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體育不僅僅是一種娛樂方式,更是力量、技巧以及身體能力的體現,已成為古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通過研究古代文化,如埃及、中國、希臘和印度的體育歷史,我們可以了解不同體育項目的起源和發展,這些項目至今仍在不同國家得到實踐。在古代中國,體育不僅是文化和社會生活的一部分,它更注重身心的和諧,反映了道家和儒家的重要哲學思想。因此,體育不僅僅是運動,更是一種實現身心平衡、精神豐盈和心理自洽的手段。毫無疑問,古代中國的傳統體育項目,如武術,至今仍作為軍事訓練的一部分進行,同時也在許多國家作為自衛的手段。武術(功夫),已不僅僅是一項運動,還是一種生活哲學,結合了體能訓練和心理冥想,以實現身心的平衡與和諧。
實際上,中國運動員在不同歷史時期豐富了各種體育項目中的技巧和力量之美。另一方面,埃及文明也被認為是最早關注身體運動的文明之一。埃及壁畫展示了各種運動,如游泳、摔跤、投擲標槍、舉重、劃船,等等。體育活動一直以來是埃及士兵訓練的一部分,有助于提高他們的體能素質。
通過查閱古代文獻發現,古埃及人將體育作為保持健康的活動,舉辦了地方性和國際性的比賽,并制定了許多至今仍被使用的規則。與中國功夫聞名一樣,埃及以體操著稱,其歷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000年。埃及體操是一項至今仍然流行的運動,包含了藝術體操、韻律體操和跳床體操等多個種類。此外,在古埃及,體育活動曾是國王即位的一個條件。選拔國王時,要求候選人身體健壯,并且在上任前必須贏得跑步比賽。候選人需在規定的距離內,以規定時間完成跑步,只有達標才能成為國王。從那時起,體育在埃及不僅作為選拔標準,還成為民眾表達意見的工具。
隨著時間的推移以及古埃及王朝的結束,體育的概念和實踐發生了變化。盡管體育沒有失去其在人們生活中的重要性,但受到了以誠信和身體健康為重點的伊斯蘭文化的影響。該文化注重在美德和道德范圍內的體育活動。
20世紀初埃及體育復興,體育活動變得更加有組織,并在社會各階層中廣泛傳播。在20世紀20年代和30年代,許多體育俱樂部相繼成立,其中一些俱樂部成為全國范圍內某些體育項目的象征。而且,由于足球、手球、籃球、摔跤等運動的發展,以及這些運動隊伍在國際舞臺上嶄露頭角,埃及共和國成立后,歷屆政府試圖利用足球隊的群眾影響力來增強埃及的國家認同感。實際上,有數百首歌曲因埃及體育團隊的勝利而廣為流傳,這使得埃及的體育文化與其他國家有所不同。
盡管像壁球這樣的運動獲得了廣泛的知名度,埃及運動員在這項運動中取得了巨大成功,并將埃及置于全球體育地圖上的重要位置,但足球仍然是埃及民眾最喜愛的運動,擁有龐大的粉絲基礎,擴展到多個阿拉伯和非洲國家。那些在國際舞臺上獲得認可的眾多埃及球員中,著名的穆罕默德·薩拉赫(現效力于英國利物浦俱樂部)是其中之一。
今年在巴黎舉辦的奧運會和殘奧會中,中國和埃及都取得了不錯的成績。兩國參與奧運會和殘奧會的歷史都十分悠久,埃及是首個參加1912年斯德哥爾摩奧運會的阿拉伯國家,盡管當時沒有獲得大的成就,但從那時起埃及開始持續參與奧運會。中國在20世紀下半葉開始,參與國際比賽的次數逐漸增多。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開始促進體育參與和培養運動員。中國在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上強勢回歸,取得了顯著成功。類似地,埃及也經歷過奧運會參與的中斷期,尤其是在20世紀60年代。21世紀初,中國和埃及迎來了體育領域的真正復興。埃及運動員開始更加注重個人項目,并在2004年奧運會上取得了舉重兩枚金牌和羅馬式摔跤金牌的重大成就。中國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上取得了巨大成功,獲得了48枚金牌,確立了其在體育界的領先地位,并在2012年倫敦奧運會上繼續輝煌,贏得了38枚金牌。中國和埃及的體育成就不僅限于奧運會,還擴展到了殘奧會。中國從1984年紐約長島殘奧會開始派遣運動員,此后參與度逐步提高。埃及自1972年開始參加德國殘奧會。中國在短短幾十年內成功躋身殘奧會的頂尖行列。2004年,中國在殘奧會中獲得了金牌榜第一名,并在2008年北京殘奧會上繼續保持領先地位,共贏得211枚獎牌,其中包括89枚金牌。埃及在2000年悉尼殘奧會上也取得了顯著成功,獲得了8枚金牌,這是埃及在殘奧會上的最大成就。
今年,兩國在各種比賽中也取得了巨大成功。追溯每位運動員的成功背后,都有一段漫長的奮斗故事。今年給我印象最深的故事之一,是埃及殘奧會運動員納迪亞·費克里的故事。盡管納迪亞沒有贏得金牌,她在舉重比賽中獲得了銅牌,但她的故事依然非常鼓舞人心。納迪亞在11個月大時因從母親手中跌落到樓梯上,造成癱瘓。她讀高中時父親去世,家庭面對極大的經濟壓力——因為她的父親是家庭的主要經濟支柱,并且是她學習過程中的主要支持者。盡管面臨困境,納迪亞在高中畢業考試中依然表現出色,并進入一所名校的歷史系。大學期間,納迪亞對舉重產生了濃厚興趣。她決定學習這項運動,并追求更高的成就。最終,她成功地進入職業領域,并于1997年巴黎贏得了金牌。在殘奧會上,納迪亞遇到了她愛人,一位坐式排球的殘奧會冠軍。2008年北京殘奧會后,納迪亞因為生育孩子而暫停運動。16年后,她決定重返賽場,盡管此時她已經接近五十歲。她重新開始訓練,并成功獲得了今年巴黎殘奧會的參賽資格。參賽期間,她的愛人薩拉赫留在家中照顧孩子,以支持妻子的運動之旅。最終,納迪亞在本屆比賽中獲得了145公斤舉重的銅牌。
體育一直是團結人民和展現國家力量的途徑,而體育中最重要的,就是那些激勵人心的故事。許多運動員的故事與我們相似,他們經歷的困難可能比我們還要嚴峻,但他們的成功故事卻激勵著我們,給我們帶來了克服各種看似無法逾越的障礙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