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是在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關鍵時期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會議。全會深刻把握我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和使命任務,把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作為全會主題,號召全黨“必須自覺把改革擺在更加突出位置,緊緊圍繞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為新征程以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具有重要里程碑意義。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把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作為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主題,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經過深思熟慮作出的重大決定,必須深刻認識、準確把握其重大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
聚力完成新時代新征程黨和國家中心任務的必然要求。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圍繞黨的中心任務謀劃和部署改革,是黨領導改革開放的成功經驗。黨的二十大擘畫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宏偉藍圖,確立了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的中心任務。中國式現代化作為新時代新征程黨的中心任務,決定了包括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在內的黨和國家一切重大戰略部署,都必須緊緊圍繞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來謀劃和展開。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破藩籬、激活力、迎挑戰,為的是為中國式現代化提供強大動力和制度保障,錨定的是到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把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作為全會主題,抓住了事業發展的核心和關鍵,意義十分重大。
用“最大的政治”凝聚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智慧和力量的必然要求。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指出:“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是新時代新征程黨和國家的中心任務,是新時代最大的政治。”中國式現代化是全體人民的共同事業,每個人出一份力就能匯聚成排山倒海的磅礴力量,每個人做成一件事、干好一件工作,黨和國家事業就能向前推進一步。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作為新時代最大的政治,寄托著中華民族的夙愿和期盼,凝結著中國人民的奮斗和汗水,是新征程上凝聚全黨全國人民智慧和力量的旗幟,也必然是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主題。新時代新征程,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進入攻堅期、深水區,面臨一系列風險挑戰,我們靠什么進一步凝心聚力,就是要靠中國式現代化。要在黨的統一領導下,以中國式現代化進一步凝心聚力,調動一切可以調動的積極因素,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讓億萬人民在黨的旗幟下團結成一塊堅硬的鋼鐵,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集聚起萬眾一心、共克時艱的磅礴力量,畫好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最大同心圓,緊緊依靠全體人民和衷共濟、共襄大業。
堅持用改革開放這個重要法寶解決發展中問題的必然要求。實踐發展永無止境,改革開放也永無止境。改革開放是當代中國大踏步趕上時代的重要法寶,是決定中國式現代化成敗的關鍵一招。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是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的關鍵時期。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是一項前無古人的開創性事業,其艱巨性和復雜性前所未有,必然會遇到各種可以預料和難以預料的風險挑戰、艱難險阻甚至驚濤駭浪。因此,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必須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開放,不斷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解放和增強社會活力,堅決破除一切制約中國式現代化順利推進的體制機制障礙。只有把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作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根本動力,才能抓住發展機遇、搶占歷史先機,打通實現現代化道路上的堵點、卡點。唯有始終保持銳意進取、迎難而上的奮斗姿態,堅持用改革開放這個重要法寶解決發展中的問題、應對前進道路上的風險挑戰,奮力寫好改革的時代新篇,才能推動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披荊斬棘、一往無前。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決定》深入分析了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面臨的新情況新問題,并緊緊圍繞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這個主題擘畫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戰略舉措。《決定》全篇涵蓋了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方方面面,構筑了中國式現代化的全景圖,是“指導新征程上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綱領性文件”,是“新時代新征程上推動全面深化改革向廣度和深度進軍的總動員、總部署”。全面深入學習貫徹《決定》,首先必須把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這個主題理解好、領悟好、貫徹好。
《決定》總論部分彰顯主題。總論明確指出:“全黨必須自覺把改革擺在更加突出位置,緊緊圍繞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提出堅持從全局著眼、從長遠考慮,緊緊圍繞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這個主題對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進行科學謀劃布局、擘畫戰略藍圖,明確了緊扣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這一主題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需要牢牢把握的思想旗幟、前進方向、政治立場、發展理念、總基調、總要求、總體布局、戰略布局、工作重點、實踐途徑等。《決定》在總論部分還緊緊圍繞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在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中強調了“七個聚焦”,為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如何聚焦主題指明了方向。
