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全面闡述了觀賞桃樹在園林綠化中的栽培管理技術,包括科學選擇砧木與接穗、精確控制嫁接時機、采用高效的嫁接方法,以及接后技術,以顯著提升觀賞桃樹的嫁接存活率和園林美化效果。同時,合理的修剪管理和肥水供給也是確保觀賞桃樹健康成長的關鍵。這不僅為園林綠化實踐中觀賞桃樹的種植提供了系統的技術支持,也對推動城市綠化建設和提高園林景觀藝術水平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園林綠化;觀賞桃樹;栽培管理
在我國古典園林藝術中,觀賞桃以其逾3000年的種植傳統,被譽為薔薇科中的瑰寶。其顯著特點之一是株形美觀,花姿俏麗,色彩絢爛,歷來為園藝迷和景觀設計師所青睞[1]。另外,觀賞桃花期較長,通常從陽春三月延續至初夏五月。伴隨著近年來城市綠化建設的飛速進步,近5年,觀賞桃樹的種植面積大約擴增了20%,然而這樣的增長亦對種植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戰[2]。筆者在本文中圍繞園林綠化中觀賞桃樹的管理展開闡述,目的在于提升觀賞桃在園林景觀中的效果,以助力觀賞桃樹在現代園林藝術中的進一步推廣與應用。
1 觀賞桃樹的生物習性
觀賞桃樹的十大品種包括絳桃、綠花桃、紅碧桃、壽星桃、紫葉桃、五色碧桃、千瓣紅桃、垂枝碧桃、小花白碧桃等,它們展現了從深紅到淺綠,再到潔白、粉紅乃至紫紅的花色變化,形態上也各有特色,如牡丹型的紅碧桃、枝條修長的壽星桃(圖1)以及花枝下垂的垂枝碧桃等(表1)。這些品種的花朵是其核心的觀賞點,因此充足的陽光照射與良好的通風條件對其生長至關重要[3]。觀賞桃樹較為耐旱,過多的水分會導致其受損,尤其是在受澇5~7天后可能出現從落葉到死亡的不同程度損傷的表現。盡管這些品種能在露天環境下越冬并顯示出較強的耐寒性,但休眠期氣溫低于-23 ℃時仍可能遭受凍害。觀賞桃樹的生命周期通常在20~50年,但多數種類在17年后會開始衰退。與食用桃相比,觀賞桃更早進入開花階段,嫁接苗在定植后1~3年內便能展現繁茂的開花景象,4~8年進入花果盛期。
2 嫁接技術
觀賞桃的嫁接時期宜選在3月上旬至4月末,這一時間有助于提高嫁接的成活率。對于一年生的砧木,常選擇距離地面3~5厘米的高度進行枝接,具體手法上,切接法為較常用。而針對夏季的芽接,則普遍開始于每年的5—6月。夏季芽接的成活率可超過95%,這一顯著優勢使得夏季成為芽接作業的優選時段[4]。
2.1 砧木選擇
對于觀賞桃樹而言,砧木可以選擇一年生的苗木或者多年生、規格較大且健壯的毛桃。以毛桃為砧木的觀賞桃樹,其成活率超過90%,通常在嫁接后的次年即可開花。此外,山桃或杏的一年生實生苗也是上佳的砧木,使用這些砧木的桃樹在花朵的色彩和形態上展現出更為豐富的多樣性。選定砧木后,按照至少60厘米的株行距進行定植,并在春、夏、秋三季中靈活選擇嫁接時機。
2.2 接穗選擇
在春季嫁接過程中,所需的接穗應在前一年的秋季,即母樹落葉后至次年發芽前的這段時間內采集。為了確保接穗與母樹枝條的長度協調,應依據枝條的長度來調整接穗的長度,一般建議將接穗修剪至10~15厘米。隨后,將每50根接穗捆綁為一捆,并混合以干凈的濕鋸末來防止其干燥失水。在使用塑料薄膜進行包裹之前,務必對接穗用多菌靈溶液進行消毒處理,以防止霉變。對于已包裹好的接穗,建議將其貯藏于恒溫冷庫中,以保持其新鮮度和延長保存時間。若接穗數量較少,也可以采用家用冰箱保存。此外,另一種有效的保存方法是,將接穗埋入濕潤的沙土中,以確保其保持新鮮狀態。
