的變形,實際上,這部商業動畫片是一部反烏托邦影片。
影片在國內上映時,曾經出現過許多廣為流傳的場面,最有名的,還是其中諷刺政府部門辦事效率的段落。其中名叫“閃電”的樹獺辦事員樹懶,無論是每句話還是每個動作的速度都極慢,和等得不厭其煩的其他角色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而這樣的一個場面是有現實原型的,它實則揶揄了以等候時間長、辦事效率低出名的美國DMV政務部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