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本文針對房屋建筑施工時對周圍環境污染嚴重,影響工程生態效益的問題,進行房屋建筑綠色施工技術應用研究。首先,分析施工廢水對水環境的影響和施工噪聲對聲環境的影響。其次,結合分析結果,利用直埋現澆型止水節節能施工設計、NWC揚塵控制技術進行綠色施工。最后,根據房屋建筑綠色施工技術應用效果評價,得出應用該技術可以提高房屋建筑工程項目生態效益,促進房屋建筑建設施工的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房屋;建筑;綠色施工
中圖分類號:TU 74" " " " 文獻標志碼:A
目前,“綠色建筑”理念日益深入人心,如何對房屋建筑工程項目進行綠色化設計,成為工程方的關注與研究重點。雖然對綠色建筑的理解尚無明確的定論,但綠色建筑的概念已被普遍接受,在相關研究中明確綠色建筑理念是物質建筑和精神文化兩個層次上對建筑設計的全新認知,可以認為開發綠色建筑是追求自然與人類生存環境和諧發展的關鍵。
綠色建筑技術是指以高效使用資源為中心,堅持環境保護第一的原則,追求高效、低耗和環保的綜合效益,使工程在質量、安全、文明、效益和環保等方面得到最大程度地發揮,并不是從傳統建筑技術中分離的嶄新技術,而是從“可持續”角度對傳統建筑技術進行再評價的一種新技術,是一種體現可持續發展理念的建筑方法與技術[1]。為滿足建筑行業的綠色發展需求,應在明確“因地制宜”是綠色建筑技術根本原理的基礎上,對這項技術在工程項目中應用進行深入研究。
1 房屋建筑施工對環境影響分析
1.1 施工廢水對水環境的影響分析
為對房屋建筑進行綠色施工,需要明確房屋建筑施工中會對周圍環境造成影響的因素。從施工時排放的廢水角度來分析是否會對水環境造成威脅。在房屋建筑施工中,主要使用的材料為商品混凝土,使用這個材料不會產生混凝土攪拌廢水[2]。房屋建筑施工中的廢水主要包括地下室開挖產生的廢水、基礎建設施工中形成的地下滲水、進出施工場地車輛沖刷廢水以及各類施工器械清洗時產生的廢水。在工程施工廢水中,含有SS和OD等污染物。若無法及時處理,不僅會對施工現場和周圍的環境和雨水管網造成一定負面影響,還會進一步影響雨水受納水體[3]。以某房屋建筑工程項目為例,工程項目中的住戶數量為2725戶,預計入住人數為9425人,根據用水定額,按照0.185m3計算每人每天的用水量,可以預計房屋建筑施工項目完成后,居民住宅需水量為0.185m3人/d×9425人=1743.625m3/d。結合上述計算結果,本項目每年的用水量將超過60萬m3。進一步分析確定施工現場廢水產生和排放情況,見表1。
1.2 施工噪聲對聲環境的影響分析
在房屋建筑施工中,機械設備通常是露天作業狀態,各類設備和機械的噪聲并發。施工場地周圍的居民生活質量受到嚴重影響[4]。在施工現場如果使用商品混凝土,混凝土攪拌機就不會有噪聲。在土建施工的過程中,噪聲的主要來源包括混凝土泵、切割機、施工材料和模板安裝等。主要產生噪聲的設備為電錘、切割機和鉚槍等。房屋建筑施工中各機械設備單臺噪聲預測結果見表2。
表2中,X為與噪聲源間的距離。結合表2中的預測結果,在房屋建筑施工項目100m外,各項噪聲源發出的噪聲值均能達到規定要求的標準。為有效降低噪聲對周圍環境的干擾,在房屋建筑施工的過程中,盡可能選用先進和低噪聲的節能施工設施[5]。同時,對各施工機械設備進行定期維護與保養,避免長時間使用機械設備造成性能損耗,進而導致噪聲增加等不良現象。
2 房屋建筑綠色施工
2.1 直埋現澆型止水節節能施工
為對房屋建筑進行綠色施工,保護水環境,在施工中引入止水節施工技術。采用直埋現澆型止水節,止水節安裝結構如圖1所示。
結合施工現場的實際情況,確定止水節的具體位置,如圖2所示。
止水節的工藝流程如下:定位→固定止水節→澆搗板面→拆除模板→砌筑,涂刷油漆→豎管架設→支管(直接插入止水節)→插銷緊固→水封閉測試。根據給水和排水規劃圖紙,對小組進行交底,使止水節的預留尺寸統一、明確[6]。在模板的十字形中央,鑿出一個圓孔后裝上止水節,用脫垂法檢查下面的中點。驗收完畢后,固定好膠圈,由質量檢驗人員檢驗[7]。在澆注混凝土的過程中,必須有專門的人員負責,避免造成損壞;澆注完畢后做好一致的防滲封口成品。為保證施工質量,在施工過程中須嚴格控制上下層PVC止水節垂直度誤差,同時避免PVC止水節損壞和澆筑時出現移位。
2.2 實施NWC揚塵控制技術
由于聚合物分子間的交聯程度,表面形成網狀結構,同時各分子間有多種離子基團,因此能夠形成較強的聚合力,同時具備較好的成膜特性,能對灰塵進行有效地固定,在材料表面形成外殼型保護膜,如圖3所示。
