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農業是甘肅省會寧縣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之一,農田水利灌溉對當地農業生產至關重要。然而,會寧縣長期干旱少雨,灌溉水資源較匱乏,嚴重制約當地的農業生產。為促進會寧縣農業可持續發展,簡單闡述會寧縣農田水利灌溉現狀,分析當地農田水利灌溉中存在的灌溉設施布局不合理、農田水利灌溉系統落后、農田水利工程管理體系不健全及農民灌溉技術水平較低等問題,并提出合理規劃農田灌溉設施建設、優化農田水利灌溉系統、完善農田水利工程管理體系及提高農民灌溉技術水平等對策。
關鍵詞 農田水利灌溉;基礎設施;管理體系;甘肅省會寧縣
中圖分類號:S274 文獻標志碼:C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4.19.043
會寧縣位于甘肅省中部,是一個農業大縣,但由于地處黃土高原,該縣長期面臨水資源短缺的問題[1]。近年來,隨著氣候變化和人口增長的壓力,會寧縣水資源緊張的問題不斷加重,如何充分利用有限的水資源進行農田水利灌溉成為一個嚴峻的挑戰。在現代農業生產中,農田水利灌溉是極其重要的環節,為給農作物生長提供充足的水源,必須完善農田水利工程建設,做好基礎保障[2]。會寧縣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建設引洮二期農業灌溉水源配套等“引水上源”工程,以及推廣高效節水技術等。盡管當前會寧縣建設的各項農田水利工程有效緩解了農田水利灌溉問題,但由于各地發展水平不均衡,一些地區農田水利灌溉仍存在各種問題,限制了當地農業的高質量發展[3]。因此,針對會寧縣農田水利灌溉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相應的解決措施,以期實現農田水利灌溉的現代化,推動會寧縣農業生產向著更加高效、節水和環境友好的方向發展。
1 "現狀
黨的十八大以來,會寧縣扎實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和撂荒地整治,加快補齊農田水利基礎設施短板,穩步提高農業抵御自然災害能力和糧食生產安全保障能力,逐步改善了生態環境和農業生產條件。會寧縣積極貫徹節水優先的治水思路,依托靖會電灌和引洮供水工程,通過實施連通灌溉系統,如“長藤結瓜蓄”“圍追堵截攔”“智能用水節”等,有效利用水資源,建設了高效節水的高標準農田、梯田和林田,顯著增強了農業水利綜合保障能力。
同時,會寧縣推進引洮二期農業灌溉水源配套、河畔鎮鄉村振興智慧高效節水農業示范產業園上水、新莊塬現代絲路寒旱生態農業產業園供水、鄉村振興李家塬供水等工程,分別依托引洮二期供水工程及靖會電力提灌工程水源,發展高效節水灌溉,設計灌溉面積分別為13 220、2 000、4 333、2 733 hm2,目前已完成15 700 hm2;通過建設調蓄水池、泵站和配水管道,提升了糧食綜合生產能力,為區域糧食安全提供了有效的基礎設施保障。截至2023年3月,通過實施“旱變水”項目,“十年九旱”的會寧縣水澆地面積由1.59萬hm2擴大至4.75萬hm2,全面提高了當地的抗旱能力和農業效益,促進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型[4]。
此外,會寧縣積極推廣高效節水灌溉技術,如滴灌、噴灌等,減少了水分蒸發和滲漏,確保農作物得到充足的水分供應,顯著提高了水資源利用效率。總的來說,會寧縣通過實施引洮二期農業灌溉水源配套等工程和推廣高效節水技術,不僅提高了農業灌溉的效率,改善了當地的水資源狀況,也為農業生產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
2 "存在的問題
2.1 "灌溉設施布局不合理
