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甘肅清水縣以其獨特的地理環境優勢成為甘肅省優質的蘋果生產基地,清水縣內蘋果種植面積大,蘋果生產是當地重要的經濟產業。但由于縣域內地形多樣、氣候差異顯著,不同的蘋果種植區域需要采取不同的管理策略。為優化資源配置,提高蘋果的產量和品質,提出了針對清水縣蘋果種植區域的差異化管理策略,針對不同區域的特點,提出了不同蘋果生產管理措施,以期實現清水縣蘋果生產效益的最大化。
關鍵詞:清水縣;蘋果;蘋果種植區域;差異化管理
清水縣位于甘肅省東南部,地處隴山山地向隴西黃土高原過渡地帶。由于清水縣地處山地向高原的過渡帶,縣內地勢差異顯著,地勢自東北向西南傾斜,最高海拔為2201米,最低海拔為1112米??h域內大部分地區的海拔在1500米以上。清水縣深居內陸,屬于溫帶大陸性氣候,雨熱同期,年平均降水量564.5毫米,年日照時數2 166.5小時,無霜期170天左右,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光照充足,晝夜溫差大。清水縣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使其成為甘肅重要的水果生產基地,其中,蘋果是主要的水果品類之一。清水蘋果是當地特產,主要集中在郭川、遠門、金集、豐望等鄉鎮,有花牛蘋果、紅富士蘋果等優質蘋果,2022年蘋果產量達14.85萬噸。但由于縣域內地形復雜多樣,海拔差異大,各蘋果種植區域有著明顯的差異,因此,需要實施區域差異化管理策略,以最大限度地發揮各區域的自然優勢,減少不利因素的影響,這對提高蘋果種植效益、推動清水縣蘋果產業的健康發展有重要意義。
1 區域劃分
蘋果種植區域實行差異化管理首先需要根據當地的生產條件進行區域劃分。如,可根據降水量、溫度、光照等氣候因素和土壤類型、肥力、酸堿度等土壤條件將清水縣蘋果種植區劃分為不同的區域,以便因地制宜地制定蘋果種植管理策略。如,郭川鎮屬于溫帶半干旱氣候,地貌為山地,年平均降水量為510毫米,自然災害有冰雹、干旱、洪澇、霜凍、大風、病蟲害等,屬半干旱種植區;遠門鎮地形復雜、山坡陡峭,屬溫帶半濕潤氣候,年平均降水量為590毫米,降水較多,全年無霜期為240天,屬半峁濕潤種植區;金集鎮地形為黃土中低山梁峁溝壑半干旱淺山區,氣候為溫帶半濕潤氣候,降水量較多,年降水量達610毫米,自然災害有冰雹、干旱、大風、低溫、雷擊等,屬于半濕潤種植區;豐望鄉地形屬于黃土高原的一部分,屬溫帶半濕潤氣候區,年均降水量為540毫米左右,自然災害有地震、冰雹、干旱、洪澇等。相關管理人員需根據不同的區域制定不同的種植策略。
2 品種選擇
果農應根據各區域的氣候和土壤條件,因地制宜選擇適合種植的蘋果品種。蘋果品種選擇應考慮豐產性、抗逆性和適應性。如,郭川鎮可種植紅富士、“三紅”(紅星、紅元帥、紅冠)、金冠等。在品種搭配時,應合理配置早熟、中熟和晚熟品種,以延長蘋果上市時間,提高市場競爭力。如,郭川鎮可在穩定“三紅”蘋果面積的基礎上,適度增加富士系蘋果種植面積,擴大早、中熟新品種面積[1]。
3 園地整理
應根據地理條件實行差異化整地。平整土地需要在秋季清理地膜、石塊等雜物,深翻土壤。平地需要挖定植溝,定植溝寬60厘米、深80厘米,挖定植溝時表土應與底土分開放置在定植溝兩側。山地栽植蘋果需要采用不同的整地方法。在坡度較大、地形復雜的栽培地和黃土高原地區需要采用魚鱗坑整地的方式。魚鱗坑是近似半圓形的定植穴,一般長徑80~150厘米,短徑60~100厘米,坑深50厘米左右,坑外圍需要有30厘米左右的土埂。魚鱗坑內側有小蓄水溝,與坑兩角的引水溝相通??优c坑之間應呈“品”字形排列,魚鱗坑整地效果見圖1。
在干旱種植區域,可在山地、丘陵地溝中修筑橫向的攔水壩,實施水窖工程,布置滴灌、噴灌等節水灌溉設施。
