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近年來在中職學校樂理教育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這種教學模式通過將學生的學習重點從課堂轉移到課外,讓學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實現自主學習、深度探究、有效交流的目的,已經成為中職學校樂理教育中的一種主流教學模式。鑒于此,本文從中職樂理教學中翻轉課堂的應用入手進行深入探討,并提出相關的實踐策略,以期能夠為業內人士提供參考。
關鍵詞:中職;樂理;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實踐
中圖分類號:G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7357(2024)24-0-03
一、翻轉課堂在中職學校樂理教學中的應用價值
翻轉課堂在中職學校樂理教學中的應用具有價值,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首先,翻轉課堂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性。傳統的樂理教學模式通常是以講授為主,學生在課堂上被動地接受知識,時間長了容易產生疲勞和厭學情緒。而通過翻轉課堂,學生可以提前預習課程內容,了解知識點和概念,從而更好地理解教師在課堂上的講解。在課堂上,教師可以依據學生的掌握情況調整教學內容和節奏,同時通過互動討論和小組合作等方式激發學生的思維和興趣,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學習。其次,翻轉課堂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和解決問題能力。在翻轉課堂中,學生需要根據教師提供的教學資源和參考資料進行預習和自主學習,這個過程中需要學生具備一定的自主學習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課堂上,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不同水平和需求,組織不同形式的小組活動,讓學生在小組中相互學習和交流,共同解決課程中的難點和問題,這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解決問題能力,還能夠促進學生之間的互動和合作。最后,翻轉課堂有利于促進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和交流。在傳統的樂理教學模式中,教師往往是主導者,學生則是被動接受者,教學效果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限制。而在翻轉課堂中,學生可以通過預習和自主學習等方式主動參與教學,與教師進行更加互動的探討和交流,促進了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良好關系,營造了積極向上的教學氛圍。總的來說,翻轉課堂在中職學校樂理教學中的應用價值不容忽視,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性,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和解決問題能力,促進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和交流。因此,在中職樂理教學中的翻轉課堂模式應該得到更加廣泛的應用和推廣[1]。
二、中職樂理翻轉課堂的理論基礎
中職樂理翻轉課堂的理論基礎主要包括學習效果金字塔理論、混合式學習理論和建構主義學習理論。這些理論為中職樂理翻轉課堂教學提供了理論支持和指導,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和實現教學目標。首先,學習效果金字塔理論是中職樂理翻轉課堂的重要理論基礎之一。該理論提出了學習過程中不同學習活動的效果分布規律。根據該理論,不同的學習活動對于學生的學習效果起到了不同的作用,其中最有效的學習活動是學生自己進行教學解釋和教學實踐。在中職樂理翻轉課堂中,學生通過預習和自主學習等方式進行教學解釋和實踐,這樣的學習活動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促進知識的深入理解和應用。其次,混合式學習理論也是中職樂理翻轉課堂的重要理論基礎之一。混合式學習指的是將傳統面授教學與在線學習相結合,通過教師導入、學生預習、課堂互動等環節來實現教學目標。在中職樂理翻轉課堂中,學生通過在線平臺進行預習和自主學習,然后在課堂上與教師和同學進行互動和探討。這種混合式學習的教學模式能夠更好地滿足學生的個性化學習需求,提高學習效果和效率。最后,建構主義學習理論也對中職樂理翻轉課堂教學提供了理論依據。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認為,學習是一個個體構建知識的過程,學生通過與教師和同學的互動,在實踐中積極地構建自己的知識體系。在中職樂理翻轉課堂中,學生通過自主學習和課堂互動,思考和解決問題,培養了自主學習和問題解決的能力,促進了知識的建構和應用[2]。