《決定》分論部分彰顯主題。《決定》以經濟體制改革為牽引,緊緊圍繞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對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作出全面系統部署,構建起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總體框架,勾畫出中國式現代化的改革藍圖。一個最為突出的特點是,十幾個領域各個方面的改革,都是緊緊圍繞中國式現代化這一主題展開的,鮮明地彰顯主題、緊扣主題。比如,從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保障、基礎性和戰略性支撐、必然要求、鮮明標識、本質要求、重大任務、重要基礎和重要組成部分等角度,對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構建支持全面創新體制機制、完善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完善高水平對外開放體制機制、健全全過程人民民主制度體系、健全保障和改善民生制度體系、推進國家安全體系和能力現代化、持續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等作出部署、提出要求。
《決定》第三板塊彰顯主題。《決定》明確指出:“黨的領導是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根本保證。”實踐表明,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黨。黨的領導直接關系中國式現代化的根本方向、前途命運、最終成敗。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必須不斷提高黨的領導水平,切實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因此,堅持黨中央對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集中統一領導、深化黨的建設制度改革、深入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目的就是為了保持以黨的自我革命引領社會革命的高度自覺,確保黨始終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堅強領導核心,確保中國式現代化錨定奮斗目標行穩致遠。
中國式現代化是在改革開放中不斷推進的,也必將在改革開放中開辟廣闊前景。新時代新征程,必須緊緊圍繞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凝心聚力、奮發進取,譜寫改革開放新篇章、創造事業發展新輝煌,為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努力奮斗。
在系統集成中緊扣主題。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統籌兼顧、系統謀劃、整體推進,正確處理好一系列重大關系。”新征程上進一步深化改革,必須以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目標任務和面臨的重大問題為提領,加強對改革的整體謀劃、系統布局,推出一系列重大改革舉措,確保改革更加凝神聚力、協同高效。改革越深入,越要注重系統集成,突出改革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必須堅持以全局觀念和系統思維謀劃推進,加強各項改革舉措的協調配套,推動各領域各方面改革舉措同向發力、形成合力,在廣泛推進、充分銜接、相互耦合中增強整體效能,堅決防止和克服各行其是、相互掣肘的現象,促進各項改革方案在政策取向上相互配合、在實施過程中相互促進、在改革成效上相得益彰。
在突出重點中緊扣主題。關鍵子落,滿盤皆活。緊緊圍繞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堅持整體推進與重點突破相結合,優先解決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既抓重要領域、重要任務、重要試點,又抓關鍵主體、關鍵環節、關鍵節點,這是我們謀劃改革、推動發展的寶貴經驗。要牽住改革“牛鼻子”,以經濟體制改革為牽引,推動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健全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體制機制,尤其是要完善推動高質量發展激勵約束機制、健全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體制機制,從而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進一步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解放和增強社會活力,加快形成與發展新質生產力相適應的新型生產關系,積極構筑適應中國式現代化發展要求的強大經濟基礎,為其他各方面改革提供強大推動,帶動其他各個方面改革相應推進。只要我們緊扣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這個主題,科學謀劃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重大舉措,突出重點改革任務,在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取得新突破,就一定能推動中國式現代化劈波斬浪,把宏偉藍圖一步步變為美好現實。
在狠抓落實中緊扣主題。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如果不沉下心來抓落實,再好的目標,再好的藍圖,也只是鏡中花、水中月。”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必須以釘釘子精神抓落實,當好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堅定行動派、實干家。要吃透改革要求,正確認識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謀篇布局,準確理解每項改革舉措的背景和定位、指向和內涵,有的放矢、精準發力地抓好改革落實。要精心組織實施,把《決定》的“大寫意”轉化為“工筆畫”、“施工圖”。要抓好責任落實,明確各項改革的實施主體和責任,逐一厘清牽頭單位、參與單位、責任事項、責任人。要強化督察問效,持續開展專項督察、全面督察、綜合督察,以實績實效和人民群眾滿意度檢驗改革。要堅持久久為功,堅持正確方向,增強前進定力,抓鐵有痕、踏石留印,一茬接著一茬干,一張藍圖繪到底。
在聚力攻堅中緊扣主題。“積力之所舉,則無不勝也;眾智之所為,則無不成也。”透過《決定》提出的300多項改革舉措,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藍圖清晰呈現,中國式現代化的廣闊前景催人奮進。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主體是人民,力量在人民。只有全體人民凝心聚力、奮楫篤行,勠力同心、接力奮斗,充分發揮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錨定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聚力點,進一步深化改革才能真正向廣度深度不斷進軍,中國式現代化道路才能越走越寬廣。全黨全國各族人民要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高舉改革開放旗幟,凝心聚力、奮發進取,為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而努力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