4 土壤管理
旱地應保墑栽植蘋果。果樹幼齡園需要在早春頂凌覆蓋,在樹盤覆蓋0.01毫米以上的黑色地膜,以集雨保墑[2]。也可在樹下順樹行修整寬80厘米左右的平壟,壟面中間應比外緣略低4厘米左右。對于已經結果的干旱地區的果園,需要起壟覆膜,從樹冠投影外向果園行內起壟,靠近主干部分的壟面應高于地表5厘米以上。起壟在樹盤兩面的壟面各覆蓋厚度0.01毫米以上的黑色地膜,地膜幅寬應隨著樹冠的擴大逐步加寬。地膜外側應順行挖集水的施肥溝,溝寬30厘米左右,深30厘米左右,溝內可覆蓋秸稈或雜草,用來蓄積雨水。干旱的果園內可行間生草,以減少地面蒸發。當草長至一定高度時可于雨后將草刈割后覆在果園地表,也可于早春時節在果園內覆草,覆草厚度在15厘米以上。當全園覆草時,樹干周圍20厘米以內不覆草。每間隔1~2年需要加蓋草1次,保證園間覆草厚度在20厘米以內,每隔2~3年需要換1次新草。
對于降雨量較大的果樹種植區域,為避免田間澇害,需要在雨季來臨之前挖好排水溝。排水溝應在果園低洼處,以免對果樹造成影響。
5 災害預防
清水縣各蘋果種植區域易發生霜凍、冰雹、病蟲害等災害,各地果農應因地制宜預防災害,保證蘋果的產量和品質。
5.1 霜凍預防
霜凍會導致蘋果樹的嫩芽或嫩枝變成黑色;未開放的花蕾受凍時,花瓣會失水干枯;已開放的花朵受凍后,花瓣邊緣會褐化、焦枯(圖1);幼果受害后會發生畸形、變色甚至脫落。
易發生災害的地區應在果園內安裝大型智能防霜機,每30~40畝果園安裝1個。果農需要時刻關注天氣預報,在霜凍來臨前開啟防霜機。在霜凍來臨前也可利用鋸末、麥糠等燃燒產生的煙對果園熏煙。燃料應在果園的上風口處堆放,每畝可放置4~6個煙堆。有灌溉條件的果園可于蘋果開花前7天內灌水1~2次。還可在花前和霜凍來臨前,對蘋果樹噴施果樹防凍劑,增強果樹的抗寒能力。
5.2 冰雹預防
冰雹會直接導致果實受損,出現傷痕或凹陷,影響蘋果的外觀品質。冰雹還會打落果樹葉片,影響樹體光合作用,嚴重時可導致樹勢衰弱(圖2)。
易發生冰雹的地區需要在雨季來臨前在果園建起屋脊式的鋼架防雹網,在蘋果采收后需要及時撤除防雹網,以免引發雪災。翌年蘋果樹開花前需要將防雹網再次拉開。
5.3 病蟲害防治
病蟲害易發生的種植區域需要及時防治病蟲害。果農應堅持“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原則防治病蟲害,特別是郭川鎮種植區域,需要重視病蟲害的預防。防治蘋果病蟲害可采用農業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學防治的綜合措施[3]。農業防治包括及時清園、修枝剪葉、地面覆蓋、科學施肥等措施,提高蘋果的抗病能力。生物防治包括利用天敵、使用生物菌劑等。物理防治包括使用殺蟲燈、糖醋液、粘蟲板等措施?;瘜W防治主要采用噴施化學藥劑的方式。
6 結 語
實施蘋果種植的差異化管理,必須要秉持因地制宜的原則,充分結合各區域的蘋果生產條件進行蘋果種植,包括品種選擇、整地方法、土壤管理和災害預防等方面。提升蘋果產業的整體競爭力,需要保證蘋果的產量和質量,因地制宜栽培管理蘋果,推動清水縣蘋果產業實現更高質量、更高效益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劉小花.鄉村振興背景下清水縣西部蘋果產業發展思考[J].南方農業,2021,15(32):181-183.
[2] 楊勝平.甘肅莊浪梯田種植蘋果注意事項[J].果樹實用技術與信息,2023(3):27-29.
[3] 張曉霞.蘋果樹栽培及病蟲害防治技術要點分析[J].河北農機,2024(3):142-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