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詩歌中“碧玉” 文學形象來源及其流變

2024-11-21 00:00:00張忠美
今古文創 2024年42期

【摘要】碧玉是西晉汝南王司馬亮的小妾,汝南王對其寵愛非凡,作《碧玉歌》歌之。《樂府詩集》收錄《碧玉歌》六首,前三首是碧玉文學形象的本事詩,后三首以《碧玉歌》為名對碧玉進行再創作。此后碧玉形象持續出現在詩歌中,在不同朝代有不同的發展:南朝宮體詩以碧玉為典故,通過碧玉歌姬等身份的展示,描寫歌舞升平的生活;唐宋詩歌也以典故寫碧玉,但與宮體詩不同,除了描寫外在形貌,詩人還深入挖掘碧玉復雜的情感內涵,豐富其靈魂;至明清,隨著戲曲、小說等通俗文學的興盛,碧玉形象在詩歌和其他文學體裁中發生了新的變化,形象更多樣。

【關鍵詞】碧玉;詩歌;文學形象;流變

【中圖分類號】I20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8264(2024)42-0032-05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4.42.010

南朝樂府詩多以描寫女性為題材,詩歌中的女性形象多被后世詩人接受,再次創作于詩歌,實現自身形象的發展,如莫愁、綠珠等女性。莫愁女的傳說共涉及三個地區——鐘祥、洛陽、金陵,莫愁形象多有不同,主要圍繞不同地區的莫愁女進行描寫。綠珠是西晉石崇的舞姬,因為“綠珠墜樓”的悲慘結局,后世詩歌多圍繞道德問題進行討論。與二人相比,與碧玉相關的詩歌不多,名氣也遜于二人,但其形象在各個朝代詩歌中的發展演變依然值得探究。本文梳理南朝樂府詩、宮體詩、唐宋詩歌中的碧玉形象,探究不同時期詩歌中碧玉形象的發展脈絡,討論碧玉形象的影響力。

一、南朝樂府詩里的“碧玉”

樂府詩,是中國古代重要的詩歌類型,有著漫長的發展史,兩晉南北朝是樂府詩由民歌向文人樂府詩過渡發展的重要時期。由于緊張的政治、軍事局勢以及頻發的自然災害長期存在,當時的統治階層、文人階層以及豪門貴族等都陷入了今朝有酒今朝醉的享樂鄉,一時間享樂風氣盛行。樂府詩本是各地的民歌,但南朝江南民歌自帶兒女歡愛之情,如《西洲曲》《子夜歌》等,江南人特有的吳儂軟語加上民歌濃烈樸素的情感描寫十分符合豪門貴族的享樂心態,逐漸興起文人、貴族擬創樂府的潮流。不過與樸素的樂府民歌不同,文人擬樂府的創作土壤來自上層社會,詩歌風格多與宴飲、宮廷建筑、美人有關,形式精致艷麗。

隨著享樂風氣興起的文人樂府詩自然同樸素的樂府民歌不同,為了滿足狎樂之趣,文人將民歌中大膽的男歡女愛的情感同上層階級的奢靡生活聯結,結合詩歌題材的特殊性,創造了許多女性形象,多是宴會中的歌姬、舞姬以及達官貴人的侍妾等等,“碧玉”正是這種環境下文人所作樂府詩中的女性之一。碧玉,西晉時汝南王的小妾,汝南王對其寵愛非凡,故作《碧玉歌》。《碧玉歌》是“碧玉”文學形象的本事詩,后世詩歌創作多以此為典故繼續書寫,北宋郭茂倩所編《樂府詩集》共收錄東晉至初唐《碧玉歌》六首,是“碧玉”形象發展的起始階段和奠基階段的作品,對其內容進行分析可以揭示出“碧玉”形象的原初特征。

《樂府詩集·清商曲辭二·碧玉歌三首》:

