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歐洲人統計,自1994年以來,來自中文的外來詞占英語外來詞總數的5%~20%,比例高于其他語種,像“孔子”“功夫”“麻將”“豆腐”已經全球通用。以下則是另外四個具有中國“氣質”,并在世界范圍內深深影響著人們生活的中國詞語:
絲綢——silk
中國是養蠶大國,絲綢的故鄉。瓷器和絲綢始終是古代中國對外貿易的看家商品,直到鴉片戰爭前,從英國出口到廣州的鋼琴,還比不過珠光寶氣的絲綢。“silk”的發音,顯然是漢語的音譯,這個詞代表了中國高超的工藝技術。
茶——tea
這個詞,是英國人從拗口的閩南話里借走的。茶和絲綢、瓷器比肩,堪稱古代中國對外貿易的拳頭產品。據說,即使在“二戰”那樣物資匱乏的時期,法國人定量配給咖啡,英國人則要的是茶。茶成了歐洲人的“主心骨”,這不是本土的文化傳統而是異域文化的傳入和融合。
世外桃源——shangrila(xanadu)
這是一組近義詞,都有“世外桃源”的意思。“shangrila”出自一個傳說之地——香格里拉。“xanadu”則是位于內蒙古自治區的元上都。看來,講究“寄情山水,超然物外”的哲學,中國人是當之無愧的開山鼻祖。
紙老虎——papertiger
這是最令人難忘和揚眉吐氣的一個新詞。詞語的締造者是毛澤東。他是博學的詩人、雄才大略的政治家、運籌帷幄的軍事天才。在他眼里,一切想欺壓中華民族的列強都是色厲內荏的“紙老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