三、中職學校樂理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實踐策略
(一)尊重學生主體,對翻轉課堂任務進行層次劃分
中職音樂教師在進行樂理翻轉課堂教學時,應該尊重學生主體,關注學生課前自主學習的情況,同時對翻轉課堂任務進行層次劃分,以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以“節奏、節拍”樂理課程為例,可以將任務劃分為三個層次。
首先,讓學生在翻轉課堂環節中學習基礎知識,包括節奏的定義、種類、基本元素和基本術語等。讓學生完成相關的預習任務,如觀看相關教學視頻、課件或閱讀相關的文獻材料。在課堂上,教師可以采用討論、答疑、示范等方式對學生的預習情況進行檢查和補充。此外,可以使用一些互動式的教學工具,如Socrative、Kahoot等進行問答、測驗。通過這些方式,可以促進學生的主動學習和思考,從而提高對基礎知識的掌握程度。其次,讓學生在翻轉課堂環節中學習具體的節奏類型和節拍表現形式。這可以包括各種常見的節奏類型,如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等,以及不同的節拍表現形式,如三拍子、四拍子等。為此,教師可以制作一些教學視頻或課件,從實例入手,通過演奏、示范等方式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各種節奏類型和節拍表現形式。在課堂環節中,可以讓學生通過模仿演奏、分組比賽等方式進行鞏固和練習。最后,讓學生在翻轉課堂環節中學習如何在音樂演奏中應用節奏和節拍。這可以包括如何通過不同的節奏和節拍表現形式來增強音樂節奏感和動感,如何在演奏中體現曲子的節奏和節拍等。教師可以選取一些經典的音樂作品和樂曲進行剖析,讓學生通過觀察和分析,理解如何運用不同的節奏和節拍表現形式進行音樂演奏。在課堂環節中,可以進行模擬演奏、創作音樂等實踐活動,讓學生將所學知識應用到實踐中[3]。
(二)教師做好引導,對翻轉課堂互動進行優化設計
在中職音樂教學中,樂理課程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中,教師應該做好引導,對翻轉課堂互動進行優化設計,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和興趣。以“記譜法”樂理課程為例,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具體的展開。
首先,教師可以通過翻轉課堂的方式,讓學生在預習階段了解并學習記譜法的基本知識。在翻轉課堂環節中,教師可以提供相關的教學視頻、課件或閱讀材料,讓學生在課前自主學習。在課堂上,可以通過討論、答疑等方式對學生的預習情況進行檢查和補充。同時,教師還可以設計一些互動式的教學活動,如小組討論、問題解答等,讓學生在課堂上進行積極的互動和思考。其次,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翻轉課堂環節中進行記譜法的實踐操作。在預習階段,教師可以提供一些實踐性的任務,如要求學生通過練習譜例、編寫簡單的樂譜等來練習記譜法。在課堂上,可以讓學生分享自己的練習心得和經驗,通過互相學習和交流來提高記譜技能。此外,教師還可以設計一些模擬演奏、聽音辨譜等實踐活動,讓學生通過實際操作來鞏固和應用所學的記譜法知識。最后,教師可以利用翻轉課堂的方式,設計一些擴展性的教學內容,拓寬學生的記譜法知識。在預習階段,教師可以提供一些拓展閱讀材料,如有關記譜法的歷史發展、不同國家的記譜方式等。在課堂上,可以通過討論、演示等方式來深入探討記譜法的相關話題,如和弦記譜、復調記譜等。同時,教師還可以引入一些新穎的教學工具和技術,如音樂記譜軟件、智能設備等,讓學生通過實踐操作來體驗和掌握記譜法[4]。
(三)關注音樂情境,對翻轉課堂氛圍進行創新營造
在中職音樂教學中,樂理課程是培養學生音樂素養和表演能力的基礎。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中,關注音樂情境,對翻轉課堂氛圍進行創新營造,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他們的學習動力。以“音程的構成”樂理課程為例,結合具體的課程內容和翻轉課堂進行深入探討。
首先,教師可以通過創新的教學資源和方式,營造濃厚的音樂情境。在翻轉課堂環節中,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播放一些有代表性的音樂作品,如巴赫的《小步舞曲》、莫扎特的《小星星變奏曲》等,讓學生通過欣賞和分析這些經典音樂作品,感受音程的構成和表現形式。此外,教師還可以制作一些教學視頻,展示一些具體的演奏實例,如鋼琴演奏中的音程構成、弦樂演奏中的音程構成等,通過這些實例,讓學生更加直觀地理解和掌握音程的構成。其次,教師可以設計一些情境化的教學活動,讓學生在翻轉課堂中積極參與和實踐。例如,教師可以設計一些音程辨聽的活動,播放一些音程的示范音,讓學生通過聽音辨認、分組比賽等方式來學習和區分不同的音程。同時,教師還可以引入一些實踐性的任務,如讓學生通過編寫簡單的樂曲、進行和聲編排等方式來運用所學的音程構成知識。通過這些情境化的教學活動,可以提高學生對音程構成的理解和運用能力。最后,教師可以借助翻轉課堂的優勢,創設一些互動和合作的學習氛圍。在預習階段,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小組討論,讓他們就音程構成的相關問題展開交流,如音程的種類、音程的簡化形式等。在課堂上,可以采用互動式的教學工具,如在線投票、問答平臺等,讓學生積極參與,分享自己的觀點和經驗。此外,教師還可以組織一些小組合作的學習活動,如小組編寫樂曲、合奏演奏等,讓學生通過合作學習,提高對音程構成的理解和運用能力[5]。