碧玉破瓜時,郎為情顛倒。芙蓉凌霜榮,秋容故尚好。

碧玉小家女,不敢攀貴德。感郎千金意,慚無傾城色。

碧玉小家女,不敢貴德攀。感郎意氣重,遂得結金蘭。[1]663-664

《樂苑》對《碧玉歌》的本事創作有簡短的記載:“《碧玉歌》者,宋汝南王所作也。碧玉,汝南王妾名。以寵愛之甚,所以歌之。”[1]663可見《碧玉歌》的創作原由十分契合南朝擬作樂府詩在表現男女情愛方面的目的。三首《碧玉歌》并沒有寫明作者是何人,據《樂苑》記載當為汝南王或汝南王的文人門客。“汝南王”何人?《樂苑》記“宋汝南王”,但劉宋并無汝南王,《樂府詩集》糾正為晉汝南王,同時蕭滌非《漢魏六朝樂府文學史》也以劉宋并沒有汝南王為由,認為《樂苑》記載錯誤,因此此處應當是“晉汝南王”。晉朝有汝南王之稱的即西晉司馬亮,《晉書·汝南王司馬亮傳》載其生平事跡,但并沒有文獻對汝南王和碧玉二人的關系有記載,僅有少量文學作品進行描寫,資料太少,無法考察。三首詩歌內容十分簡單且前后相連,主要講述汝南王和碧玉二人相知相識相愛的過程。第一首寫碧玉十六歲時風華正茂,使得汝南王為她傾倒;第二首點明碧玉“小家”的身份,而汝南王身份太高、情義太重,令她產生“慚無傾城色”的自卑情緒;第三首與第二首類似,只是“遂得結金蘭”一句說明碧玉最終還是勇敢地邁出腳步,與汝南王終成眷屬。詩歌雖簡短,卻描繪出一名身份低微、情竇初開的少女在面對汝南王的追求時的歡喜、羞澀、自卑到勇敢的心理變化,將碧玉這位貌美的少女帶入人們的視野,而碧玉身份低微、容顏美麗等特征也奠定了此后無數“碧玉”的文學形象的基調。

《樂府詩集》在以上三首詩歌之后,又列出兩首詩歌,即《樂府詩集·清商曲辭二·碧玉歌二首》:

碧玉破瓜時,相為情顛倒。感郎不羞郎,回身就郎抱。

杏梁日始照,蕙席歡未極。碧玉奉金杯,淥酒助花色。[1]664

《樂府詩集》對這兩首詩歌的作者有記載,“‘碧玉破瓜時’,《藝文》卷四三作孫綽《情人詩》。‘杏梁日始照’,《玉臺》卷一〇作梁武帝詩。”[1]664《藝文類聚》創作于唐朝,《玉臺新詠》由南朝陳代人徐陵編輯而成,距離《碧玉歌》的創作時代不遠,記載可信度較高。

孫綽《碧玉歌》在《玉臺新詠》也有收錄,《玉臺新詠箋注》注:“杜氏《通典》:《碧玉歌》者,晉汝南王妾名……《樂苑》:《碧玉歌》者,宋汝南王所作也……”[2]470-471與《樂府詩集》內容基本相同。孫綽筆下的碧玉嬌俏可人,與汝南王兩情相悅,言語較前三首愈加大膽,充分體現文人作詩受民間樂府淳樸大膽特色的影響。第二首“杏梁日始照”,《樂府詩集》《玉臺新詠》均記載為梁武帝蕭衍所作,蕭衍樂府詩幾乎都收錄在這兩本詩集中。《玉臺新詠》收錄蕭衍獨立寫作的詩歌有39首,《樂府詩集》收錄38首,其中相同詩歌有23首,《碧玉歌》便是其中一首。詩歌描寫道:太陽照進豪華的宮殿,帝王還舍不得起床。宮娥捧著金杯,杯中的美酒泛著綠色泡沫,更襯托出美人如花。《玉臺新詠》中蕭衍《碧玉歌》注直接引用孫綽《碧玉歌》注,可見其典故仍舊出自樂府《碧玉歌》,但蕭衍在詩中完全注入自己的思想和環境背景,沒有沿襲汝南王和碧玉的愛情故事,僅借用碧玉的名字代指貌美窈窕的婢女,以此描寫帝王奢靡慵懶的日常生活。詩歌運用精美的字詞營造出慵懶、奢華的氣氛,杏梁、蕙席、金杯、淥酒,宮墻紅瓦、美酒佳人,文字精致但情感不足,是典型的貴族文人作樂府詩的特點,較之前四首《碧玉歌》已經失去淳樸自然的特色。

