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與網絡信息體系建設運用都是關系打好實現建軍一百年奮斗目標攻堅戰的重要工作,二者能夠也應該相互賦能、共同發展。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統籌網絡信息體系建設運用。信息支援部隊的組建標志著我軍統籌網絡信息體系建設運用有了關鍵支撐。但要實現“全軍一張網”以及信息化智能化融合發展必然任重道遠。習主席在中央軍委政治工作會議上深刻指出,掌握思想領導是掌握一切領導的基礎。網信事業越是形勢復雜任務重,越是要重視發揮教育的作用。反過來看,軍隊思想政治教育自身面臨“過不了網絡關就過不了時代關”的時代課題,亟需依托網絡信息體系推動政治工作傳統優勢與信息技術高度融合,繼而實現迭代升級、提質增效,開啟新時代人民軍隊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面貌新境界。
一、發揮傳統特色優勢,扭住中心環節賦能網絡信息體系建設運用
堅持面向一代代官兵開展系統、科學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我軍建軍治軍的一個好傳統和顯著特色。不論是革命戰爭年代還是和平建設時期,不論是服務保證備戰打仗還是日常管理,思想政治教育通過夯實思想政治根基、提供強大精神動力、團結凝聚官兵,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中心環節作用。今天,網絡信息體系建設運用同樣需要發揮好思想政治教育的中心環節作用,立足我軍特有優勢探索形成具有中國特色、人民軍隊特點的網信事業發展之路。
團結動員凝聚建運力量。服務保證網絡信息體系就是服務保證新質戰斗力。網絡信息體系是信息化作戰體系的基本形態,是打贏信息化戰爭的基礎支撐。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備戰打仗貢獻率,必須在任務指向上突出服務保證網絡信息體系。調查了解到,一些單位教育實踐很少涉足網信領域,幾乎處于缺位失語狀態。一方面,要如期實現建軍一百年奮斗目標,必須以只爭朝夕、時不我待、團結一心、勇毅前行的奮斗姿態和精神風貌推進網絡信息體系建設運用;另一方面,統籌網絡信息體系建設運用需要各級推動、多方聯動、上下互動、全域齊動,既少不了頂層設計、專業骨干的指導引領,更離不開各級黨委機關統籌謀劃和官兵的熱情參與。可以說,思想政治教育大有用武之地,要以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為引領,在把正建設方向提領意義上下功夫;以科學端正的思想認識打基礎,在消除徘徊顧慮提高認識上下功夫;以昂揚充分的精神激勵作支撐,在加油鼓勁提供動力上下功夫。只有通過思想政治教育,才能把廣大官兵想網信、謀網信、干網信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完全激發出來,匯聚起全面推進我軍網信事業的強大意志和磅礴力量。
灌輸引導培塑新質觀念。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創新才能把握時代、引領時代。網絡信息體系是貫徹習近平強軍思想、堅持創新驅動的產物。建設運用網絡信息體系,如果思想觀念不解放,就不可能邁開前進的步子。《譚政報告》指出,干部思想的進步是一切工作進步的樞紐,只有在干部思想有了進步之后,工作的進步才是真正可靠的進步。反之,穿新鞋走老路,觀念滯后熱情高,只會干的越多錯的越多,給部隊建設帶來損失。作為新生事物,網絡信息體系建設運用遇到很多新情況新問題,引導官兵如何正確看待這些問題,正是教育的優勢所在,也是職責所系。必須深化理論武裝,引導官兵自覺運用習近平強軍思想提升思考問題、解決矛盾、尋求對策的格局和層次。我軍教育一貫體現時代最先進的思想、最進步的精神。要聚焦習近平強軍思想開展理論灌輸,幫助廣大官兵實現思想觀念的革弊鼎新、推陳出新、守正創新,樹立聯合意識、網絡意識、信息意識、數據意識、體系意識、技術意識、法治意識等。總之,要引導官兵以滿腔熱忱對待網信事業,不斷拓展認識深度、廣度和高度,敢于說前人沒有說過的新話,敢于干前人沒有干過的新事,以新思維、新觀念和新理論指導網信新實踐。
