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梨小食心蟲具有鉆蛀果實、隱蔽危害的顯著特點,蛀果危害期間常常世代重疊發生,給防治工作帶來很大難度,果農頻繁地使用藥物防治,防治效果卻不理想。隨著社會的進步,人們對綠色、無公害果品的要求越來越高。昆蟲信息素具有高效無毒、對環境安全,對天敵友好的特點,通過在蘋果園中綁縛內含梨小食心蟲性信息素的迷向絲,進行迷向效果試驗,表明迷向絲對靶標害蟲梨小食心蟲有極好的迷惑性,雄成蟲無法定向雌成蟲,從而減少產卵數量,達到減少危害果樹的目的,希望給果農一點啟發和幫助。
關鍵詞:信息素迷向絲;梨小食心蟲;防治;應用
近年來隨著經濟林的大力發展,林果集中連片栽植,品種單一,生態環境脆弱,梨小食心蟲等有害生物頻繁發生,危害程度呈現日益嚴重之勢頭。梨小食心蟲主要危害蘋果、櫻桃、梨、桃等果樹(圖1),以鉆蛀嫩梢和果實危害,隱蔽性和抗逆性極強,治理難度大,果農頻繁施用化學農藥防治,防治效果不理想,致使果實品質下降,果實失去食用價值,市場競爭力不強,果農經濟收益受到巨大損失。信息素迷向絲防蟲作為一種先進的科技防治手段,對環境無污染、對果品無藥害殘留,對梨小食心蟲卻有很好的控害能力,可從源頭上減少化學農藥的使用,保障樹木的健康生長和果品的質量安全。因此探索和推廣昆蟲性信息素的新技術防治措施,符合果品綠色、安全、環保的無公害要求,也是保證果品質量安全的重要舉措。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地概況
試驗地選址在新泰紫萱和綠韻2處蘋果園,2處蘋果園直線距離為260米,栽植條件一致:主栽品種均為金冠,樹齡 10 年,株行距為 4米×5 米。2處蘋果園分別設置:1處設置為迷向園、1處設置為對照園,其中迷向園面積為10畝,栽植蘋果樹331株,對照園面積為9.5畝,栽植蘋果樹315株。2處蘋果園均為粗放式管理,園區內近年來梨小食心蟲危害嚴重。試驗觀察時間為2023年4—7月。
1.2 試驗材料
試驗材料有迷向絲和誘捕器。迷向絲內含240毫克梨小食心蟲性信息素,持續100天釋放性信息素,可綁縛在樹干或樹枝上,利用梨小食心蟲的趨性對其進行誘殺。性信息素誘捕器由粘蟲板、誘芯等構成,誘芯1個月更換1次,粘蟲板視誘蟲情況及時更換,性信息素誘捕器主要用于誘殺梨小食心蟲,并統計粘蟲板上蟲尸數量。
2023年4月2—4日,在迷向園放置迷向絲331個,即1株樹綁縛1個迷向絲,按“之”字形選取3株樹懸掛梨小食心蟲性信息素誘捕器 3 個,即1株樹懸掛1個誘捕器,用來誘捕收集迷向園的梨小食心蟲成蟲。為方便觀察和摘取,懸掛高度設置為 1~1.5 米。對照園不設置迷向絲、只設置性信息素誘捕器(同迷向園的標準)3個,用來誘捕收集對照園的梨小食心蟲成蟲,與迷向園收集的蟲尸相比較,計算迷向園實施防治后的迷向率。
1.3 梨小食心蟲迷向效果調查
1.3.1 調查情況 從4月5日至6月15日,對迷向園和對照園分別進行誘蟲調查,每隔10天,統計性誘捕器內梨小食心蟲成蟲數量,記錄后清理干凈粘蟲板上的成蟲,再進行下一輪的調查統計,循環往復。6月15日,統計匯總迷向園和對照園2個多月的誘捕成蟲數量,計算迷向率,分析迷向效果。
計算公式:迷向率/%=(對照園誘蛾總量-迷向園誘蛾總量)/對照園誘蛾總量×100。
1.3.2 結果分析 調查結果表明,在迷向園中綁縛迷向絲實施防治,使用性信息素誘捕器進行蟲尸數量統計,由表1可知2個月內共誘捕梨小食心蟲成蟲5頭,平均每個誘捕器誘捕量為1.67頭,對照園中共誘捕梨小食心蟲成蟲470頭,平均每個誘捕器誘捕量為156.7頭。這說明在迷向園中,使用梨小食心蟲性信息素迷向絲后,在較長時間內持續散發氣味,迷惑梨小食心蟲雄蟲,使之無法準確定位雌成蟲,有很好的迷向效果。而對照園沒有設置迷向絲,性信息素誘捕器吸引大批成蟲自投羅網,發揮了很好的誘捕功能,因此誘蛾量很大。