蕭衍詩歌中“碧玉”的身份已經發生變化,但身份低微的形象特征并沒有改變,并且這種單單借用碧玉名字而拋棄碧玉與汝南王愛情經歷的作詩方式,在后來詩歌中常常出現,只是保留碧玉身份低微、貌美的形象基調。

《樂府詩集》最后一首《碧玉歌》:

碧玉上宮妓,出入千花林。珠被玳瑁狀,感郎情意深。[1]664

這首詩歌的作者是李暇。李暇,玄宗天寶以前人,生平事跡不詳。《樂府詩集》中本沒有這首詩歌,后人據目錄“唐李暇”和毛本①補錄。“宮妓”指被養在深宮,為帝王提供性服務的女子。碧玉穿著華服穿梭于宮中的花園,“感郎情意深”體現出帝王對她的寵愛。李暇《碧玉歌》不僅繼承南朝文人樂府詩纖細精致的特點,而且繼承“碧玉”形象原本的故事基調:身份低微貌美的女子同地位尊貴的男子的愛情,并且極力表現二人愛情的美好。李暇不是南朝人,但其樂府詩《碧玉歌》內容與蕭衍等人類似,《樂府詩集》把這首詩和其他寫碧玉的詩歌收錄在一起,其性質與其他詩歌相同是不言而喻的。

《樂府詩集》六首《碧玉歌》涵蓋南朝至唐初,時間較長。前三首《碧玉歌》是碧玉形象的本事詩,其后孫綽、梁武帝、李暇在此基礎上以碧玉為原型進行再創造。根據后三首《碧玉歌》可知,碧玉形象發展十分緩慢,孫綽仍舊沿襲碧玉、汝南王的故事,梁武帝和李暇在詩歌中已經將其摒棄。可見隨著朝代不斷推移,屬于碧玉本人的故事和形象漸漸淡化,再加上兩晉南北朝和唐初樂府詩對男女情愛大膽的描繪以及這時期宮廷、宴飲文學的興盛,雖然為碧玉形象發展提供了豐沃的土壤,同時也因為極致地描寫女性形貌、缺乏細膩的情感表現等原因,使得碧玉歌姬、舞姬的身份形象特征固定,成為后來“碧玉文學群像”的基礎特征。

二、南朝宮體詩中的“碧玉”

宮體詩產生于南朝齊粱時期,《隋書·經籍志》曰:“梁簡文之在東宮……清辭巧制,止乎衽席之間,雕琢漫藻,思極閨闈之內。”[3]1090風格“清辭巧制”“雕琢漫藻”;內容“止乎衽席之間”“思極閨闈之內”;場所“梁簡文之在東宮”,寥寥幾語,抓住了宮體詩的顯著特征。聞一多先生在《唐詩雜論·宮體詩的自贖》一文中將宮體詩定為“以宮廷為中心的艷情詩”[4]11,從內容上看將宮體詩定義為艷情詩是準確的,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宮體詩描寫女性居多,但與其他描寫男歡女愛的艷情詩不同,宮體詩抒情性并不強,主要以描寫女性姿態、服飾為主,比如梁簡文帝蕭綱的詩歌《美女篇》就以歌姬為描寫對象,以宴席為描寫背景,塑造出一位搖曳生姿的美女形象。