近年來,會寧縣農田水利工程建設量逐漸增多,農田水利灌溉面積逐年擴大。但在農田水利工程規劃方案設計中,由于對地區綜合情況考慮不到位,部分地區的農田灌溉規劃方案缺乏科學性,存在灌溉設施布局不合理的問題[5]。1)農田灌溉管網布局存在不均衡的情況。一些地區農田灌溉管網過于密集,而另一些地區則相對稀疏。這種不均衡的布局導致只有一部分農田可以得到充足的水源供應,而其他地區則面臨缺水的問題,影響了農作物的正常生長。2)灌溉設施的設計不符合實際需求。部分地區灌溉設施的容量和功率較小,無法滿足當地農業生產的灌溉需求,導致部分農田的灌溉效果不佳。3)灌溉設施的建設和維護也存在不平衡的問題。受經濟條件或其他因素制約,一些偏遠區域較難獲得投資建設或改造灌溉設施的機會,導致農田水利灌溉設施的更新和維護不足,無法充分發揮農田水利灌溉設施的作用。
2.2 "農田水利灌溉系統落后
結合當前會寧縣農田水利工程建設情況來看,大部分區域的水利工程功能并未完全發揮出其應有的效果,其中由于灌溉系統老舊落后所造成的農田灌溉問題愈發凸顯。1)農田水利灌溉系統的基礎設施老化嚴重。由于年久失修或資源有限,一些灌溉管道和水泵等基礎設施已經使用多年,存在老化、損壞和功能不全的問題,導致水資源利用效率低下,影響農田的正常灌溉[6]。2)農田水利灌溉系統的信息化程度較低。現代農田水利灌溉需要依靠信息技術進行監測、調控和管理,但當前會寧縣農田水利灌溉系統缺乏信息化設備和技術支持,很難實現灌溉的精確控制和智能化管理。3)農田水利灌溉系統的管理和運行模式比較落后。當前,會寧縣農田水利灌溉系統缺乏科學的管理和規范化的運行模式,導致灌溉系統運行效率低下、維護困難。
2.3 "農田水利工程管理體系不健全
隨著會寧縣大力開展各項農田水利工程,其在各項工程管理方面的問題隨之增多。雖然部分區域已建立起相應的管理制度,但在實際管理過程中仍存在許多漏洞。1)管理體制的組織結構不夠完善。農田水利工程管理涉及多個部門和單位,包括水利部門、農業農村部門等,但各部門之間的職責劃分不清晰,協調機制不順暢,缺乏有效的協同合作和信息共享機制,導致農田水利工程管理工作難以實現統一規劃和實施。2)農田水利工程管理的監督和評估機制不健全。監督和評估是保障管理工作有效性的重要手段,但在會寧縣農田水利工程管理中,由于缺乏有效的監督機制和考核制度,管理行為缺乏有效監督,一些問題難以及時發現和解決。3)農田水利工程管理存在權責不明、責任不到位的問題。在實際的農田水利工程管理工作中,一些責任部門和責任人員可能存在對管理責任推諉扯皮的情況,導致管理責任不明確,缺乏有效的責任追究機制,也降低了管理工作的效率和執行力。
2.4 "農民灌溉技術水平較低
在農業生產過程中,農民的灌溉技術水平直接影響農作物的產量和品質。會寧縣部分農民文化水平不高,存在灌溉技術水平較低的問題,影響了灌溉效率和農作物的產量和品質。1)農民對現代化灌溉技術的了解和應用程度較低。在農田灌溉方面,一些農民仍然依賴傳統的灌溉方法,如大水漫灌和開溝灌溉,缺乏對滴灌、噴灌、微噴灌等先進灌溉技術的了解,導致水資源浪費嚴重。2)農民的灌溉操作技能水平有待提高。灌溉是一項技術活,需要農民具備正確的操作技巧和方法,以確保農田灌溉效果最佳。然而,一些農民沒有接受過專業的培訓,缺乏正確的灌溉操作技能,在灌溉時機、灌溉設備維護、灌溉水量控制等方面存在一定不足。3)農民節水灌溉意識相對薄弱。在水資源日益緊缺的背景下,節水灌溉成為一種重要的發展方向。然而,一些農民對節水灌溉的重要性缺乏認知,節水意識淡薄。過量的灌溉不僅浪費了寶貴的水資源,還可能造成農作物生長異常和土壤鹽堿化等問題。
3 "對策建議
3.1 "合理規劃農田灌溉設施建設
針對農田水利灌溉設施布局不合理的問題,會寧縣可采取以下對策。1)優化灌溉管網布局。詳細調查會寧縣的地形和水源,同時使用地理信息系統和其他規劃工具設計出更加均衡和高效的灌溉網絡,確保所有農田都能獲得充足的水源供應。2)設計符合實際需求的灌溉設施。在設計灌溉設施時,應充分考慮當地的氣候條件、土壤類型和作物需水量等,預留一定的容量和功率余量,以適應未來可能增加的灌溉需求。3)建立動態水資源管理系統。通過安裝水量監測設備并實施動態水資源管理,可根據實時數據調整灌溉計劃,以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4)加強農田水利設施的建設和維護。政府應提供必要的資金支持,特別是對偏遠地區的農田水利設施進行投資和改造。同時,應鼓勵農民參與灌溉設施維護工作,提高其水資源管理意識。
3.2 "優化農田水利灌溉系統
