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探討了新形勢下鄉鎮農業技術推廣策略,分析了當前鄉鎮農業發展的現狀和面臨的問題,提出了完善管理體制、加強農技人員隊伍建設、改進技術推廣方式和提升基層推廣站服務質量等具體措施。近年來,經濟和科技的發展為鄉鎮農業帶來了新的動力,但技術推廣工作仍存在不少問題,如技術人員素質參差不齊、推廣方式單一等。本文提出通過引入競爭機制和激勵措施,完善資金保障機制,加強對農技人員的培訓和考核,利用現代信息技術開展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技術推廣,提升基層推廣站的服務質量等策略,旨在提高農業生產效率,促進農業現代化發展,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和農民收入。
關鍵詞:鄉鎮農業;技術推廣;現代化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和科技的不斷進步,鄉鎮農業在新時代面臨著新的機遇和挑戰。鄉鎮農業不僅是我國農業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農村經濟的重要支柱。然而,當前鄉鎮農業發展還存在一些問題,需要我們深入分析和探討。本文旨在通過對鄉鎮農業技術推廣策略的探析,提出解決問題的對策,以推動鄉鎮農業現代化發展。
1 新形勢下鄉鎮農業發展的現狀
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和科技的不斷進步,鄉鎮農業在新時代面臨著新的機遇和挑戰。鄉鎮農業不僅是我國農業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農村經濟的重要支柱。然而,當前鄉鎮農業發展還存在一些問題,需要我們深入分析和探討。
經濟和科技的發展為鄉鎮農業帶來了新的動力。國家對農業的重視程度不斷提高,各種農業支持政策相繼出臺,為鄉鎮農業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同時,現代科技在農業中的廣泛應用,如智能農業設備、精準農業技術和生物技術等,大大提高了農業生產效率和產品品質。例如,無人機噴灑農藥、自動化灌溉系統等技術的應用,不僅減少了勞動成本,還提高了作物產量和品質[1]。
盡管國家在農業技術推廣方面投入了大量資源,但鄉鎮農業技術推廣工作仍存在不少問題。技術人員素質參差不齊、推廣方式單一、基層推廣體系不完善等問題,嚴重制約了新技術的普及和應用。例如,一些地方的農業技術推廣人員年齡偏大,缺乏對新技術的學習和掌握能力,導致新技術推廣難以順利進行。農民對農業技術的需求得不到充分滿足。鄉鎮農業技術推廣的最終目的是提高農民的生產水平和收入,但在實際推廣過程中,由于缺乏對農民需求的深入了解,推廣工作往往難以取得預期效果。很多推廣活動只是形式上的展示,未能真正解決農民在生產中遇到的問題。
2 新形勢對鄉鎮農業技術推廣的要求
2.1 經濟和科技發展對農業的影響
經濟快速發展推動了農業技術的廣泛應用與提升。隨著經濟水平提高,國家加大對農業的投資,推出支持政策,廣泛推廣現代農業技術。這些支持措施改善了農業基礎設施,如農田水利、鄉村道路和農機引進,提高了生產效率和品質。農民得以更便捷地獲取先進農業機械、優質種子和高效農藥肥料,顯著提高了農產品生產效率。此外,經濟的繁榮也促進了農業科技研發投入的增加,推動了新技術、新品種和新方法的研發與應用,如耐旱抗病作物品種的開發。現代科技在農業中的應用水平顯著提升。信息技術(如大數據、云計算)的廣泛應用使農民能夠實時獲取氣象、土壤和市場信息,做出更科學的農業決策。精準農業技術通過衛星遙感和GIS系統對農田進行精細化管理,提升了土地利用率和作物產量。生物技術的應用,特別是基因工程技術,顯著提升了作物抗病性、耐旱性和營養價值,同時減少了農藥和化肥的使用,促進了農業的可持續發展。農業機械化和自動化水平的提升,如自動播種機、無人機和智能收割機的應用,顯著提高了農業生產效率和精準度。物聯網技術的普及使農業生產環節實現了智能化管理,農民可以通過傳感器網絡實時監測和遠程控制農田環境參數,確保作物生長的最佳
條件[2]。
2.2 農業技術推廣的迫切性和重要性