由蕭衍和李暇二人的《碧玉歌》可知,文人對“碧玉”形象的再創造是不斷發展、創新的,并非完全沿襲汝南王與碧玉的故事經歷,這種變革發展在南朝宮體詩中也有體現。自宮體詩產生并獲得帝王、貴族階層喜愛之后,帝王周圍的文人開始大力創作宮體詩,因為詩人視界多被囿于宮廷,宮體詩多描寫歌姬、宴席等,詩歌也耽于享樂。“碧玉”作為南朝樂府詩歌中記載的有傳奇經歷的女性之一,詩人們常常將其作為描寫對象或創作素材進行再創作。

謝朓,南朝蕭齊文學家,《南齊書》本傳稱他“少好學,有美名,文章清麗”[5]825,詩作流傳可觀,共二百多首。蕭齊時宮體詩還沒有完全形成,這一時期詩人大多以創作永明體詩歌為主,如沈約、王融、范云等,但因為崇尚艷麗纖弱之風的大環境,這些永明體詩人作詩時也不免寫一些艷詩,可以說,齊至梁不僅是永明體詩歌創作時期,同時也是宮體詩的形成階段。徐陵撰《玉臺新詠》,其序言:“撰錄艷歌,凡為十卷。”[2]13可見《玉臺新詠》收錄的詩歌多是艷詩,即宮體詩。《玉臺新詠》收錄謝朓艷詩二十二首,因此謝朓雖不是純粹的宮體詩人,但其艷詩的創作為宮體詩的形成發展起到了促進作用。《玉臺新詠》卷四有謝朓雜詩十二首,其中《贈王主簿二首》即引用了“碧玉”的典故。

《贈王主簿二首》其二:

清吹要碧玉,調弦命綠珠。輕歌急綺帶,含笑解羅襦。余曲詎幾許?高駕且踟躕。徘徊韶景暮,惟有洛城隅。[2]160

《贈王主簿二首》是兩首宴飲詩歌,“王主簿”即詩人王融,王融與謝朓同為蕭子良“竟陵八友”,二人常常以詩歌交流。這首詩言語清新含蓄,詩歌中熱鬧的宴會畫面和詩人落寞的情緒形成強烈對比,樂景襯哀景,更顯蕭瑟。宴會上歌舞升平,“清吹”“調弦”的女子如碧玉、綠珠,舞姬面含笑容、舞姿婀娜。但如此熱鬧的場景只讓詩人不喜,“徘徊韶景暮,惟有洛城隅。”樂景與哀情、動與靜,兩廂割裂的情與景使得這首宴會贈答詩更深沉。詩歌中的“碧玉”指宴會上如碧玉般有才藝的女子。

同時王僧孺也有描寫碧玉的詩歌。王僧孺,南朝文學家,魏衛將軍王肅的八世孫,《王左丞集》收錄詩歌31首,《梁書·王僧孺傳》載其事跡。王家在王僧孺時已經沒落,在南朝門閥氏族制度的管控下,王僧儒只能作詩迎合貴族和統治階級的喜好,以期望獲得賞識。王僧孺31首詩歌中就有十多首詩歌描寫女性艷情詩,如《何生姬人有怨》《為人傷近而不見》《月夜詠陳南康新有所納》《詠搗衣》《在王晉安酒席數韻》《為人有贈》等等,這些詩歌較謝朓等人的艷詩更近一步,是以女性作為描寫對象而作的宮體詩。

在王僧孺詩歌中,《在王晉安酒席數韻》和《為人有贈》均提及“碧玉”。

《在王晉安酒席數韻》:

窈窕宋華容②,但歌有清曲。轉盼非無以,斜眉幸相囑。詎減許飛瓊,多勝劉碧玉。何因送款款,伴飲杯中醁。[2]241

王晉安即王德元,時文惠太子于永明十年去世,沒多久王晉安出為晉安郡守,王僧孺為郡丞,稱其為“晉安”,可知此詩創作于二人任職期間。王晉安設酒席,詩人在酒席中即興而作,遂有這首詩。宴席上身姿綽約、歌聲清澈的女子,宛如西王母仙姿渺渺的侍女許飛瓊和汝南王珍愛的小妾劉碧玉,詩人將歌女、舞姬比喻為歷史和傳說中有名的美女,足以見愉悅自得的心情。

《為人有贈》:

碧玉與綠珠,張盧復雙女。曼聲古難匹配,長袂世無侶。似出鳳凰樓,言發瀟湘渚。幸有褰裳便,含情寄一語。[2]242

詩歌講述男子對女子的愛意,詩人為之代寫。女子的容顏同碧玉、綠珠一樣美麗動人;歌聲悅耳動聽、舞姿美麗動人,“似出鳳凰樓,言發瀟湘渚”寫女子身世不凡,男子感到自卑;而末尾兩句一掃遺憾和自卑,借傳統習俗向心愛的姑娘傳達愛意。這是一首愛慕詩,在男子的眼中那位女子當真無一處不美好,容顏、聲喉、舞姿、出身俱佳,詩歌描寫直抒胸臆,情感十分大膽,言語卻委婉含蓄,既表達了男子真摯熱切的情感,又不讓人覺得唐突。

王僧孺這兩首詩歌里“碧玉”均以貌美的女子形象出現,詩中仍能看出碧玉社會地位不高的事實,但詩人似乎不再過分強調形象的真實性,而是將碧玉看作歷史傳說中讓人傾慕的美好女子形象,也為后世“碧玉”作為美女專用詞語使用起到了先導作用。

同時期有關“碧玉”形象的詩歌還有很多,如徐陵的長篇詩歌《雜曲》:“……舞衫回袖勝春風,歌扇當窗似秋月。碧玉宮妓自翩妍,絳樹新聲最可憐……”;蕭綱《雞鳴高樹顛》:“碧玉好名倡,夫婿侍中郎……時欣一來下,復比雙鴛鴦……”;梁元帝蕭繹《采蓮賦》:“……歌曰:碧玉小家女,來嫁汝南王。蓮花亂臉色,荷葉雜衣香。因持薦君子,愿襲芙蓉裳。”還有庾信《結客少年場行》《奉和趙王美人春日》《詠畫屏風詩·其七》等詩,但這些詩歌中的“碧玉”形象、存在意義幾乎沒有跳出謝朓、王僧孺二人詩歌的變化范圍,不再重復贅述。

由以上詩歌可知,南朝宮體詩中的碧玉已經不再復述碧玉原型,而是將其當作詩歌典故運用,借以代指歌姬等身份低微的女子。不過因為發展時間較短,加上宮體詩多描寫宮廷生活、宴飲等,風格浮靡輕艷,因此碧玉形象僅停留在表面,并無較深的情感內涵。南朝宮體詩將碧玉作為典故運用于詩歌的做法為唐宋詩歌所借鑒,唐宋詩人在此基礎上對碧玉形象進行再創造,促進碧玉形象的發展,碧玉逐漸作為一個有著確切原型的典故,不斷在詩歌中出現。

三、唐宋詩人筆下的“碧玉”

唐朝政治環境相對開明,為文人提供較和諧的作詩環境,孕育了許多優秀的詩人和詩歌作品。到了宋代,宋詩持續發展,成為唐詩之外的一大范式,有著不俗的表現。在唐宋詩歌中,碧玉形象仍然存在,并繼續發展。

