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分析了遼寧省彰武縣章古臺設施葡萄種植中的精準施肥策略及效果,結果顯示,精準施肥能提高葡萄的產量和品質,減少肥料使用量和環境污染,增加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使用滴灌施肥和葉面噴肥,能夠更好地滿足葡萄生長需求,水肥一體化管理有廣泛的應用前景。
關鍵詞:設施農業;葡萄種植;精準施肥
設施農業的快速發展為葡萄種植提供了穩定和可控的環境,在氣候條件嚴酷的地區,設施農業能應對自然災害和極端天氣對作物生產的影響。設施環境下的葡萄種植面臨著土壤養分失衡、水資源利用不合理等問題,對葡萄的產量和品質產生了不利影響。精準施肥技術是基于作物需求、土壤供給狀況和環境條件,通過精確的施肥量和施肥時機,提高作物產量和品質,減少肥料浪費和環境污染的現代農業技術[1]。根據農業農村部的數據,目前我國設施農業種植面積已超過300萬公頃,設施葡萄種植面積逐年增加。合理的精準施肥策略可以提高葡萄產量10%~15%,并改善葡萄的品質。
1 章古臺區域葡萄種植現狀
1.1 章古臺區域概況
章古臺位于遼寧省彰武縣北部,地處科爾沁沙地東南邊緣,屬于亞濕潤干旱區,平均海拔226.5米,土壤以風沙土為主,透水性和透氣性強,但保水保肥能力較弱。氣候為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6.7 ℃,降水量350~550毫米,蒸發量1500~3200毫米,水分虧缺明顯。風沙活動頻繁,年起風沙時間達240天,平均風速3.8 米/秒。風沙土顆粒粗大,通透性好,但有機質含量低,保水保肥性差,必須進行土壤改良和合理施肥,以提高土壤肥力和保持水肥,適合實施精準施肥策略進行設施葡萄種植。
1.2 章古臺區域葡萄種植現狀
在章古臺區域,由于土壤的透水性強但保水保肥能力差,加之當地降水量少且蒸發量大的氣候特征,葡萄種植面臨較大的水分虧缺和養分流失挑戰。葡萄在不同生長期對養分的需求具有明顯差異,如何針對這些需求進行精準施肥是當前技術的重點。
葡萄生長初期,主要是枝葉的快速生長,對氮元素的需求較高,占全年吸收量的30%左右。然而,由于土壤的保肥性差,氮肥的施用需要謹慎,以避免養分的快速流失。果實成熟期,葡萄對養分的吸收逐漸減少,但對鉀元素的需求量依然較高。由于章古臺區域具有風沙大和高蒸發的特性,需要減少氮肥的使用并補充鉀肥,以確保果實品質。當前的施肥技術需要更精準地調控氮、磷、鉀的施用量和時機,以應對當地土壤和氣候條件帶來的挑戰,提升葡萄產量和品質。
2 章古臺區域葡萄精準施肥策略
2.1 基于土壤和植物檢測的施肥方案
由于章古臺區域風沙大、土壤保水保肥性差,養分容易流失等問題,因此需要定期對土壤中的氮、磷、鉀以及其他微量元素進行檢測,準確評估土壤的養分狀況,結合葡萄不同生長期的實際需求,精細調整施肥的種類和數量[2]。在葡萄的生長初期,減少氮肥的使用,防止因氮肥施用過多導致的生長過快和病蟲害風險[3]。在果實成熟期,關注土壤中的鉀含量,提高葡萄的品質。同時,進行葉片營養診斷,監測葉片中營養元素的濃度變化,有效判斷植物的營養狀況,適時調整施肥策略。章古臺區域的設施葡萄精準施肥方案緊密結合土壤與植物檢測結果,根據區域特性,進行動態調整,使葡萄的產量最大化和品質最優化。
2.2 滴灌施肥與葉面噴施結合應用
滴灌施肥通過管道系統將養分直接輸送到葡萄根部周圍,減少因高蒸發量和強風而造成的養分損失,提高了水肥利用效率。葉面噴施主要為了補充施肥,在葉片上噴灑水溶性肥料,快速補充了葡萄生長過程中缺失的養分。在高風沙天氣和干旱條件下,葉面噴施能夠更迅速改善葡萄的營養狀況,增強果實的抗逆性和改善品質。章古臺葡萄種植結合了滴灌施肥與葉面噴施,在保持較低施肥量的同時,實現了產量和品質的提升,充分適應了當地的環境特征和氣候條件,促進了葡萄種植的可持續發展(圖1)。