(四)突出小組合作,對翻轉課堂形式進行調整升級
中職音樂教學中,樂理課程是培養學生音樂素養和表演能力的基礎。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中,突出小組合作,對翻轉課堂形式進行調整升級,可以促進學生之間的互動和合作,培養他們的團隊合作和創造力。以“和弦”樂理課程為例,結合具體的課程內容和翻轉課堂進行深入闡述。
首先,教師可以設計一些小組合作的任務,讓學生在翻轉課堂中積極參與和實踐。在預習階段,教師可以布置一些小組討論的任務,讓學生就和弦的構成、種類等問題展開交流,分享彼此的觀點和經驗。此外,教師還可以提供一些任務,如要求學生在小組內編寫和弦進行的簡單樂曲、合奏演奏等,通過合作學習,提高學生對和弦的理解和運用能力。其次,教師可以利用翻轉課堂的優勢,創造小組合作的學習環境。在課堂上,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興趣和能力水平,將學生分成小組,讓他們合作完成一些具體的任務,如分析和弦進行、演奏和弦進行等。同時,教師還可以引入一些教學工具和技術,如在線協作平臺、樂理教學軟件等,讓學生通過在小組內進行實踐操作和討論,鞏固和應用所學的和弦知識,并且可以互相分享和檢查彼此的學習成果。最后,教師可以激發學生的創造力,讓學生在小組合作中發揮所長,創作屬于自己的和弦進行。在課堂上,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小組合作的創作活動,要求他們根據自己所學的和弦知識,創作一段簡短的和弦進行,并進行演奏或編寫樂曲。通過這樣的創作活動,可以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團隊合作精神,并且可以促進學生對和弦的理解和應用。
(五)關注課堂評價,對翻轉課堂的教學效果進行總結鞏固
在中職音樂教育領域,翻轉課堂已經成為一種受歡迎的教學模式。下面將以“和弦的轉位”樂理課程為例,探討如何在翻轉課堂模式下進行課堂評價,以提高教學效果。
在傳統教學中,教師通常會把所有的樂理知識一次性地講解完畢,而學生則被動地接受知識。而在翻轉課堂中,教師可以利用線上平臺課前布置學習任務,包括視頻教學、自主學習、交流討論等。而在課堂上,教師可以更好地呈現樂理知識,以實現更加深入和個性化的教學。在“和弦的轉位”樂理課程中,學生需要學習和弦的基本概念,如何進行轉位,以及在不同場合中如何使用不同的和弦形式。為了更好地實現翻轉課堂模式,教師可以先利用線上平臺布置相關學習任務。例如,可以要求學生觀看和弦轉位的相關視頻教學,閱讀專業書籍并進行筆記整理和交流討論。這樣,學生就可以利用自己的時間進行自主學習,更好地理解和弦轉位的相關知識。鑒于此,在課堂上,教師可以利用多種方式對學生進行課堂評價。例如,可以要求學生分組進行和弦轉位的演示,進行小組討論,并讓學生進行互動交流。這樣可以更好地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同時,教師也可以設置課堂測試、課堂作業等方式進行評估,以便更好地了解學生的學習成果。
四、結束語
中職學校樂理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實踐研究的開展,不僅是一次教學模式的探索和實踐,更是一次面向未來的教育探索和實踐。未來,我們相信,隨著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不斷深入,中職學校樂理教育將越來越豐富多彩,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創新能力將得到進一步的提升。
參考文獻:
[1]孫鷺.翻轉課堂在高職院校音樂教學中的應用——以學前教育專業為例[J].大觀(論壇),2021(09):100-101.
[2]向少華.基本樂理翻轉課堂教學的探索與實踐——基于學習金字塔理論的小組任務驅動學習[J].當代音樂,2021(08):38-40.
[3]牛雪珂.中職學校樂理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實踐研究[D].鄭州大學,2021.
[4]李曉環.基于翻轉課堂的高職樂理視唱練耳課程的探索實踐[J].藝術大觀,2020(04):69-70.
[5]胡忻忻.學前樂理教學中的翻轉課堂模式分析[J].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18(07):3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