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情感是藝術最主要的特質,是藝術創作的核心源泉,是藝術作品的精神與靈魂。它在當代水彩人物畫中表現得尤為明顯,藝術家早已放棄了對客觀現實的簡單描摹和機械復制,而是注重主觀與客觀的統一、感性與理性的統一。創作者習慣用情感來表達事物的本質特征與創作者的精神世界。藝術作品著重描寫藝術家的審美理想與情感體驗。因此,本文著重論述在當代具象水彩人物畫中情感的表達與體現,主要講了水彩人物畫風格多元化、情感的差異性。論述了什么是情感、情感與水彩人物畫藝術的關系、水彩人物作品中怎樣體現情感,并結合了藝術家與自己的水彩人物作品來分析作品中的情感表達。最后,根據自己的創作經驗與審美理想對具象水彩人物畫中的情感表達進行了總結。
關鍵詞:水彩創作;具象人物;情感表達
中圖分類號:J21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7357(2024)27-000-03
一、課題背景
隨著時代的發展,水彩畫逐漸繁榮興盛,呈現出了多元化的趨勢,百家爭鳴[1]。水彩藝術的范疇越來越寬泛。有內容上的不同,有形式上的不同,藝術家喜歡用不同的內容、形式去傳達自己的審美體驗,那么各種各樣風格的作品,怎樣判定它是一件好的藝術品呢?正如羅丹所說“藝術就是情感”,試想一下,如果一個人創作出一件作品,是沒有情感的是麻木的,那么這件作品與產品又有什么區別呢?
在當代具象人物水彩藝術中,由于水的隨機性,出現了情感表達的多樣性,不同的技法,不同的媒介處理,表達出不同審美理想與自我情感。但是隨著經濟的高速發展,作品逐漸商業化,把商品和藝術的邊界虛擬化,成為非常普遍的一種現象。在當代社會,藝術商品化已是一個不可逆的趨勢,由于材料的特殊性,具象人物水彩畫逐漸成為取悅買家的產品,水彩畫中真摯的情感表達又顯得非常可貴[2]。
二、國內外研究概況
當代國外許多的藝術家對水彩人物畫的研究很透徹,如安德魯·懷斯、史蒂夫·漢克斯、威廉·拉塞爾·弗林特等,他們的水彩人物畫風格多樣,技法嫻熟,形式各不相同、審美情感獨特而豐富。如美國現實主義水彩畫家史蒂夫·漢克斯,他筆下的具象水彩人物畫造型結構準確、顏色溫潤柔和、質感區分明顯、人物狀態細膩,是當代具象水彩人物畫的典型代表。英國水彩畫家威廉·拉塞爾·弗林特的水彩畫則節奏感更強,將人物的實與色彩的通透表現得恰到好處,畫面顏色豐富自然,給人輕松愉快的感受。他們都有著屬于自己獨特的繪畫語言與情感輸出,有著獨一無二的繪畫風格。這種不同的繪畫風格又表達出藝術家獨特的審美理想與情感體驗[3]。
歐洲的水彩畫傳入中國有百余年之久,歐洲的水彩畫傳入中國后受到了人們廣泛的推崇與喜愛,當代許多水彩畫家開始探索水彩與中國畫結合的可能性,由于國畫本來就是文人用來表達情感的媒介,因此中國藝術家在用水彩進行創作時也會有相似的情感傳達。如龐薰琹的紙本水彩《背簍》,一個背著背簍的女子,淡雅的色調,有著中國古代工筆人物畫的審美趣味,刻意地弱化體積,處理衣紋平面化,突出裝飾圖案,清奇超然,再如中國美術學院教授應金飛的水彩人物創作具有濃厚的文人畫氣息,畫面意境感十足,給人朦朧之美。他們都是用比較具象的方式去表達創作者那份獨特的情懷與思想感情。
三、具象水彩人物畫的多元化
(一)具象水彩人物畫中題材的廣泛性
題材是藝術家用審美的眼光認識社會生活并按照一定的創作意圖對生活素材進行分解、重組與升華,最后形成藝術作品,藝術家習慣用不同的題材類型來體現自己的情感體驗,有的水彩畫家喜歡畫少數民族來體現人物的精神世界與骨子里的民族情懷,有的水彩畫家喜歡創作社會底層人民的形象,來體現勞動人民形象表達自我情感體驗。每個藝術家對不同題材都有著自己的偏愛,與藝術家的生活時代、成長背景、家國情懷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題材在一定程度上對藝術家的風格產生影響,如描繪飽經風霜的勞苦人民形象,藝術家往往用筆粗獷大膽,狂放自然,而描繪雍容典雅的芭蕾舞女子形象時,用筆就要細膩收斂,每一種題材都在一定程度上體現出創作者獨特的思維情感[4]。
(二)具象水彩人物畫中風格的多樣性
