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注定是個火熱的夏天:中國體育代表團在巴黎奧運會上取得了中國自1984 年全面參加夏季奧運會以來境外參賽歷史最好成績,400余名參賽運動員獲得40 金27 銀24銅,共91 枚獎牌;金牌總數和質量均取得突破。
“中國在獎牌榜上位置顯著,從開賽以來到現在都是這樣。我想請求中國朋友們給其他人留一些拿獎牌的機會,因為你們在很多項目上都太強了。”巴黎奧運會期間,國際奧委會副主席胡安·安東尼奧·薩馬蘭奇在一次接受采訪時笑著說。他有一個更為中國人民所熟知的名字——小薩馬蘭奇,國際奧委會終身名譽主席薩馬蘭奇之子。
小薩馬蘭奇今年65歲,身形挺拔,步伐健碩,銀白的頭發映照出炯炯的目光。在一個秋日,《環球人物》記者與他聊了今年夏天的那場體育盛事,聊了薩馬蘭奇一家三代的中國情緣,以及我們為什么仍然需要體育。
在中國,“薩馬蘭奇”是個家喻戶曉的名字。北京時間2001 年7月13 日晚,時任國際奧委會主席薩馬蘭奇在俄羅斯莫斯科鄭重宣布:“2008年夏季奧運會的主辦城市是——北京。”那個沸騰的夜晚,薩馬蘭奇簡短有力的話語和人群中迸發的歡呼聲、彼此的熱烈擁抱,成為幾代人難忘的記憶。這是許多中國人認識薩馬蘭奇的開始。
事實上,薩馬蘭奇與中國的情緣很早就開始了。1980 年,60歲的薩馬蘭奇當選為國際奧委會主席。他始終認為,普遍性是奧林匹克運動的核心,早在1979 年中國恢復與國際奧委會的關系之前就公開表達了他的想法:沒有中國的參與,奧林匹克運動不可能像它的創始人顧拜旦所夢想的那樣普及。


1978 年4 月,時任國際奧委會副主席薩馬蘭奇首次對中國進行訪問。此后30 年間,薩馬蘭奇共計到訪中國近30 次。“我十分尊重中國文化的多樣性,并且非常欣賞中華民族的優秀品質:堅毅、努力、忠誠,好客、自律和智慧。”薩馬蘭奇曾說。
2001年7月那個夏日,在北京獲得2008年夏季奧運會主辦權后的歡呼聲中,薩馬蘭奇圓滿結束了自己的奧委會主席生涯。也是在那一年,42歲的小薩馬蘭奇進入國際奧委會任職。2008年北京奧運會期間,他陪同父親來到北京,在鳥巢外的奧林匹克展示區,“每次走過那里,我都能看到所有人的臉上滿是笑容”。
現任國際奧委會委員、中國奧委會副主席、薩馬蘭奇體育發展基金會創始理事長于再清記得,2004年雅典奧運會期間,有一天他受薩馬蘭奇邀請,與小薩馬蘭奇以及后來擔任薩馬蘭奇體育發展基金會秘書長的嚴建昌共進早餐。席間薩馬蘭奇動情地說:“奧林匹克事業以后就靠你們年輕人了,希望你們成為好朋友,為奧林匹克運動、為西班牙與中國的體育交流和發展作貢獻。”
在成為國際奧委會委員之前,小薩馬蘭奇是一名工業工程師,育有4 子。“我父親最珍惜的是‘中國人民的好朋友’這一稱號,他理解、贊賞和重視中國在重大國際體育事務中所持的原則立場,關心和支持中國體育事業發展。他與中國人民的深厚感情影響著我,吸引著我走上奧林匹克運動的道路。”小薩馬蘭奇告訴《環球人物》記者。
2010 年父親逝世后,小薩馬蘭奇和姐姐以這樣的一段話與他們的父親道別:“胡安·安東尼奧·薩馬蘭奇有兩個家庭。一個是我們這些他最直接、最親密的家人。但我們很清楚,我們并不是他唯一的家人。另一個是體育和運動員……我們知道,胡安·安東尼奧·薩馬蘭奇感到開心的時候就是與運動員在一起享受比賽和傳播體育偉大價值的時候。”