2.3 實時監控與動態調整的技術
章古臺區域設施葡萄種植,通過在土壤中安裝傳感器,持續監測氮、磷、鉀等養分的濃度變化,精準掌握土壤的即時養分狀況。還結合葡萄不同生長期的營養需求,實施動態調整施肥策略。不同施肥策略下,土壤養分含量的動態變化情況如表1所示。
3 葡萄精準施肥技術的效果分析
3.1 果實質量、產量分析
葡萄的產量受施肥策略的影響,不同的施肥策略下葡萄的畝產量和果實大小不同。如表2所示,由于章古臺區域的土壤透水性強保肥性差,傳統施肥方式容易導致養分流失,葡萄每畝產量僅為1350 千克,平均果實質量為11.8克。引入滴灌施肥技術后,每畝產量增加到1524千克,平均果實質量提升至12.5克。在此基礎上進一步結合葉面噴施技術,葡萄每畝產量達到1608千克,平均果實質量為12.9克。說明章古臺區域使用的滴灌施肥與葉面噴施相結合的精準施肥策略,在降低施肥量的同時,提升了葡萄的產量和品質。
3.2 品質效果分析
章古臺區域采用的設施葡萄的精準施肥策略提升了葡萄的品質,如表3所示,傳統施肥方式下,葡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為18.2%,酸度為4.5克/升,維生素C含量為12.8毫克/100克,肥料利用效率不高,葡萄品質一般。引入滴灌施肥技術后,葡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升至19.7%,酸度降至4.2克/升,維生素C含量增至14.3 毫克/100克,葡萄品質得到了提升。進一步結合葉面噴施,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達20.4%,酸度降低至3.9克/升,維生素C含量增至15.6毫克/100克。章古臺區域的精準施肥策略通過優化養分供給和減少損失,提高了葡萄的糖度和維生素C含量,降低了酸度,改善了葡萄的風味和品質,適應了該區域的特殊環境,促進了高品質葡萄的生產(圖2)。
3.3 環境與經濟效益分析
章古臺區域設施葡萄種植采用的精準施肥策略,提升了環境和經濟效益。如表 4 所示,傳統施肥方式下,肥料使用量較高,且沒有明顯改善土壤質量和減少氮磷流失。相比之下,滴灌施肥減少了肥料使用量(每畝減少20千克),有效降低了氮磷流失(每畝減少1.8千克),土壤有機質含量提升了3.4%,同時實現了成本節約和收益提升。結合葉面噴施的精準施肥,通過進一步減少肥料使用(每畝減少22千克)和降低氮磷流失(每畝減少2.5千克),土壤有機質的增加幅度也更為明顯,達到4.6%。經濟效益表現突出,收益提高了240.7元/畝,體現了環境與經濟雙重優勢。
4 結 語
章古臺區域設施葡萄種植中采用的精準施肥策略,提高了葡萄的產量和品質,減少了肥料浪費和環境污染,同時也提高了種植收益,增加了農民收入,推動了當地農業經濟的發展,為其他類似環境區域提供了寶貴的經驗和參考。
參考文獻
[1] 沈海生.羅定市水稻精準施肥技術的應用與效果評價[J].種子科技,2024,42(1):64-66.
[2] 李勐勐.精準施肥技術對小麥產量和質量的影響研究[J].種子科技,2024,42(13):94-96.
[3] 宋會.小麥精準施肥技術在農田管理中的實踐與效果評估[J].種子科技,2024,42(8):7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