水在中國文化里是一種哲學,“水”在中國古文字中很早就出現了,早在先秦諸子對水就有一致的認可與喜愛,道家常以水喻道,老子曰:“天下莫柔弱于水,而功堅強者莫之能勝,以其無以易之,弱之勝強,柔之勝剛,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正是因為水的這種變化莫測的屬性,造就了水彩獨特的魅力,水接近于道,接近于自然。而繪畫藝術也接近于自然,藝術家就是用追求完美的思維去創作不完美,就像自然界的花它一定會有被叮咬過的痕跡,使花變得更真實更自然,而工業生產出來的假花則不會呈現這種效果。藝術家就是用極其高端的技法與完美的思維眼光去追求模仿自然界中那個“不完美的花”。即使是抽象作品也是在模仿自然的過程。像畢加索所說的“像孩子一樣畫畫”,要求返璞歸真。而水彩正是人與自然結合的產物,藝術家在創作時往往是利用水的隨機性與不確定性與人為控制相結合,形成別具一格的繪畫效果,這也是水彩的魅力所在,是有別于其他畫種的重要特征,而正是由于水的不確定性和流動性造就了藝術家情感表達的多樣性[5]。
(三)具象人物水彩畫中情感的差異性
談起當代人物水彩畫,大量的藝術家都喜歡用相對具象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情感體驗,只是在具象的范疇內有的偏向于寫實,有的偏向于表現,藝術家創作出來的人物本身就自帶情感,由于時代背景、社會生活、自身性格的不同造成了人物狀態的唯一性,藝術家在人物繪畫創作中不僅可以表達自身的審美情感,也可以表達被創作者的思想情感,創作者與被創作者就會形成情感上的同頻,因而創作出來的作品具有情感的唯一性,有的孤寂冷漠,有的熱情洋溢,有的悲古傷秋,有的有著濃烈的民族情懷等等,不同的藝術家有著不同的風格,不同的風格中又體現出不同的情感體驗[6]。
不同風格中的水彩人物畫有著不同的情感體現,從微觀意義上來講,每一個水彩畫家都有自己獨特的繪畫風格,這是自己有別于其他藝術家的獨一無二的情感體現。這與藝術家的時代背景、成長環境、審美體驗、藝術理想等有著不可分割的必然聯系,這也是水彩藝術中最珍貴的地方。從宏觀意義上來講,水彩藝術也分為具象范疇與非具象范疇,非具象則為表現得真實,創作主體利用藝術表達手段,表現審美情感,在創作手法上往往偏重于理想的、情感的表現對象,拋棄客觀物體的形象,追求超感覺的形式和觀念,采取夸張變形、概括、抽象等藝術語言進行審美創作;在創作傾向上,偏重于表現創作者的觀念意識,往往帶給人寫意瀟灑、追求意境的審美體驗,這種水彩畫更偏重于情感的表達,會減弱對客觀物象的描繪與被創造者的結構造型而強化形象感和情感性。具象水彩人物畫是再現的真實,創作主體在其作品中對他所捕捉到的客觀物象進行自我消化并描繪,在創作手法上偏重于寫實,追求客觀的真實與自我情感的傳達,在創作傾向上偏重于理解客體,模仿現實中的人物形象。藝術的再現不是對客觀現實的機械反映,不是純客觀的復制現實,再現之中也有表現,它是藝術的真實。即便是超寫實水彩人物畫,其中也有創作者的情感表達,具有較強的審美體驗。
四、情感在當代具象水彩人物畫中的重要性
(一)情感與當代具象水彩人物畫的關系
情感是人對外界事物所持態度的肯定與否定,是個體對客觀事物產生的內心體驗,是人類靈魂的載體。沒有情感就沒有思想,沒有情感就沒有藝術,情感是藝術發源的溫床,是藝術興起的根源。
從廣泛意義上來講,一切的藝術都是情感的藝術,沒有情感就沒有藝術。正如中國古代詩歌著作《毛詩序》中提道:“情動于中而形于言,言不足故嗟嘆之,嗟嘆之不足者詠歌之,詠歌之不足,不如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審美情感也是藝術區別于其他學科的標志,是人類的高級情感,貫穿于藝術創作的始終。藝術是感性與理性的統一,是創作者自我情感的宣泄媒介,因此它一定帶有藝術家的主觀情感表達。情感也是美感的重要組成因素,沒有感受和感動之情就沒有美感[7]。
在當代具象水彩人物畫藝術中情感表達尤為豐富,人類本身就具備豐富細膩的情感,而水彩人物畫就是利用這個特性,使藝術家表達情感更加細膩。由于水彩的不斷發展,藝術家對材料的研究更加深入,對材料的把控更加熟練,畫面效果更加獨特,情感表達也更加豐富。另外,由于社會的不斷發展,人類生活越來越精彩,藝術家表達情感就越來越強烈,因此情感在水彩人物畫藝術作品中始終占據主要位置。
(二)具象水彩人物畫傳達情感具有特殊性
