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現4K超高清并非簡單的技術4K化,我們更需要在內容戰略上認真對待,只有全面掌握4K超高清的科學規律,才能夠吸引更多觀眾重回大屏
10月21日,國家廣播電視總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朱詠雷在湖南調研超高清工作,并對下一步工作提出三點要求,其中一項是“加快推進湖南衛視超高清頻道建設,確保高質量按時完成任務。要按照時間節點,實現新聞、電視劇、自制欄目等節目超高清化,打通超高清端到端全鏈條的堵點難點,確保在明年國慶前頻道開播”。10月17日,上海廣播電視臺發布2025年東方衛視煥新計劃。明年,東方衛視將在衛星電視、有線電視、IPTV,以及移動客戶端全線開播4K超高清頻道,成為第一批超高清播出的衛視頻道之一。
9月27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推動高質量發展”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副局長楊國瑞介紹,計劃到2025年年底,全國將新開播包括央視和省級衛視在內的13個超高清頻道,屆時我國超高清頻道將超過20個。
全國衛視頻道4K超高清大潮正迎面而來。十多年前,我曾參與中國電視從標清轉向高清的工作。電視從標清轉到高清存在畫幅問題——由原來的4∶3變成16∶9;也存在同播問題,即標清和高清同時在播;更存在電視機存量問題,老百姓家里基本都是4∶3畫幅的電視機。過渡期的多種因素疊加,使得收看高清電視成為一大難題。高標清同播也自然而然地施行了十多年,高清并未成為業界想象中的“洪水猛獸”,反倒是人手一部的智能手機顛覆了傳統電視收視格局。
經過多年發展,我國視頻技術從標清、高清發展到超高清,部分自主核心技術處于世界先進水平。與此同時,我國電視機市場存量目前普遍為4K電視。據媒體報道,中國擁有最多的4K電視。全球迄今為止10億臺4K電視的出貨量,有接近2.8億是在中國使用。為這2.8億臺電視機提供超高清內容已經勢在必行。
新冠疫情這幾年,我也從事4K超高清電視內容推廣工作,深刻感受到沒有主頻道參與,僅靠試點4K超高清頻道是無法拉動4K超高清內容產業的。近年來,我國電視劇及綜藝節目已經基本實現4K制作,也積累數量龐大的4K內容庫。基于這些內容,主頻道開通4K頻道也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但是,衛視頻道4K超高清化只是簡單地把內容轉換成超高清嗎?顯然不是。雖然我們的電視機已經是4K電視機,但是我們的播出平臺卻缺少4K傳輸通道。這可能是接下來普及4K超高清最主要的工作——讓4K超高清內容免費傳輸,讓觀眾免費收看。
對于大多數內容,超高清與1080p在視覺上區別不大,所以,今年歐足聯放棄歐洲杯4K轉播,回歸高清。這也提醒我們,如果要讓我國4K超高清真正普及,就一定要重視4K超高清內容戰略。
我曾經聽一位歐洲4K電視頻道的專家介紹,他們在內容方面,會特別選擇那些能夠充分體現4K價值的內容,比如,冰雪運動。人類的視覺對白色感知較弱,白色也有很多種,能夠呈現白色層次感的,只有4K超高清電視。冰雪運動基本都是白色背景,4K超高清電視能夠更好呈現自然界不同的白。早年,我在云南參與衛視定位工作時,就對“彩云之南”這個名詞產生濃厚興趣,到了昆明,才真正理解“七彩云南”的含義。超高清電視則能夠更好呈現地方文旅的動人色彩,衛視頻道做超高清內容應充分考慮寬色域、高動態問題。
提到4K超高清電視,很多人想到的都是畫面的超高清,而不是聲音的超高清。國外觀眾特別喜歡4K頻道的電子音樂節目,就是因為它能呈現4K超高清聲音,吸引年輕人觀看欣賞。如何兼顧年輕觀眾是衛視4K超高清轉型的考量重點之一。
實現4K超高清并非簡單的技術4K化,我們更需要在內容戰略上認真對待,只有全面掌握4K超高清的科學規律,才能夠吸引更多觀眾重回大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