薩馬蘭奇家族成員也一直致力于傳承薩馬蘭奇與中國人民的深厚友誼。在小薩馬蘭奇的推動下,2012 年7 月13 日,北京申奧成功紀念日,薩馬蘭奇體育發展基金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正式成立,該基金會旨在推動中國體育文化事業發展,傳播奧林匹克理想,促進國際體育文化交流。6 年后的12 月18 日,小薩馬蘭奇再次來到人民大會堂,在慶祝改革開放40 周年大會上,他從中國領導人手中接過頒發給父親薩馬蘭奇的中國改革友誼獎章。
“父親在中國贏得了尊重與愛戴,他非常珍惜這份友誼,并將其看作是自己最寶貴的人生財富之一。”小薩馬蘭奇說,“我對中國的熱愛來自父親的影響,多年來我也全力以赴,繼續書寫薩馬蘭奇家族與中國的友好篇章。”
2016 年8 月,小薩馬蘭奇當選為國際奧委會副主席,后來又作為國際奧委會北京冬奧會協調委員會主席全程參與了2022 年北京冬奧會的籌辦工作。面對來自中國的記者,小薩馬蘭奇說,過去10 年,自己到北京已經不下60 次,“可以說,這是世界上我到過最多次的地方——北京就像是我的第二故鄉。”

《環球人物》:在您看來,巴黎奧運會的舉行是否為持續動蕩的全球安全形勢帶去了一些積極因素?
小薩馬蘭奇:在目前的國際形勢下,我們需要一個可以把大家聚到一起的聚會,我相信奧運會是一個非常好的契機。當這些優秀的年輕人聚集在這里時,他們來自哪里就沒有那么重要了。他們相聚在此,互相尊重,公平競爭,感受彼此情誼并把這種感受傳遞給世界,讓每個人都有希望,這是我們想看到的。
《環球人物》:從國際奧委會的角度來說,您如何評價剛剛過去的巴黎奧運會?
小薩馬蘭奇:本次巴黎奧運會和以往不同,他們把整座城市借給我們當場館,讓我們在巴黎的地標性建筑舉辦比賽。這次巴黎奧運會非常成功,它提供了非常棒的靈感來源——如何充分利用奧運會舉辦城市現有資源并結合運動項目做展示,讓它們充滿生機。
《環球人物》:中國體育史上的很多璀璨瞬間都有您父親的身影。您的父親在推動中國奧林匹克運動、推動中國體育發展上發揮了怎樣的作用?
小薩馬蘭奇:我父親在上世紀80 年代成為國際奧委會主席,那時,他的主要目標之一就是將中國納入奧林匹克運動。我父親經常告訴我,奧林匹克想成為世界性運動,沒有中國參與絕對不可能實現。在成為國際奧委會主席之前,他就意識到,中國需要奧林匹克,而奧林匹克更需要中國。他努力幫助中國恢復在國際奧委會的合法權利。
1984年,在洛杉磯奧運會上,我的父親為中國第一位奧運冠軍許海峰頒發金牌。2001 年7 月13 日,他在莫斯科宣布:北京獲得2008年第二十九屆夏季奧運會舉辦權。2008 年,奧運會在北京成功舉辦。我的父親見證了中國在國際體育領域的成長。
《環球人物》:自1932年中國首次參加奧運會至今,中國在奧林匹克運動中的角色或發揮的作用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小薩馬蘭奇:自1979 年中國恢復在國際奧委會的合法席位后,中國的體育運動一直在進步。我認為2008 年奧運會對中國體育和社會產生了重要影響。它標志著中國在體育方面的崛起,表明中國運動員可以在幾乎任何賽事中參與最高水平的競爭。中國在2022 年又舉辦了冬奧會,不僅向世界展示了中國舉辦國際大型體育賽事的組織能力,也讓更多年輕人了解奧林匹克運動。
《環球人物》:您到過中國哪些地方?給您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小薩馬蘭奇:我已經記不清具體來過中國多少次了,每次都會感嘆于這個國家日新月異的變化。我不僅見證了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也見證了中國軟環境的進步。最近幾年,我發現中國城市環境越來越干凈了,在城市里看到很多配套的健身設施。
《環球人物》:您對中國運動員有什么印象?