1.4 梨小食心蟲蛀果率調查
1.4.1 調查情況 從6月18日開始調查迷向園和對照園蛀果情況,以后每隔10天調查1次,到7月8日調查結束,共調查3次。調查方法:采用五點取樣法在迷向園選取20株蘋果樹,設置為處理組。采用五點取樣法在對照園選取20株蘋果樹,設置為對照組。每株樹按東、南、西、北、中 5 個方位各隨機選取5個樣果,每株樹選取25個樣果,這樣處理組和對照組各選取樣果總數為500個。統計樣果中的蟲果數,計算蛀果防效。
計算公式1:蟲果蛀率/%=有蟲果數/調查總果數×100%;
計算公式2:蛀果防效/%=(對照組蛀果率-處理組蛀果率)/對照組蛀果率×100%。
1.4.2 結果分析 由表2可知,迷向園的蛀果數量遠遠低于對照園的蛀果數量,說明性信息素迷向絲對梨小食心蟲有很好的防控作用,阻斷并延遲了雌雄成蟲的交尾,雌蟲產卵數量明顯見少,降低了后代蟲口繁殖數量,減輕了對果實的危害,提高了果實的品質,蛀果防效平均達到 94.87%。
對照園內只懸掛了3個性信息素誘捕器,相比于迷向園每株樹綁縛1個迷向絲、實施大面積迷向防治來說,對照園的整體誘殺效果不大,建議輔助藥劑對梨小食心蟲進行有效防治,進一步控制蟲情發展,降低危害程度,減少果農的經濟損失。
2 應用迷向絲注意事項和發展前景
2.1 注意事項
當果園內蟲口密度處于中、低水平時,可直接使用迷向絲進行迷向防治(圖2),一般在春季使用,操作時需要戴好手套,以防迷向絲受到污染影響防治效果。迷向絲使用前需要低溫儲存。一般在冰箱里溫度要控制在 0 ℃以下,一旦打開包裝袋開始使用,切記要在最短時間內設置在果園內,使其盡快發揮作用。迷向絲有效期很長,可達整個生長季,且內含梨小食心蟲性信息素,因此具有單一選擇性,只針對梨小食心蟲具有明顯迷向效果,對其他昆蟲迷向效果極差。當果園蟲口密度較高時,迷向防治不能完全遏制其蟲口繁育,這就需要結合使用高效低毒農藥進行配合防治,方能取得整體防控效果,但是噴藥次數比未使用迷向防治的果園要少3~4次。
2.2 迷向絲應用發展前景
傳統防治梨小食心蟲常使用化學防治,每年打藥10多次,不但費時費力,而且存在農藥殘留隱患,影響果實品質,造成環境污染。而性信息素迷向絲內含昆蟲性信息素液體,使用時扭轉綁縛在果樹上,通過持續穩定釋放性信息素來達到迷向防治的目的。信息素迷向絲適合在成蟲期使用,在雌雄成蟲羽化后,互相尋找伴侶時能迷惑對方,發揮迷向作用,從而降低雌雄成蟲交配率,有效控制蟲害發生量,取得理想防控效果。當幼蟲鉆蛀新梢、果實危害時,迷向絲已經不起任何作用。因此在果園中,結合梨小食心蟲的糖醋液防治、捕食螨等天敵的生物防治、果實套袋(圖3)、安裝太陽能殺蟲燈(圖4)以及清理果園枯枝落葉、雜草叢枝等措施,迷向絲才能發揮最大的作用,可以大大降低蟲口繁殖數量,減少化學農藥的使用次數和使用量,有效減少果品農藥殘留,保障果品質量安全,為消費者提供綠色環保的優質果品,是未來果樹害蟲防治的方向,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
3 結 論
性信息素迷向技術的原理主要是使梨小食心蟲成蟲迷失方向,干擾雌雄交配,是針對于成蟲期的防治技術手段,在果園中使用,對食心蟲成蟲具有明顯的防控作用。梨小食心蟲主要是以幼蟲蛀食新梢、蛀食果實進行危害,另外果園中還有桃小食心蟲、桃蛀螟等其他病蟲害,梨小食心蟲性信息素迷向絲只對梨小食心蟲具有靶標防治的特性,對其他害蟲成蟲防控效果較差。因此建議開發并推廣使用新型的多功能迷向絲,并在使用迷向防治技術的同時,結合農業防治、物理防治及生物防治的應用,以鞏固全年防控效果,保障果實健壯生長,提高產量和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