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桃樹在我國栽培廣泛,在河南地區有大范圍的種植。桃果實甘甜、汁水豐富,備受消費者喜愛。桃樹矮化密植栽培管理技術對提高桃樹產量、提升果實品質具有重要作用。基于此,對桃樹矮化密植栽培管理技術進行了探討,包括選擇矮化桃樹苗木、合理密植和科學修剪等技術要點,以供栽培者參考。
關鍵詞:桃樹;矮化密植;整形修剪;技術措施
桃是我國的傳統水果之一,果實鮮美多汁、營養豐富,除鮮食外,還可加工成桃脯、桃醬、桃汁、桃干和桃罐頭。除了果實可食用外,桃核、桃膠、桃葉、桃皮等均可入藥,經濟價值高。桃花顏色主要為粉紅,具有觀賞性,種植桃樹還可美化環境。總之,種植桃樹具有較高的經濟效益。但在市場需求不斷增加的背景下,傳統的桃樹栽培方式難以滿足現代社會對桃果實高產、優質的生產要求。河南雖是產桃大省,但在長期的桃樹種植中仍然存在栽培模式不合理的問題,導致果園間通風透光不良,桃果實品質不佳。為促進桃樹豐產提質,果農可采用矮化密植栽培管理技術,通過選擇矮化砧木、調整株行距、科學修剪等手段,使桃樹樹體矮化、樹冠緊湊,管理更加方便,從而增加桃樹單位面積產量,提高果實品質,增加經濟效益[1]。
1 苗木選擇
桃樹矮化栽培需要選擇矮化砧木,可選擇毛櫻桃、李樹、杏樹等砧木。根據當地的生產條件選擇適宜矮化密植栽培的桃樹品種,應考慮品種的適應性、抗逆性和豐產性。河南地區適宜矮化密植栽培的桃樹品種有雨花露(見圖1)、春蕾(見圖2)等品種。由于部分桃樹品種花粉不稔,在這樣品種的果園中應栽培花粉親和性好、與主栽品種花期一致、花粉較多的授粉品種。選擇生長健壯的桃樹苗木定植。
2 定 植
應結合桃樹的生長習性,選擇pH值4.5~7.5、地下水位在1米以下的陽光充足的地方建園[2]。河南地區桃樹以在落葉后至土壤封凍前栽植為宜,也可在春季土壤完全解凍后到苗木萌芽前定植。定植前需要深翻果園土壤,深度30厘米以上,在翻地的過程中每畝施入2000千克左右充分腐熟的有機肥,結合翻地將肥料充分混合到土壤中。耙平土壤后挖約30厘米見方的定植穴。將苗木直立于土坑中,使苗木根系舒展。栽植前將苗木根系剪短,若苗木根系超過30厘米,則剪至30厘米以內,苗木根系最短不可小于20厘米,根系過長不利于苗木重新扎根。填土時注意將苗木扶正后再填土,填土高度應在嫁接口以下,定植后及時澆透定根水。栽培時采用寬行密植的模式,株行距宜為1.5米×4.5米,南北走向栽植[3]。
3 園間管理
3.1 行間生草
桃樹定植后行間可生草,可種植紫花苜蓿、白三葉等,當草長至30厘米以上時及時刈割。將刈割下來的覆蓋在行間,覆蓋厚度在10厘米左右,增加果園土壤有機質含量。
3.2 水肥管理
桃樹施肥分為基肥、追肥和葉面肥。秋季施入基肥,結果樹在果實采收后施入。施肥時應施入腐熟的有機肥,于樹冠垂直投影處溝施,溝寬30厘米、深30厘米,施肥后立即覆土。每畝可施入腐熟有機肥2000~3000千克。幼樹和結果樹的生長前期,需要追施氮肥、磷肥,果實膨大期需要追施鉀肥、鈣肥,可使用滴灌的方式追肥。果樹萌芽前可噴施0.3%尿素1~2次,每次間隔7~10天。進入5月中旬,需要噴施0.3%的磷酸二氫鉀溶液,每間隔半個月左右噴施1次,采果前3周內停止噴施。
在桃樹萌芽期、果實迅速膨大期和落葉后封凍前若土壤干旱應及時澆水。為節約水資源,應采用滴灌或者微噴等節水方式,每畝灌水量應小于100米3。灌水應采用清潔的水源。雨季來臨前果園應挖好排水溝,強降雨過后應及時到園間觀察,及時排水,避免園間積水導致桃樹生長不良。