人物畫比起靜物畫、風景畫情感更為直接細膩,更具獨特性,因為人的本身就有很細膩的情感,有些現實主義藝術家就是通過反映客觀個體的自身情感來表達自己的情懷。人是一種復雜的生物,一個表情一個動作就可以表達一種情感,甚至是人物的穿著、打扮也可以體現出這個人的氣質與個性,人的情感更為豐富,藝術家創作的空間就更為廣闊,反映的情感就更為豐富,而每位藝術家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有屬于自己的獨特情感,而藝術家的情感與被創作者的情感相碰撞就會產生更豐富的情感體驗。在水彩藝術中,人物畫占據重要地位,越來越多的藝術家喜歡加入自己的理解對客觀存在的人進行描繪,以夸張、變形來表達自己的思想情感。
(三)具象水彩人物畫體現情感具有典型性
具象水彩人物畫體現情感具有典型性,具象人物畫具有很明顯的形象性,而素材自帶的形象感本身就具有審美情感。高度概括的藝術形象,它以生動的形象主觀地表達社會生活的本質與故事性和創作者的思維情感,同時,凝聚著創作者鮮明獨特的個性、真摯的情感和獨特的創造力。在藝術創作中形象性尤為重要,這種藝術形象是藝術家根據自己獨特的審美認識創作出來的,它是感性與理性的統一,主觀與客觀的統一,當藝術家較為注重客觀現實時,形象性就較為明顯,這種作品情感表達更為直接細膩,比較通俗易懂。不論是具象繪畫還是非具象繪畫,作品中的人物都具有形象感,而其本身就具有情感體現,與藝術家所表達的情感相呼應。當人物畫以水彩為媒介時就會變得更具感染力,由于水的特性,水彩人物畫中常常出現非人為控制的畫面效果,與人為創造的具體形象形成鮮明的對比,使畫面效果別具一格[8]。
五、水彩人物作品中的情感體現
(一)具象水彩人物畫中藝術家的情感體現
如今我們熟知的水彩人物畫藝術家有很多,但有一位瑞典畫家,似乎并沒有那么被人熟知,他就是尼克·阿爾姆,他不僅畫油畫,而且畫了大量的水彩人物畫,他的技法熟練,情感表達豐富,個人風格鮮明,是水彩人物畫創作中非常具有典型性的藝術家。
他說“我的目標超文化規范和趨勢,傳達人類固有的普遍的東西。批評社會不是我的目標,相反,我的作品主要關注個人的內心世界”。他的人物畫以單人為主,人物往往穿著重色衣服,狀態較為憂愁,暗灰的畫面中透露出一絲悲涼,這種色調是他特有的統一色調,色調統一是獲得色調美的第一重要因素[5],這是他自己的個人風格,那種孤寂、凄清、安靜的畫面流露出一絲傷感。他的作品具象寫實,細膩的情感深入其中,雖然畫面色彩偏冷,但陰中有陽,冷暖色調搭配適宜,讓人閱后心曠神怡,用心細細品味,還有一種淡淡的詩意,這種細膩的情感讓人過目不忘,他把這種細膩的情感寄托在自己的畫中,以表達自己豐富的內心世界,欣賞者很容易被他的作品所打動,形成情感上的共鳴(見圖1)。
筆者曾臨摹過他的一張水彩人物畫,臨摹到一半時,突然發了一句感慨“他竟然在隱藏自己的才華?”之所以發出這樣的感慨是因為筆者發現有些地方他本可以使用技法很輕松地畫出來,可是他卻用最樸實的方式一點一點地刻畫與琢磨,十分真誠與樸實,令人動容。
六、結束語
托爾斯泰曾說:“人們用語言互相傳達思想,而人們用藝術互相傳達情感。”可見,情感在藝術中占據著絕對的核心。情感也是藝術與產品的分界線,藝術作品之所以被稱為藝術,正是因為藝術作品中有自己的“靈魂”,它是人性的,有情感的,有溫度的。在這個信息發達的互聯網時代,各種資源融合,不少的人喜歡用低廉的價格定制水彩人物肖像畫,這種作品往往在繪畫者創作的過程中是毫無情感的,因為創作者并沒有通過作品對自己的情感進行傳達,而是對客觀現實的機械反應和復制。
參考文獻:
[1]科妮莉亞·桑塔格,著.大師水彩[M].姜樂偉,譯.南京:江蘇鳳凰科學技術出版社,2019.
[2]陳流.陳流水彩[M].武漢:湖北美術出版社,2021.
[3]王興吉.薩金特水彩[M].長春:吉林美術出版社,2017.
[4]李曉林.名家經典素描·李曉林[M].南寧:廣西美術出版社,2017.
[5]李天祥,趙友萍.色彩之境[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20.
[6]張世彥.邊·位·場·勢·美[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7]李劍晨.英國水彩畫選集[M].上海: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1958.
[8]劉孔喜.坦培拉繪畫藝術研究[M].合肥:安徽美術出版社,2017.
作者簡介:段兵(1998-),男,山西忻州人,碩士,從事水彩畫表現形式等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