早在南朝時,碧玉形象就已經開始發生變化,以典故的形式出現。唐宋詩歌繼承了南朝宮體詩的典故運用方法,用碧玉指代身份較低的美麗女子。楊巨源《觀妓人入道》其一:“碧玉芳年事冠軍,清歌空得隔花聞。春來削發芙蓉寺,蟬鬢臨風墮綠云。”[6]1315艷麗的歌姬在芳華正茂時美貌動人、歌聲清亮空靈如鳥兒,但芳華易逝,風光不再后,只能削發為尼整日吟誦經文。同南朝宮體詩不同,詩歌中碧玉真正融入唐朝的社會生活中,成為唐朝歌姬一樣的女子,風華逝去后,只余青燈古寺陪伴左右,十分蕭條落寞。顧況《李湖州孺人彈箏歌》:“上陽宮人怨青苔,此夜想夫憐碧玉。”[6]668詩歌用詞用句極為清冷、凄苦,如“怨青苔”“憐碧玉”“思婦”“愁猿”表現出彈奏者和聽者的思念、孤寂以及無限悲切之情。此處的“碧玉”仍舊是一個不具體的女性形象,與“上陽宮人”應該是同一人,當年華逝去,面對滿地的青苔只能無限思念年輕的自己。

另外,通過聯系詩人的經歷,具體分析詩歌,會發現部分詩人筆下的“碧玉”已經有了身世寄托之感。陸游《無題》:“碧玉當年未破瓜,學成歌舞入侯家。如今憔悴蓬窗里,飛上青天妒落花。”[7]1205表面看來,詩歌前兩句寫碧玉十六歲進入侯門,后兩句寫年老后的碧玉坐在窗戶旁,默默看著花朵落下。詩歌前后落差極大,除了憐愛之情也表達了詩人強烈的同情共鳴。詩歌寫于淳熙十年九月,是詩人出蜀后第六年,此時詩人已年過花甲,漸漸接受仕途坎坷的現實,不免有以碧玉境況自比,抒發希望漸漸破滅、報國無望的悲痛之情。從陸游這首詩來看,詩人在詩中依然運用碧玉典故,但表達的不再是才藝俱佳身份低微的女子,而是融入自己的身世遭際之感,用女性的不幸,委婉含蓄地表達自己的隱痛,成為抒發自我真實情感的手段。

由此可以看出,唐宋詩歌中文人筆下的碧玉又有了新的發展。碧玉仍舊以典故的形式出現,但此典故與南朝宮體詩中的典故運用有所不同,宮體詩僅停留在女性表面的描寫,用碧玉抒寫宮廷生活、宴飲的奢侈、和樂,營造歌舞升平的氛圍。相反,唐宋詩歌中碧玉典故具有強烈的情感內涵,她們更有活力、靈魂更加豐富,植根于唐宋生活環境,是社會中的歌姬、舞姬、尼姑、平民女子,代表了一類苦苦生活著的女子,形象不斷豐滿,同時少數詩人還以碧玉自比,進而抒發自己深沉的情感。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唐宋文學中出現了具有新的內涵的碧玉,這與初唐政治有關。武則天為了鞏固自己的實力,開始重用武氏親屬。武承嗣從嶺南被召回,授尚書奉御,后又升為秘書監,承襲祖父周國公的爵位,碧玉形象新的變化正與這位權臣有極大的關系。《舊唐書·喬知之傳》載:“知之時有侍婢曰窈娘,美麗善歌舞,為武承嗣所奪……婢感憤自殺。承嗣大怒,因諷酷吏羅織誅之。”[8]5012宋代計有功《唐詩紀事》卷六對此事也有記載,但略有不同:“知之有寵婢曰碧玉……為武承嗣所奪,知之以此歌寄之……投井而死。承嗣見詩,大恨,知之坐此陷亡。”[9]172-173此碧玉的性格與樂府詩里的碧玉已不同,碧玉與喬知之,綠珠與石崇③,相似的經歷在唐朝重現。喬知之以《綠珠篇》寄于碧玉,碧玉深感綠珠的堅貞,而自己卻侍二主,于是不堪其辱跳井身亡。不難看出,這個碧玉堅貞剛烈,以身殉情,以死保存名節,帶上了鮮明的道德色彩。

