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接上文,隨著“指引”的實施,市場中哪些方向有望受益?
綜合各家機構觀點,主要指數成分股和破凈股兩大類個股有望受益;若按具體行業劃分,主要包括銀行、非銀金融、建筑、煤炭、交通運輸等。
從分類來看,市值管理新規實施下,主要指數成分股和破凈股有望受益。
主要指數成份股公司分別為:中證A500指數成份股公司;滬深300指數成份股公司;上證科創板50成份指數;上證科創板100指數成份股公司;創業板指數、創業板中盤200指數成份股公司;北證50成份指數成份股公司及證券交易所規定的其他公司。
中信建投表示,央企市值管理工作開展最早,而指數成份股開展市值管理更為有效,因此二者交集的指數成份股央企有望成為市值管理工作的新標桿。
長期破凈,是指股票連續12個月每個交易日的收盤價均低于其最近一個會計年度經審計的每股凈資產。

綜合各賣方研報來看,上述有望受益的指數成分股和破凈股主要分布在銀行、非銀金融、建筑、煤炭、交通運輸等行業。
中信建投房地產建筑研究團隊指出,市值管理指引的發布和實施將促使建筑裝飾行業長期破凈的上市公司產生積極作用,促使其運用市值管理工具提升自身價值,估值向1xPB回歸。
中信證券發表研報表示,《指引》的披露更加聚焦于企業的基本面,紅利風格有望得到明顯支撐。煤炭板塊是紅利風格的一部分,整體分紅豐厚,現金流強勁,短期和中長期都有望受益。煤炭行業的龍頭公司業績更穩定、同時多股是滬深300與中證A500指數主要指數的成份股,因此受益或更加明顯。
申萬宏源表示,交運行業低估值的長期破凈股有望迎來重估潮。截止2024年11月17日按總市值口徑,交運破凈公司共27個,主要集中在高速公路、港口、鐵路運輸、航運及原材料供應鏈服務,其中為中證A500指數成分股的公司有建發股份、廈門國貿、物產中大、大秦鐵路及遼港股份。
東莞證券表示,此次新文件的發布,預計將為包括銀行在內的大范圍破凈板塊注入新的上漲動力。特別是那些已經發行了可轉債的銀行,如成都銀行、南京銀行、杭州銀行等,有望借此機會成功實現強制贖回。
在國泰君安非銀金融團隊看來,市值管理新規落地,主要公司的市值管理方案及長期破凈公司估值提升計劃將提上日程,將強化投資者對于上市公司增加股份回購的預期。同時,納入主要公司的范圍進一步擴大,也將擴大采取回購措施的上市公司范圍。而市場流動性改善預期進一步利好券商板塊。
據中信建投統計,長期破凈上市公司集中于工業、金融業,以中小型市值公司為主。按去年A股上市公司的每股凈資產和收盤價統計發現,長期破凈的公司共有214家。
具體到大類行業層面,工業的破凈上市公司最多,共55家,其次為金融業,共42家,其中銀行共有36家,占比85.71%,再次為材料業,共41家。從市值分布來看,1000億以上的破凈上市公司共27家,占比為12.62%,500億到1000億的上市公司僅有四家,而100-500億以下的公司共83家,100億以下的公司有95家。上述數據表明,長期破凈主要集中在500億以下的中小型上市公司,其占比超過80%。(見圖)
光大證券認為,隨著指引實施,長期破凈的公司有望迎來修復契機,金融、央企建筑股、央企周期股或受提振。
根據iFinD數據庫統計,當前長期破凈股有200多家,對應銀行、地產鏈公司較多,包括:
(1)金融股:工商銀行、農業銀行、招商銀行、交通銀行、中信銀行、浦發銀行、平安銀行、寧波銀行、海通證券、中油資本、國投資本、五礦資本等;
(2)央企建筑股:中國建筑、中國交建、中國中鐵、中國鐵建、中國電建、中國能建、中國中冶等;
(3)央企周期股:中國石化、寶鋼股份、大秦鐵路、天山股份、遼港股份、湖北能源、海油工程等。
西部證券表示,短期來看,市場上漲斜率趨緩,疊加長期破凈股的監管要求強化,前期滯脹,低估值優質個股仍有補漲機會。PB中樞的抬升仍然需要公司從ROE或者杠桿率下功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