農業技術推廣的迫切性和重要性體現在農業對國家經濟循環的重要地位。農業及相關產業占據了國家經濟循環的70%左右,農業的發展直接關系到國民經濟的整體運行。推廣現代農業技術可以顯著提高農業生產效率和產品品質,促進農業增產增收。通過科學耕作和先進生產工具,可以有效提高勞動生產率和土地利用率。推廣節水技術如滴灌系統能夠有效節約水資源,提高作物產量和品質。推廣有機和綠色農業技術能夠生產出無公害農產品,滿足市場對健康食品的需求,增加農民收入。農業技術的提升不僅有助于優化農業產業結構,還能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如農產品加工、農業服務業和鄉村旅游等,促進城鄉經濟協調發展。農業技術的提升對提高國家生產總值具有關鍵作用。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產業,直接關系到國家糧食安全和經濟穩定。通過推廣先進技術,可以提高農產品產量和品質,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穩定物價,促進經濟持續健康發展。農業技術的提升還能帶動農業產業鏈的延伸和升級,增加農業附加值,通過農產品加工、儲存和物流等環節提升農業對經濟的貢獻率。推廣農產品深加工技術能夠生產出高附加值的產品,增加農業收入,推動城鄉協調發展,促進社會和諧穩定[3]。
3 鄉鎮農業技術推廣中存在的問題
3.1 管理體制和推廣方式
鄉鎮農業技術推廣的管理體制存在不合理之處,制約了推廣效果。管理機構職責不明確,責任分工混亂,導致推廣工作難以有效開展。部分鄉鎮存在機構重疊,推廣資源利用不充分。管理層對技術推廣重視不足,缺乏系統規劃和科學管理方法,導致推廣工作缺乏連貫性和持久性。推廣人員常受行政事務干擾,缺乏專注于技術推廣工作的環境。管理機制不健全,推廣工作的考核和激勵機制不完善,推廣人員缺乏工作積極性和主動性。當前農業技術推廣方式較為單一,難以滿足現代農業發展需求。傳統依賴技術人員現場指導和培訓,雖有一定效果但覆蓋面有限,難以實現大規模推廣。信息化手段在農業技術推廣中應用不廣泛。現代信息技術如互聯網、移動通信可顯著提高推廣效率和效果,但鄉鎮應用起步階段,推廣手段單一,未充分利用現代科技推廣內容過于單一,缺針對性和實用性,不能滿足不同農民需求。
3.2 農技人員業務和經費不足
鄉鎮農技推廣隊伍結構不合理,年齡偏大,知識結構老化,缺乏現代農業技術應用能力。年輕農技人員不足,推廣隊伍缺乏活力和創新能力。專業背景單一,難以應對復雜問題。培訓和知識更新速度慢,推廣工作滯后于農業發展需求。待遇和職業發展前景不佳,難以吸引和留住優秀人才,加劇了隊伍老化和結構不合理問題。農技推廣工作需要充足經費支持,但現有投入不足,嚴重影響推廣工作的開展。國家和地方對農業技術推廣財政投入不足,推廣機構缺設備,無法有效推廣活動。經費管理不當,部分資金挪用或浪費,未充分發揮效益。經費單一來源,依賴政府撥款,缺乏社會資本和農民參與,推廣工作缺乏持續性和穩定性。經費短缺,限制了培訓、調研和推廣活動,難以開展大規模、高頻次技術推廣服務,影響推廣工作質量和效果[4]。
3.3 基層農技推廣體系不完善
基層農技推廣站是農業技術推廣的前沿陣地,但其服務質量普遍不高,難以滿足農民的需求。推廣站的基礎設施陳舊,設備落后,無法為農民提供高質量的技術服務。推廣站的管理水平低下,服務意識不強,缺乏對農民需求的深入了解和分析,導致服務內容與農民的實際需求脫節。推廣站的服務方式單一,主要依賴于面對面的咨詢和指導,難以實現信息化、智能化的服務。推廣站的服務覆蓋面有限,很多偏遠地區的農民無法享受到及時有效的技術服務,影響了推廣工作的普及和效果。
4 新形勢下鄉鎮農業技術推廣的策略
4.1 完善管理體制,健全推廣機制
在新形勢下,需要對鄉鎮農業技術推廣的管理體制進行調整和優化,確保推廣工作的高效開展。首先,要明確各級推廣機構的職責和權責,建立健全的責任分工和考核機制,確保推廣工作有序進行。通過引入競爭機制和激勵措施,提高推廣人員的積極性和責任感。此外,還應加大對鄉鎮農技推廣人員的引進和培養力度,充實推廣隊伍,提高推廣工作的覆蓋面和服務水平。完善農業技術推廣體系,建立健全的資金保障機制是確保推廣工作順利進行的關鍵。政府應加大對農業技術推廣的財政投入,確保推廣機構有充足的資金開展各項工作。推廣資金的管理和使用要透明化,確保資金的高效利用。引導社會資本和農民共同參與推廣工作,拓寬資金來源,形成多元化的資金保障體系。通過設立專項資金和獎勵機制,支持和鼓勵創新推廣方式和技術應用,提升推廣工作的實際效果。