3.3 整形修剪
采用矮化密植模式栽培的桃樹,需要采用“Y”字形的樹形[3]。由于密植條件下的桃樹株距較小,主干形桃樹枝條較多,盛果期易形成郁閉,導致果樹間通風透光不良,由此導致果樹生長不良。“Y”字形的樹形結構簡單,主枝上直接著生結果枝和結果枝組,省略了側枝,盛果期也不易形成郁閉,適合密植栽培。“Y”字形桃樹見圖3。
修剪“Y”字形桃樹的樹體結構為主干高度40~50厘米,主干長有2個主枝,主枝高度可達到4米,兩枝間的夾角為50°~60°,每個主枝上有15~20個結果枝或小型的結果枝組,側橫向生長。結果枝和小枝組間隔15厘米以上。每株有50個以上的結果枝。
桃樹苗木定植后需要立即定干,定干高度為40~50厘米。桃樹萌芽后將主干下部距地面30厘米以內的芽全部清除。當桃樹新梢長至40厘米以上時,選擇2個生長方向相反、長勢較好、間距在10厘米以上的枝培育成主枝。兩主枝需要拉開,夾角在50°以上。夏季需要修剪桃樹的徒長新梢,保證花芽分化正常。對于長勢較強的新梢可摘心,按照5厘米以上的間隔摘除3~4個,抑制新梢旺長,促進花芽分化,促進副梢生長[4]。
對于生長旺盛的直立新梢,當新梢長至25厘米以上、已經半木質化時需要扭梢,將新梢基部5厘米左右處扭轉180°,使直立新梢斜向生長,以抑制新梢長勢,增加桃樹的養分積累,有利于花芽形成。
冬季修剪需要疏除桃樹的過密枝、重疊枝、病蟲枝,對于當年的新生枝實行緩放策略,以培育結果枝。對于主枝背部呈直立生長的旺枝,應及時疏除,但要保留這樣樹枝的基部,以防止樹干日灼。定植2年內的幼樹的主枝,需要短截。3年以上的桃樹,主枝長放修剪。對于桃樹的結果枝和結果枝組,可將短的結果枝疏除,保留中、長結果枝,每個主枝上保留15~20個結果枝即可。同一主枝上的結果枝20厘米的范圍內不能呈同一方向生長。當樹高達到3.5米時需及時落頭開心,避免桃樹徒長。
3.4 控旺
桃樹矮化密植栽培需要對旺長樹進行控制。由于密植栽培的桃樹株行距較小,旺長的桃樹易形成郁閉,不利于果園的通風透光,不利于桃樹的生長。因此,對于旺長的桃樹可適當化控,用15%的多效唑粉劑200倍液噴施,可于桃新梢長到30厘米時噴施,間隔20天以上再噴施第2次。藥液需均勻噴施,噴施量以葉片上的藥液形成水滴但不掉落為宜。也可采用土施法。當春季桃樹新梢長至10厘米左右時,對于旺長的桃樹,可根據樹冠投影大小每平方米使用15%多效唑粉劑1克對清水,在樹冠投影外緣挖20厘米(深)×30厘米(寬)的環狀溝,施入藥液后覆土。若施用控旺劑后桃樹短果枝、花束狀果枝較多,新梢下垂,說明多效唑施用過量,此時應對樹冠噴施50毫克/千克的赤霉素,抑制多效唑的作用。
4 結 語
綜上所述,桃樹矮化密植可提高桃樹產量、改善果實品質、增加經濟效益。實行桃樹矮化密植種植模式,需要選擇適宜矮化的砧木、優良的品種,合理把控桃樹的株行距,科學修剪桃樹,及時對旺長桃樹進行控制,這樣才能獲得高產優質高效益。
參考文獻
[1] 臧云鵬,金宏亮.淺談桃樹矮化密植栽培的優點及原理[J].園藝與種苗,2023,43(9):35-36.
[2] 楊琪峰.桃樹高效栽培管理要點[J].新農民,2024(3):99-101.
[3] 謝玉瑞,王文剛.桃樹矮化密植栽培技術[J].農機市場,2024(3):89-90.
[4] 王奮戰.桃樹矮化密植快速整形技術[J].天津農林科技,2017(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