小薩馬蘭奇:中國運動員有著精湛的技藝和勇于拼搏的精神。中國運動員在巴黎奧運會上展現了出色的競技體育水平,這與中國濃厚的體育文化氛圍密不可分。我知道,在中國有非常多高水平、規范性的體育設施,中國能取得這樣的成就我一點也不意外。
《環球人物》:您一家三代與中國結緣。您的兒子也在為促進中國體育文化國際交流而奔走。您如何看待這種傳承?
小薩馬蘭奇:我從父親那里繼承了和中國之間的一種親切、互相尊重的特殊關系。對我的家族來說,與中國這樣一個重要而友好的國家建立這種關系,是一種莫大的榮幸。
我的兒子參與了很多薩馬蘭奇體育發展基金會的活動,曾擔任“代課教師”。他希望青少年能通過訓練體會到運動的快樂,并將頑強拼搏的精神融入學習和生活中。未來我的家庭還將繼續和我們熱愛的中國人民一起為中國與西班牙的友誼、為中國的體育事業貢獻自己的力量,這是我們莫大的榮幸。
《環球人物》:請介紹一下薩馬蘭奇體育發展基金會最近在做的事。
小薩馬蘭奇:薩馬蘭奇體育發展基金會自成立至今,一直充分利用平臺優勢,聚焦體育賽事,進一步調動大眾參與積極性,推動全民健身與全民健康的深度融合,營造全民參與的良好氛圍。基金會舉辦了薩馬蘭奇杯系列賽事,包含網球、羽毛球、氣排球、帆船等項目,讓運動成為一種生活方式,從而推動中國體育文化事業的蓬勃發展。
基金會還將進一步發揮其在青少年體育工作方面的經驗和在高水平國際體育賽事領域的資源優勢,以體教融合為核心理念,以引進有影響力的賽事和活動為主要形式,促進青少年體育國際交流,提升青少年參與公益實踐的能力,擴展青少年視野,培養學生的文化自信。
自2023 年起,基金會制訂了新計劃,致力于邊疆地區、欠發達地區體育運動的普及和體育水平的提升。基金會還將繼續在邊疆、欠發達地區推廣足球運動,幫助當地青少年樹立足球夢想,促進西部欠發達地區的足球事業發展。
《環球人物》:奧林匹克運動承載著人類對和平、團結、進步的美好追求。國際奧委會將來會在維護世界和平與促進人類進步中發揮怎樣的作用?
小薩馬蘭奇:奧林匹克運動的宗旨是“通過沒有任何歧視、具有奧林匹克精神——以友誼、團結和公平精神互相了解——的體育活動來教育青年,從而為建立一個和平的更美好的世界做出貢獻”。
參加奧運會的這些年輕人有不同的宗教信仰,他們生活在不同的政治體制下,文化背景迥異。盡管如此,我們都是兄弟姐妹,我們可以在尊重自己和尊重他人的同時同臺競技、彼此分享。這就是奧運會。
我們將通過不斷創新吸引更多年輕人的關注,以體育運動促進社會團結,共同維護世界和平;弘揚奧林匹克運動精神,團結一致應對國際社會共同挑戰,持續推動人類文明發展進步。
(感謝北京奧林匹克文化促進會對本篇報道的支持)
編輯 劉瀟/美編 苑立榮/編審 張培
胡安·安東尼奧·薩馬蘭奇
即小薩馬蘭奇,國際奧委會終身名譽主席薩馬蘭奇之子,生于1959年。2001年加入國際奧委會,2012年至2016年成為國際奧委會執委會委員,2016年至2020年出任國際奧委會副主席。自2022年5月20日起,再次擔任國際奧委會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