當材料滲透到土壤中時,通過整合和交聯技術,能使土壤粉塵成為一個交聯的整體,防止粉塵對堆體/坡體進行侵蝕。選用綠色環保、可生物降解、快速干燥、可任意配比和操作簡便的灰塵控制產品。此方法具有費用低廉、療效顯著、操作簡便和所需設備少等特點[8]。采用此方法,可有效控制煤堆和邊坡的雨水沖刷和揚塵。可對粉塵進行有效地控制,用土地建設停車場、施工現場臨時車道、大型機械運輸和房屋建筑材料堆放地等,對房屋建筑施工周圍已有道路的路面和護坡、垃圾場斜坡和煤炭堆體斜坡等進行控制。
3 房屋建筑綠色施工技術應用效果評價
3.1 評價指標與權重
《綠色建筑》由蘭達維爾與羅伯特·維爾,在20世紀90年代初發表。此書對綠色建筑提出了全新的定義:一種適應周邊環境,可以實現節能和建筑材料再生,尊重建筑環境和客戶使用需求的綜合設計理念下衍生的建筑。為落實綠色施工,本文提出針對性的技術手段與方法,為對技術應用效果進行科學評價,應在研究前,界定綠色施工范圍,如圖4所示。
掌握上述內容后,從綠色施工技術應用造成的環境污染方面,設定技術應用評價指標,見表3。
在此基礎上,利用AHP層次分析法,設計AHP分析步驟,如圖5所示。
在此基礎上,根據對應的指標,生成單因素模糊評價矩陣,矩陣為R,R的表達式如公式(1)所示。
(1)
式中:R為單因素模糊評價矩陣;m、n分別為矩陣行數和矩陣列數;μ為指標隸屬度。
在此基礎上,采用1~9標度法,判定指標重要性,確定對應指標的權重,設定權重集合為S,計算評價體系中的模糊評價集合T,T的表達式如公式(2)所示。
T=R×S" " " " " " " (2)
式中:R為評價中的因素論域。根據上述內容,計算評價后的綠色施工技術應用效果分值,如公式(3)所示。
W=T×VT " " " " "(3)
式中:W為評價后的綠色施工技術應用效果分值;VT為評價等級論域。基于上述步驟,評價綠色施工技術應用效果。
3.2 評價結果與分析
完成評價后,對評價等級論域VT進行量化,當VT取值在90分~100分時,說明綠色施工技術應用效果良好。當VT取值在80分~89分時,說明綠色施工技術應用效果較好。當VT取值在70分~79分時,說明綠色施工技術應用效果較差。當VT取值<70分時,說明綠色施工技術應用效果極差。
按照上述公式(1)~公式(3),對施工技術應用效果進行評價,評價后計算結果VT為95,在90分~100分,說明綠色施工技術應用效果良好。
4 結語
綠色施工技術是在施工中盡量節能、節地、節材和節水,減少工程施工行為對環境的沖擊,從人工、材料、機械和環境等方面,對施工方案進行全方位地調整與優化。與綠色施工不同,傳統的建筑施工主要是為滿足工程本身的各項指標而執行的一種施工行為,因此施工中經常將工程質量和工期作為根本目標,對節約資源、保護環境沒有太多關注。在工程完工后,遺留的環境問題大多未能得到妥善解決,因此,需要及時采取有效措施,對綠色施工技術在建筑工程項目中的具體應用進行研究。
完成研究后,對這項技術的應用效果進行評價,根據評價后的分值可以看出,綠色施工技術在工程項目中的應用效果良好,因此合理應用該項技術,可以提高施工現場的生態效益。為對此問題進行深化設計與研究,后續將從經濟性角度設置更多的指標,對綠色施工技術應用效果進行評價,從更多的角度分析綠色技術應用的優勢和不足,為綠色施工技術在工程領域內的推廣予以更多支持和幫助。
參考文獻
[1]馬軍.綠色節能施工技術在房屋建筑工程中的應用分析[J].陶瓷,2023(6):174-176.
[2]蔡元鋒.綠色節能施工技術在房屋建筑工程中的應用研究[J].磚瓦,2023(5):151-153.
[3]鄭佳杰.鋼筋混凝土結構房屋建筑綠色施工技術及應用[J].佛山陶瓷,2023,33(4):95-97.
[4]朱建斌,謝青生,張方平,等.綠色節能施工技術在房屋建筑工程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建筑裝飾裝修,2023(4):78-80.
[5]楊延峰.綠色施工技術在房屋建筑工程中的應用及管理要點[J].磚瓦,2023(2):100-103.
[6]趙世琳,羅席鵬.綠色節能施工技術在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中的應用[J].中國住宅設施,2022(11):1-3.
[7]黃兆君.綠色節能施工技術在現代房屋建筑施工中的應用分析[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22(30):91-93.
[8]李儀秋.綠色節能施工技術在房屋建筑工程中的應用分析[J].中國建筑裝飾裝修,2022(6):6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