唐宋以后的詩歌,一方面承襲兩晉南北朝詩中的“碧玉”典故,內涵僅停留在表面,另一方面賦予碧玉深沉的情感,抒發感慨。唐朝碧玉的出現為碧玉形象添上濃重的悲劇色彩,加上同綠珠的悲壯經歷相似,在后世詩歌中愈加具有道德化色彩。

四、結語

碧玉文學形象自《碧玉歌》以來一直持續出現在歷代詩歌創作中,不容忽視。唐宋以后碧玉形象繼續發展,被道德化特征逐漸顯露端倪。

明清時期,詩歌中碧玉形象發展有兩種情況,其一沿襲碧玉原型的發展脈絡,如貝瓊《清江集·真真曲》:“坐有一枝春,秀色不可雙。娉婷劉碧玉,綽約商玲瓏。寶髻金雀釵,已覺燕趙空。”楊慎《江上聞箏曲》:“若非汝南劉碧玉,定是秦中薛夜來。”其二承襲唐朝碧玉的故事發展,如陳桭《喬公故址》:“惟有雙溪環碧玉,猶疑二女照清容。”瞿佑《碧玉赴井》:“一入朱門便不歸,銀屏寂寞鳳凰枝。欲知碧玉心中事,請看香羅帶上詩。”其形象由早期的娛樂化的對象,到此后來道德化的形象改造,其實都是古代社會男性主流思想改造所致。

除卻詩歌,明清興起的戲曲、小說也多出現碧玉形象,《摘錦奇音》卷五旦角唱詞“空教我碧玉多情,恐明朝又屬豪家”,此為女主人公自哀自嘆之語,以“碧玉”自稱,表明自己縱有萬般好的條件,未來仍是一片渺茫;《二刻拍案驚奇》卷六翠翠給金生的回信里寫到“綠珠碧玉心中事,今日誰知也到儂”以及后文“才曉得翠翠出于不得已,其情已見。又見他把死來相許,料道今生無有完聚的指望了”,可以看出翠翠甘愿為愛情赴死的心志。

明清詩歌、戲曲、小說等文學作品中的碧玉形象更加多樣化,已不再局限于身份低微的女子,而是泛化為貌美女子的名字。另外明清時期有關喬知之與碧玉二人的情感悲劇介紹、描寫增加,甚至有些文學作品時直接以二人為典故,點名碧玉形象的悲劇性,可見明清碧玉形象的道德化特征也逐漸明顯。

文學史上為什么有如此眾多的碧玉,現實生活中,女性也多以碧玉為名字,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碧玉”本身具備美好的品質,集天地精華而成,是上好的玉石材料。傳說萇弘死后“其血三年而華為碧”,“碧”即碧玉,代表一顆赤誠之心的具象化。因此碧玉本身就是美好的化身,這為“碧玉”文學形象發展提供前提。其次“碧玉”自創作以來在詩歌中多是美麗的形象,其貌美的特征幾乎體現在每首詩歌中。再者“碧玉”形象能成功泛化也得益于歷代與“碧玉”有關的詩歌,它們的存在使得“碧玉”并沒有結束在某個朝代,而是擁有無限生機去完成形象的發展。最后現今時代,女性地位提高也促進碧玉的泛化發展,如今越來越多的人以“碧玉”“小家碧玉”來形容女子的容顏,剔除了碧玉身份低微的特征,成為形容女性的一類專屬詞語,“碧玉”貌美的特質也會長久留存在人們的心中。

注釋:

①毛本:毛氏汲古閣本《樂府詩集》收有唐朝李暇的《碧玉歌》,中華書局本根據郭茂倩《樂府詩集》目錄“唐 李暇”和汲古閣本綜合收錄。

②《玉臺新詠箋注》:“《晉·樂志》:有宋華容者,清澈好聲,善唱此曲,當時之特妙。”

③《晉書·石崇傳》:“崇有妓曰綠珠,美而艷,善吹笛。孫秀使人求之……崇竟不許。秀怒……崇謂綠珠曰:‘我今為爾得罪。’綠珠泣曰:‘當效死于官前。’因自投于樓下而死。”

參考文獻:

[1](宋)郭茂倩.樂府詩集[M].北京:中華書局,1979.