多措并舉增強教育實效。軍隊思想政治教育說到底是做人的工作,在長期實踐中積淀形成了一整套動員官兵的科學制度方法。思想政治教育服務保證網信事業應該用好用活這些手段。一是將助推網信事業列為黨委議教重要議題。思想政治教育和網絡信息體系建設運用都是黨委領導的重點工作,要把如何通過教育途徑推動網信事業發展作為議教重點內容突出出來。二是將網信理念和實踐要求作為備戰打仗教育重點內容納入課堂教育主陣地。網信事業絕不僅是一項業務工作,它關乎我軍未來作戰全局,是鑄就勝戰能力的堅實底座。教育必須與時俱進,站在新質戰斗力生成運用的視角,緊扣打贏精心設計網信教育內容,靈活采取情景式、案例式、討論式等多樣化課堂教育方法,使教育內容緊跟軍事變革最前沿融入備戰打仗。三是堅持領導干部模范帶頭。網信事業面臨思想認識、政策機制、既有條件、利益調整等諸多主客觀問題,只有領導干部這個“關鍵少數”帶頭學、帶頭干,才能有效引領廣大官兵攻堅克難、砥礪前行。四是重視榮譽激勵。要通過輿論宣傳、表彰獎勵、權益保障、氛圍營造等多途徑,持續激發官兵干好網信事業的內驅力。五是大力開展群眾性自我教育。發揮官兵主體作用,充分尊重官兵主體地位,主動釋放“網生代”官兵開展網信工作的先天優勢和自有熱情。六是推進網信文化建設。文化是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網信事業要深入發展必須樹立文化意識、建構網信文化,堅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網信文化的普及有力推進網絡信息體系建設運用。
二、把握時代最大變量,借助網信技術賦能思想政治教育守正創新
新時代新征程上,軍隊思想政治教育面臨新形勢新任務,必須有新氣象新作為。習主席深刻指出,網信事業代表著新的生產力、新的發展方向。軍隊思想政治教育守正創新,必須堅持傳統優勢與信息技術相融合,發揮信息化的驅動引領作用,乘網絡信息體系建設運用之勢而努力作為,依托高速泛在、天地一體、云網融合、智能敏捷、安全可控的新平臺新空間,加速推進數字化、網絡化、服務化、智能化,將信息網絡這個時代的最大變量轉化為發展的最大增量。
軍隊思想政治教育的數字化。數字化是思想政治教育與網絡信息體系融合的前提。早期的數字化是指將連續的模擬信號轉換成計算機可識別處理的數字信號的過程,現已延展深化為數字基建、數字孿生、數據空間建構和數據驅動等四個方面。軍隊思想政治教育數字化就是要依托信息網絡體系,一方面積極探索教育目標、內容、場景與網絡信息體系深度融合,推動教育信息的數字化生成、獲取、分析、處理和傳播,完成教育的數字基建、數字孿生和數據空間建構;另一方面加快向數據驅動轉型,將教育數據轉換成信息,把信息轉化成知識,把知識轉化成決策,用“數據+算法”方式解決部隊教育實踐中資源分配的復雜性和不確定性問題。各級在組織實施教育中應引導廣大官兵積極利用數字化優勢,主動學、自主學、深度學,塑造思想政治教育數字化育人新路徑。
軍隊思想政治教育的網絡化。網絡化是思想政治教育與網絡信息體系融合的基礎。早期的網絡化是指將計算機聯網并依托網絡處理事務,隨著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的發展,現在的網絡化主要指將現實中的實體進行數字化標識后連接入網,形成萬物互聯局面,實現計算資源、存儲資源、數據資源、知識資源及物理資源全面共享。軍隊思想政治教育網絡化就是要依托全軍“一張網”,推動思想政治教育各類資源要素入網用網、在線運行,保障教育資源和能力的充分關聯、按需調度,實現網上網下無縫銜接、融合運行。教育網絡化效能的充分釋放,需要建立完善科學合理的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機制,走好網絡群眾路線,使網絡信息體系成為凝聚共識、匯聚情感、集聚力量的軍隊精神家園。
軍隊思想政治教育的服務化。服務化是思想政治教育基于網絡信息體系的運行模式。服務化主要是指基于數字化、網絡化將教育資源與所隸屬的主體之間的關系進行松綁或是模糊處理,從而使私有資源轉換為共享資源。軍隊思想政治教育服務化是指整合教育資源,搭建數字服務平臺,提供網絡服務手段,創新教育資源服務模式,為教育賦能增值。教育服務化改變了傳統的教育資源隸屬關系相對固定的狀態,把教育資源的閑置、在用、飽和、過載等應用狀態統起來管起來,深度挖掘資源的服務潛能,從用戶提需求再服務的按需服務走向主動預測的智能服務,提升教育資源利用效能。教育服務化尤其要聚焦服務備戰打仗,讓中心環節借助網絡信息體系無縫融入中心任務。
