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團化辦學是我國緩解基礎教育階段擇校矛盾、促進優質教育資源共享、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上好學”需求的一種實踐探索,也是我國推進基礎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的一種政策創新。
湖南省湘西州吉首大學師范學院附屬小學(以下簡稱“吉大師院附小”)是偉大的國際主義戰士羅盛教的母校,至今已有85年辦學歷史。近年來,學校以大規模、超常規實施集團化辦學。集團以附小為總校,下轄附屬小學、溶江小學、砂子坳小學、灣溪小學四所州直獨立法人公辦小學和一所幼兒園,實現了優質教育資源的輻射與擴充,成為湘西基礎教育的領跑者與排頭兵。
加強黨的全面領導,發揮“集”的優勢
集中統一領導。集團按照《中國共產黨章程》的相關規定成立附屬小學黨總支,全面領導集團工作,定期組織召開黨總支會議,對貫徹落實上級精神、集團規劃、集團黨建、管理制度、機構人員、教師隊伍、重大財務和工會群團等事項進行決策。集團實行黨組織領導的總校長負責制,校長全面負責集團行政管理和教育教學工作,組織召開集團校長辦公會議,具體研究制訂集團發展規劃、集團章程、年度工作計劃,制訂并實施集團管理制度。集團加強黨對學校工作的全面領導,為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
集聚先鋒模范。為落實黨組織領導的總校長負責制,集團持續推進黨支部“五化”建設,健全組織機構,配齊配強領導班子,實現黨組織在集團各校的全覆蓋。堅持“以德為先”的選人用人標準,配備了正科級干部7人、副科級干部14人,選拔了一大批信念堅定、業務精湛、年富力強的優秀教師充實到各校中層干部隊伍。近期發展了8名優秀青年教師加入中國共產黨,集團教職工中黨員達到130名。黨員亮明身份上崗,開展“黨員教師示范崗”創建活動,充分彰顯黨組織的核心作用、黨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
實行“三統籌”管理,強化“團”的意識
集團內設綜合處,負責集團日常工作,統籌協調指導各校(園)完成集團布置的各項工作:統籌分配集團內的教育資源;統籌做好集團內的教師管理、年度考核和職稱評聘等;組織對集團校(園)中層干部的選拔任用考核工作;加強對集團校(園)財務的監管;組織集團內的各項教育教學和教研活動及大型文體活動;建立校際合作機制,組織開展共建交流活動。集中體現為“三統籌”——
統籌師資隊伍管理。教師工作關系納入集團統一管理,根據集團各校(園)師資需求情況進行統一調配,統籌干部任用,定期安排集團各校(園)教師輪崗交流。
統籌財務管理。集團統一實行財務預算管理制度,各校(園)年初編制財務預算報集團綜合處,經集團黨總支研究審定后按相關規定組織實施。5萬元以上或預算外支出必須經集團黨總支集體研究決定。
統籌教育教學管理。集團統一制定年度工作要點,統一安排重大活動,統籌推進重要教育教學改革。各校(園)在開齊開足國家課程、地方課程的基礎上,根據各自的特色,科學設置校(園)本課程和特色課程,努力創建特色學校(幼兒園),推動學校多樣特色、優質均衡發展。
推動資源共建共享,引領“化”的方向
化“理念”。校園文化是一所學校的精神財富和發展命脈。85年耕耘創造,85年實踐積淀,集團憑借堅實厚重的文化底蘊,秉承“培育全面發展的時代新人”的初心使命,凝聚“創新進取追求卓越”的價值理念,確定了“篤志博學、正身成長”的校訓,樹立了“敬業愛生、尊師勤學”的校風,明確了“誨人不倦、立德興智”的教風,強化了“勤奮睿思、知行合一”的學風,構建了體系完備、理念先進、廣泛認同的集團辦學文化。為充分發揮集團文化的引領和融合,集團內各校(園)名稱前均冠有“吉大師院附小教育集團”的統一稱謂,在集團核心文化的引領下,發展和豐富集團各校(園)的學校文化,鼓勵其結合實際,因地制宜、發展特色,做到“一校一品一特色”。
化“制度”。集團實行“教育激勵、制度規范和人文關懷”三結合的教職工管理模式,通過制定和執行《行政領導工作職責》《教職工一日常規》《崗位設置實施方案》《教職工出勤管理制度》《教育規范管理考評辦法》《工作量量化考評方案》等一系列規章制度,堅持用制度管人、按規矩辦事,堅持制度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則,把教職工的認識和行為統一到制度化、規范化的軌道上來,通過制度化做到管理工作四個落實:落實教育教學常規過程指導;落實集團各校(園)教師的同步發展;落實集團內部層級活動的有效開展;落實集團內各校(園)教師的自主考核評估。
化“隊伍”。集團通過健全和完善管理機制,激發創造熱情,大力建設有作為、高素質的教育團隊。嚴愛相濟,將嚴格要求與尊重愛護相結合,重視對教職工的人文關懷,激發其主人翁意識和勞動創造熱情,同心同德共謀學校發展。
一是師德師風建設常抓不懈,建樹良好職業素養。遵照《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切合集團實際,制定《吉大師院附小教育集團師德標準》《吉大師院附小教育集團教師師德師風評估細則》《吉大師院附小教育集團教職工違反道德規范處理辦法》等規章制度,規范教師的思想和行為。開展系列教育活動,要求全體教職工認真做到“四講”(講政治、講學習、講紀律、講奉獻)、“三比”(比覺悟、比素質、比優劣)、“五不準”(不準亂收費、不準歧視學困生、不加重學生負擔、不怠慢家長、不體罰學生),做有道德、有文化、有素養、學生和家長滿意的教師。
二是嚴把人才入口,確保新進教師素質優良。集團自建立以來嚴控人才質量標準,嚴格篩選,擇優引進。在新進教師考核過程中加大面試審查力度,按照師德嚴謹、博學多才的要求,通過試教(說課)、答辯、才藝展示等選拔程序,擇優錄用優秀人才,確保師資隊伍以高規格的素質擔當教書育人的神圣使命。
三是加強學習培訓,促進教師專業素養持續提升。不定期選送優秀中青年教師外出參加各級各類業務學習,強化專業知識基礎,提升學科課程實踐能力;重視在教師中組織開展各類教學業務活動和文體娛樂活動,寓教師教育于活動之中,引導他們在活動中增長學識、提升才能;通過培訓、深造、進修提高和讀書學習,鼓勵教職工以教書育人為本職,發展自我、成就夢想。
近年來,吉大師院附小集團越來越受到社會關注,贏得了廣大群眾的認可與支持。集團各學校先后獲得全國文明校園、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范集體、首批全國中小學科學教育實驗校、全國紅領巾中隊、湖南省教育系統“先進基層黨組織”等多項榮譽,為“辦好家門口的每一所學校”探索出了實踐樣本,引領和推動湘西州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