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日三餐,民以食為天。中國孩子牙牙學語,會背誦的第一首古詩,很可能就是“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一粒種子,就是生命的開始與源泉。
“萬物的原則,起始于根基”,這是古希臘數學家、哲學家畢達哥拉斯的一句名言,而種子就是萬物生長的根基。一粒種子是那樣卑微而渺小,看似尋常和簡單,一旦放到顯微鏡下,竟是那樣復雜而奇妙,它支撐著物種的基本構造和性能,蘊含著宇宙、物質、能量、結構、變化等信息,儲存著種族、孕育、生長過程的生命密碼。
一粒種子可以改變什么?袁隆平,給出了答案。他一生致力于雜交水稻的研究、應用和推廣,用一顆種子改變了世界。袁老常說自己有兩個夢想,一是禾下乘涼夢,一是雜交水稻覆蓋全球夢。如今,水稻高產的夢想變成現實,雜交水稻在世界各地大面積種植。為了實現夢想,袁老和科學家們一直在努力,從未停止探索的步伐。
春耕、夏耘、秋收、冬藏,一年四季,循環往復,生生不息。本期的視點,讓我們走進袁隆平的世界,了解一些種子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