[2](陳)徐凌編,(清)吳兆宜注,程琰刪補,穆克宏點校.玉臺新詠箋注[M].北京:中華書局,1985.

[3](唐)魏征.隋書卷三十五[M].北京:中華書局,1973.

[4]聞一多.聞一多全集(第三冊)[M].上海:開明書店,

1948.

[5](南朝梁)蕭子顯撰.南齊書[M].北京:中華書局,

1972.

[6]陳貽焮主編.增訂注釋全唐詩(第2冊)[M].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2001.

[7](宋)陸游.劍南詩稿校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8]劉昫等.舊唐書[M].北京:中華書局,1975.

[9](宋)計有功撰,王仲鏞校箋.唐詩紀事校箋[M].北京:中華書局,2007.

[10]陳鼓應.莊子今注今譯[M].北京:中華書局,1983.

作者簡介:

張忠美,女,重慶人,西南民族大學中國語言文學學院在讀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國古典文獻學。

主站蜘蛛池模板: 999福利激情视频| 色网站免费在线观看| 国产国模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午夜国产大片免费观看| 亚洲日韩国产精品综合在线观看| 免费人成视网站在线不卡| 国产精品丝袜视频| 亚洲精品麻豆| 成人免费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嫩草影院视频| 久久人人爽人人爽人人片aV东京热| 制服丝袜在线视频香蕉| 国产99精品视频| 中文无码精品A∨在线观看不卡| 色天堂无毒不卡| 免费观看欧美性一级| 乱人伦视频中文字幕在线| 国产亚洲精品91| 精品视频一区在线观看| 国产美女91呻吟求| 亚洲精品国偷自产在线91正片| 极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国产主播| 伊人国产无码高清视频| 精品国产成人国产在线| 五月天久久综合| 蜜桃视频一区| 欧美亚洲综合免费精品高清在线观看| 亚洲高清中文字幕在线看不卡| 国产精品久久自在自2021| 内射人妻无码色AV天堂| 青草国产在线视频| 国产一区免费在线观看| 高清无码手机在线观看| 国产尤物在线播放| 在线不卡免费视频| 毛片免费在线视频|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日本| 国产精品亚洲精品爽爽| 欧美精品高清| 欧美精品黑人粗大| 青青青视频蜜桃一区二区| 亚洲精品大秀视频| 1级黄色毛片| 重口调教一区二区视频| 成人午夜天| 日韩高清欧美| 2021国产v亚洲v天堂无码| 欧美精品一二三区| 青草视频久久| 日a本亚洲中文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第一页免 | 色噜噜久久| 高清无码手机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人妻电影| 久久青青草原亚洲av无码| 999精品视频在线| 国内精品免费| 第九色区aⅴ天堂久久香| 三区在线视频| 91成人在线观看| 2021国产在线视频| 中文精品久久久久国产网址| 全部免费毛片免费播放| 亚洲另类第一页| 欧洲欧美人成免费全部视频| 亚洲bt欧美bt精品|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精品欧美日韩| 亚洲国产精品日韩av专区| 亚洲色中色| 粗大猛烈进出高潮视频无码| 国产凹凸一区在线观看视频| 亚洲天堂网站在线| 日韩 欧美 小说 综合网 另类| 激情在线网| 91午夜福利在线观看精品| 欧美日韩国产系列在线观看| 黄色污网站在线观看| 中文毛片无遮挡播放免费| 久久综合成人| 亚洲av无码成人专区| 国产成人亚洲日韩欧美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