針對農田水利工程中灌溉系統老舊落后的問題,會寧縣可從3個方面著手。1)基礎設施升級改造。全面檢查和評估現有的灌溉管道和水泵等基礎設施,對于確定需要維修或更換的設備,制訂一個長期的基礎設施升級計劃,逐步更新所有關鍵設施。2)引入智能灌溉系統。可利用物聯網等智能技術,將傳感器和控制器安裝在關鍵的灌溉節點上[7]。這些設備可實時監測土壤濕度、天氣條件和作物需水量,自動調整灌溉量,實現精準灌溉。3)建立遠程監控中心。通過建立遠程監控中心,可集中管理所有的灌溉設備和系統,利用實時收集的數據分析灌溉效率,并及時調整灌溉策略。
3.3 "完善農田水利工程管理體系
針對農田水利工程管理體系不健全的問題,會寧縣可從4個方面進行改進。1)完善組織結構。建立一個跨部門的水利工程管理委員會,明確各部門職責,促進協調合作。委員會應包括水利、農業農村等相關部門的代表及農民代表。通過定期召開會議和信息共享平臺,實現各方面的有效溝通和資源整合。2)加強監督和評估。制定一套科學的監督和評估體系,包括定期的工程檢查、效果評估和問題反饋機制。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如云計算和大數據分析等,實時監控農田水利工程運行狀態,確保及時發現和處理問題。3)明確權責和責任追究。制定詳細的管理規章制度,明確各級管理人員的權力和責任。同時,建立責任追究機制,對于管理不善或失職行為,給予相關責任人相應的處罰。4)推廣信息化管理。加快農田水利工程信息化建設步伐,建立農田水利工程信息管理系統,包含工程檔案管理、運行監控、維護保養等功能,提高管理效率和透明度。
3.4 "提高農民灌溉技術水平
為提高農民的灌溉技術水平,保證農作物的產量和品質,會寧縣可從4個方面采取對策。1)加強現代灌溉技術的推廣和培訓。政府和農業部門應組織專業的培訓課程,向農民普及滴灌、噴灌、微噴灌等節水高效的灌溉技術。通過實地演示和操作練習,幫助農民掌握這些技術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2)提供技術支持和服務。建立農業技術服務中心,為農民提供灌溉技術咨詢、設備維護和故障排除等服務。農業技術服務中心可配備專業技術人員,定期巡視農田,指導農民進行正確的灌溉操作。3)強化節水灌溉意識。通過媒體宣傳、社區活動等方式,提高農民對節水灌溉重要性的認識。政府可推出一些激勵措施,如節水獎勵、水費補貼等,鼓勵農民采用節水灌溉技術。4)優化灌溉管理。利用信息化手段,如移動設備等,為農民提供科學的農田灌溉建議。通過開展數據分析,幫助農民確定最佳的灌溉時間和灌溉量,在節約水資源的同時提高灌溉效率。
4 "結語
農田水利工程是關系民生的重要項目,充分發揮各項工程的作用對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至關重要。雖然在會寧縣農田水利灌溉中仍存在諸多問題,包括灌溉設施布局不合理、農田水利灌溉系統落后、農田水利工程管理體系不健全及農民灌溉技術水平較低等,但通過實施一系列創新合理的解決措施,如合理規劃農田灌溉設施建設、優化農田水利灌溉系統、完善農田水利工程管理體系及提高農民灌溉技術水平等,有望推動會寧縣農業水利灌溉的現代化進程,確保農作物豐產,為農民福祉和地區經濟繁榮做出貢獻。
參考文獻:
[1] 車宗庚.半干旱地區立地造林現狀及綠化策略:以甘肅省會寧縣為例[J].造紙裝備及材料,2023,52(2):159-161.
[2] 司順軍.農田水利節水灌溉工程的建設與管理探析[J].南方農業,2022,16(10):217-219.
[3] 柴玉婷.會寧縣小型農田水利設施供給困境及對策[J].新農業,2023(5):86-88.
[4] 中新網甘肅.白銀會寧推“旱變水”農田水利工程 科技助春耕[EB/OL].(2023-03-23)[2024-09-11].https://www.gs.chinanews.com.cn/news/2023/03-23/358487.shtml/
[5] 嚴愛東.農村水利工程節水灌溉設計與規劃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措施[J].水上安全,2023(3):48-50.
[6] 王永超,高秋建.農田水利灌溉問題及節水措施信息化策略探究[J].農業工程技術,2023,43(20):95-97.
[7] 靳恒清.淺談基于“互聯網+”云農場的建設[J].黑龍江糧食,2023(9):80-82.
(責任編輯:劉寧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