軍隊思想政治教育的智能化。智能化是思想政治教育能力提升的倍增器。智能化主要是指事物或活動在人工智能技術支持下,接近或達成人類完成某項任務的能力的過程。軍隊思想政治教育智能化是指教育依托網絡信息體系,在強算力、大數據支持下,把握官兵工作、學習、社交和興趣偏好等行為數據,通過智能算法分析其言論、行為和傾向,用數據為廣大官兵精細“畫像”,實現對官兵現實問題和活思想的捕捉識別、精準預判及分析處理,為教育者主動、及時、有針對性地開展教育提供智能支撐。思想政治教育智能化將改變以往“大水漫灌”模式,實現個性化“滴灌”育人,切實提高教育的預見性和實效性。
三、著眼人才第一資源,體系促進政治干部網信素養全面系統提升
強軍之道,要在得人。習主席強調要牢固樹立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的理念。銜接思想政治教育和網絡信息體系,推進二者高質量發展,必須培養造就大量理技融合的優秀人才。特別是要重視提升政治干部這個關鍵群體的網絡素養,打造一支教育工作與網信事業雙向賦能的“生力軍”。
政治干部網信素養的多重內涵。必須重視政治干部的網信素養問題,將其作為政治工作守正創新的重要支撐提上議事日程。政治干部要發揮好思想政治教育對網信事業的服務保證作用,在實踐中推動教育自身守正創新,都需要著力提升網信素養。隨著網信技術乃至近年人工智能技術的快速發展,特別是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出現,網信素養不再是一個簡單的單一概念,而是一個由信息素養、網絡素養、數字素養、人工智能素養等多種概念構成的概念群。這些素養之間不是替代關系,而是迭代發展。信息素養和網絡素養已廣為人知,數字素養和人工智能素養則是新近提出的重要概念。前者是指數字社會公民學習工作生活應具備的數字獲取、制作、使用、評價、交互、分享、創新、安全保障、倫理道德等一系列素質與能力的集合;后者是指個體能夠批判性地評估人工智能技術、有效地與人工智能溝通和協作,并在在線、家庭和工作場所使用人工智能作為工具的一系列能力。政治干部網信素養的內涵是以上四種素養內涵的綜合,以具備有效推動思想政治教育傳統優勢與網絡信息體系融合發展的能力素質為指向追求,并隨著技術不斷進步及時豐富拓展素養的內涵。
政治干部網信素養的多維構成。政治干部網絡素養的構成,可從五個方面把握:一是網絡政治素養。網絡已成為意識形態斗爭主戰場,要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堅決抵制錯誤觀點,增強網絡空間的政治“免疫力”,打好意識形態斗爭主動仗。二是網絡專業素養。網絡是凝聚共識的新空間,要深研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在機理和方法要求,統籌網上網下教育,提高運用網信思維理念和技術手段組織實施教育的實際能力,增強網絡教育說理性和戰斗力。三是網絡文明素養。樹立科學端正的網絡觀,積極傳遞強軍正能量,帶頭抵制不良信息和行為,做文明互動、理性表達的軍營網民。四是網絡法治素養。網絡空間不是法外之地,要堅持依法上網、辦網、管網,特別是要帶頭學好、守好和用好黨、國家和軍隊的網信法規。五是網絡安全素養。面對網絡空間安全威脅和風險日趨突出的嚴峻形勢,要強化安全意識,樹立底線思維,帶頭學習掌握網絡保密和安全防護基本技能,規避網絡陷阱,養成良好用網習慣,提高防范和抵御網絡攻擊和破壞的能力。
政治干部網信素養的多鏈提升。提升政治干部網信素養,必須加強系統設計,多鏈路綜合施策。一是院校集中培訓。依托院校政治軍官培訓,設置網信素養專題教學,開展網信專業能力訓練,組織網信主題研討,使政治干部在有組織的教學活動中強化鞏固網信素養。二是個人自主學習。充分考慮各級各類政治干部的職務特點和崗位要求,鼓勵干部通過多渠道自學提升網信素養,如利用“軍職在線”自學網信課程、通過必讀書單研讀網信書籍等。三是任務強化提升。統籌安排政治干部在軍事任務中用網管網,并為網絡信息體系建設運用提供堅強思想政治保證,在實踐考驗中增強網信實戰能力。四是崗位日常鍛煉。鼓勵政治干部立足崗位職責和工作需要,從思維理念、指導方式、運行模式、方法手段等多層面推動釋放網信新動能,在苦干實干巧干中更新升級能力本領,開創軍隊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化智能化新篇章。
【作者單位:國防大學政治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