4.2 加強農技人員隊伍建設
加強農技人員隊伍建設是提升農業技術推廣水平的重要途徑。首先,要提高農技人員的準入門檻,吸引更多具有高學歷和專業背景的人才加入推廣隊伍。建立系統的培訓體系,對現有農技人員進行定期培訓和考核,提高其專業技能和綜合素質。通過設立職業晉升機制和激勵政策,增強農技人員的職業榮譽感和工作積極性,確保推廣隊伍的穩定和持續發展。農技人員需要不斷更新知識結構,掌握最新的農業科技成果和推廣方法。為此,應積極為農技人員提供外出學習和交流的機會,通過參加各類學術會議、技術培訓和現場觀摩等活動,拓寬他們的視野,提升其專業水平。通過與高校、科研院所和先進農業企業的合作,建立長期的交流和合作機制,促進農技人員的知識更新和能力提升。通過組織農技人員到發達地區和先進農業示范區進行學習和考察,借鑒先進經驗和成功模式,提高推廣工作的科學性和實效性[5]。
4.3 改進農業技術推廣方式
改進農業技術推廣方式是提高推廣效果的關鍵。在推廣過程中,應結合當地實際情況,因地制宜地選擇推廣方式。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如互聯網、移動通信和多媒體等,開展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技術推廣。通過微信公眾號、視頻教學和在線咨詢等媒體宣傳形式,將最新的農業技術和市場信息傳遞給農民,提高推廣工作的覆蓋面和便捷性。通過農民培訓班、現場觀摩和技術講座等多種形式,增強農民的參與感和學習興趣,確保技術推廣的實際效果。技術培訓和現場示范是農業技術推廣的重要手段。通過定期舉辦技術培訓班,邀請專家和技術人員對農民進行系統的技術培訓,提高農民的知識水平和操作技能。加強現場示范工作,建設一批高標準的示范田和示范基地,通過實際操作和現場指導,讓農民直觀地了解和掌握新技術、新方法。組織農民到示范基地參觀學習,親身體驗先進技術的應用效果,激發其學習和應用新技術的積極性。
4.4 提升基層推廣站的服務質量
基層推廣站是農業技術推廣的前沿陣地,其服務質量直接關系到推廣工作的成效。通過定期開展技術講座,提高農戶的文化素質和技術水平。邀請專家和技術人員到基層推廣站講解最新的農業技術和市場信息,解答農民在生產中遇到的問題,提供科學的解決方案。通過技術講座,增強農民的技術意識和學習能力,提高其自主創新和應用新技術的能力。基層推廣站需要引進更多專業型人才,提升服務質量。通過優化人員結構,增加具有高學歷和專業背景的技術人員,提高推廣站的專業服務能力。完善基層推廣站的基礎設施建設,配備先進的推廣設備和工具,改善工作環境,提升服務效率。建立健全的考核和激勵機制,調動推廣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和創造性,確保推廣站能夠高效運轉,提供優質的技術服務。通過提升服務質量,增強農民的信任感和滿意度,推動農業技術推廣工作的順利開展。
5 結語
在新形勢下,鄉鎮農業技術推廣工作需要在完善管理體制、加強農技人員隊伍建設、改進推廣方式和提升基層推廣站服務質量等方面下功夫。只有通過科學的策略和有效的措施,才能克服當前面臨的困難和問題,實現鄉鎮農業的現代化發展,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和農民的收入水平。未來,我們需要繼續探索和實踐,不斷總結經驗教訓,以推動鄉鎮農業技術推廣工作的不斷進步和完善。
參考文獻
[1] 劉艷敏.新形勢下鄉鎮農業技術推廣分析[J].現代農業研究,2022,28(10):70-72.
[2] 張愛娟.新形勢下鄉鎮農業技術推廣的措施淺析[J].南方農業,2020,14(30):93-94.
[3] 蔡建中.淺談新形勢下鄉鎮農業技術推廣策略[J].現代農村科技,2018(2):9.
[4] 程慧敏.鄉鎮農業技術推廣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農業工程,2015,5(1):113-114.
[5] 李凱,陳潔.做好新形勢下鄉鎮農技推廣工作淺議[J].農技服務,2015,32(1):171-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