2.3 嫁接操作
觀賞桃樹,春季嫁接的最佳時機在3月上旬至4月底之間,對于1年生的砧木,常采用枝接技術,特別是在距離地面3~5厘米處,采用切接法嫁接。芽接則是另一種重要的嫁接手段,包括“T”字形芽接(圖2),嵌芽接、方塊芽接等。宜選在5月下旬至9月上旬進行,此時砧木與接穗的樹液流動旺盛,新生芽苞尚未成熟,有利于提高嫁接的成功率。進行嵌芽接時,從接穗母株枝條上切取方形或長方形的芽片,芽片需要帶有木質部。然后,在砧木上切去與芽片形狀、大小相當的皮層。接著,將削好的芽片嵌到砧木的切口中,確保芽片與砧木緊密結合,確保芽片與砧木的皮層完全貼合。最后,用綁扎材料(如塑料薄膜)將接口處綁緊,以防止芽片松動或脫落。綁扎時要確保力度適中,既要固定牢固,又不能過緊影響接穗的生長。值得注意的是,嫁接操作應避免在雨季進行,以防雨水影響嫁接部位的愈合。若嫁接后遭遇降雨,需重新嫁接,以確保嫁接的成功。
2.4 接后管理
對于枝接而言,一旦接穗發芽并開始生長,應立即移除包裹的塑料袋,并在1個月后松開綁條。此后,定期進行中耕除草,并密切監測病蟲害情況。對于芽接,嫁接后15天需檢查接芽的存活狀態。若接芽色澤鮮亮且葉柄易脫落,則表明接穗已成活。對于未成活的接穗,應迅速進行補接,以確保嫁接的成功率。成活的接芽在25天后可去除綁條,此時需將砧木從接芽上方20厘米處平剪,保留3~4片葉,以減輕砧木對接芽生長的競爭壓力。當接芽生長至15厘米時,再次在接芽上方約0.5厘米處剪砧,以促進枝條的均勻生長和樹形的優化。
3 栽培管理
移栽定植通常選擇在秋冬季節樹木落葉后。在移栽時,務必確保栽植深度適宜,通常建議控制在大約0.5米。移栽前,應預先將充足的基肥與上層表土混合后填入坑內,作為樹木生長的初始養分來源。種植完成后,需對坑內土壤進行壓實,形成類似水盆的形態,并充分澆水,待水分滲透后覆蓋一層薄土。鑒于觀賞桃樹耐旱但忌澇的特性,在澆水時需遵循“見干見濕”的原則,即土壤微干時再適量澆水。特別是在花前花后,應追加磷鉀肥;冬季,則需施入基肥。此外,為保持樹木的通風性和美觀度,需定期剪除樹冠內的纖細枝、交叉枝和病弱枝,實現疏枝美冠的目標。在幼果膨大期,應著重保護樹冠的完整,待花朵綻放后再精細修剪。對于開花后的枝干,通常保留2~3個芽點短截,而在夏季,則應對過長枝條修剪和摘心,以保持樹形的勻稱和枝條的均衡分布。
4 結 論
綜上所述,可以看到,精心設置觀賞桃的砧木與接穗搭配,嚴格把握嫁接的最佳時機,并輔以恰當的栽培方法,對提高觀賞性桃樹的成活率和美化效果至關重要。同時,在觀賞桃生長過程中適度修剪和合理施肥供水,也是保障這些桃樹茁壯成長的核心措施。鑒于公眾對優美園林環境的日益向往,未來研究可以著眼于探討觀賞桃樹在多樣化生態環境中的適應性與管理方法,同時研究應用現代生物技術手段增強其抗病蟲害的能力,以進一步促進城市園林綠化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 姜德斌. 桃樹觀光品種的栽培技術及病蟲害防治要點[J]. 農業技術與裝備:2020(12):129-130.
[2] 孔黎. 引進觀賞桃品種生長發育規律的比較研究[D]. 新疆塔里木:塔里木大學,2019.
[3] 谷風杰,王連晶,孔紅嶺,等. 桃樹在觀光采摘園建設中的地位[J]. 北方果樹,2019(1):42-44.
[4] 王立如,房聰玲,范林潔,等. 觀賞桃引種試驗及園林應用[J]. 浙江農業科學,2020,61(5):875-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