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做好“兩個聯系”工作是堅持好、完善好、運行好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必然要求。省人大常委會《關于深化全過程人民民主人大基層實踐的決定》鮮明指出,要“豐富代表聯系人民群眾的內容和形式”,“推動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聯系代表全覆蓋”。
近年來,江山市人大常委會堅持把全過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貫穿到代表工作各方面、各環節,從聯系的廣度、深度、效度、溫度出發,持續深化“雙聯”工作機制,努力做到真聯系、取得真效果,實現人民群眾真滿意。
細化“責任田”,實現聯系常態化
“最近生產怎么樣?有沒有到聯系網格走走?”在江山福賜德蜂業有限公司,江山市人大常委會相關負責人與市人大代表徐水榮交流,詢問代表收集民情民意和個人工作、生活以及履職情況。
為進一步拓寬全過程人民民主渠道,擴大民情民意的來源范圍,江山市人大常委會創新推行“網格+代表”工作機制,將在江山的四級人大代表下沉到選區網格,明確日常聯系履職“責任田”,讓聯系工作更加具體化、明晰化。
今年6月,江山市人大常委會對《江山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聯系市人大代表辦法》進行修訂完善,要求常委會組成人員至少直接聯系6名市級人大代表,并且每年走訪聯系不少于4次。通過細化聯系選區、領域,進一步加強了常委會組成人員與代表之間的聯系,助推常委會組成人員更好地聽民意、聚民智、惠民生,切實提升人大工作質效。
此外,江山市人大常委會還不斷探索延伸“雙聯”工作內涵,出臺《江山市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常態化聯系人大代表聯絡站工作機制》。機制明確,每個聯絡站至少安排1名領導干部代表、1名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1名政府部門局長(主任)、1名法院和1名檢察院領導班子成員及3至5名法官、檢察官聯系,有效打通機關部門工作人員與人民群眾的雙向互動通道。直面議案建議面商不到位、聽取意見不充分等問題,創新推行代表聯合評價制度,強化政府部門與代表之間的聯系溝通,推動代表建議辦理從“被滿意”向“真滿意”轉變。
提升參與感,助推代表履職動態化
“請問市人民法院,對企業訴前調解期限不斷后延的現象怎么看?”“請問市司法局,針對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的社區矯正人員‘外出請假難’問題,是否在合法合規前提下幫助此類人員開展經營活動?”……6月25日,江山市人大常委會召開專題詢問會,聚焦司法機關服務營商環境相關問題,分別對市公安局、市人民法院、市人民檢察院、市司法局進行詢問。
詢問會上,不僅有常委會組成人員參加,還邀請了部分人大代表到場提問。在常態化邀請人大代表列席有關會議的基礎上,江山市人大常委會要求代表由“靜”轉“動”,提前做好功課,帶著課題去調研,并且全過程參與監督工作,做到發言“言之有物、言之有理”,真正為群眾發聲。
推進基層單元建設以來,江山市人大常委會全力支持鄉鎮(街道)人大探索履職聯系新模式,長臺“蜂式民主”、張村“墟日有約”等一批基層民主實踐品牌噴涌而出,實打實地為人民群眾解決了一批急難愁盼問題。清湖古鎮游人如織,企業用工缺口補上了……這一樁樁喜訊的背后,離不開人大代表全身心聯系群眾、履職盡責。
代表“動”起來,履職才能“活”起來。江山市人大常委會通過開展“代表連心面對面”、代表小組集中視察等活動,創新推行基層立法聯系點“1236”工作體系、實施代表履職能力培訓等組合拳,有效提高了代表聯系選民、服務基層治理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巧用數據倉,集成民意高效化
數字化是人大履職的“放大器”,高效監督的“好幫手”,更是全過程、全方位、全覆蓋聯系群眾的“連心橋”。江山市人大常委會緊緊圍繞“聯、商、督、促、智”五大功能,通過推行“兩碼”、建設數字化聯絡站等形式,實現聯系群眾“24小時不打烊”,持續拓展“雙聯”的時間和空間,讓建言獻策有平臺,群眾隨時隨地找得到人、說得上話、議得成事。
在雙塔街道人大代表聯絡站,人大街道工委正積極推進“數字人大3.0”建設,代表們利用“代表碼”征集意見,隨時隨地了解選民群眾關于促進數字經濟發展的對策建議,為企業提供訴求幫解、融資對接、穩崗引才、創新賦能等優質服務。在人大代表的推動下,人大街道工委通過數字化集成民意、智能化研判分析,助力浙江創立化工科技有限公司、江山市君悅佳奧汽車有限公司、江山麗茗大酒店有限公司3家企業獲得政策獎勵24萬元,4家升規入庫企業獲得政策補助20萬元。
防范電信網絡詐騙宣傳、生態環境保護、政府民生實事項目征集、立法調研……一項項事關民生的監督事項通過數字化手段更廣泛更全面吸納了民意,為高效保民生、惠群眾打下了堅實的數據基礎。
與此同時,隨著江山市人大代表聯絡中心站正式投入使用,市人大代表聯絡站“1+20+N”平臺架構已經形成,代表“云端”履職更便捷,履職工作高效開展有了更堅實的底氣和動力,一幅幅基層民主實踐的生動圖景在江山呼之欲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