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插 畫 陳木小
學生記者 鄭仕駿 王奕晴 陳競擇
韓 政
學校支持 杭州市豐潭中學
湖南省岳陽市第二十中學
我們如何面對不靠譜的夢想,以及希望別人怎么對待自己的夢想,這是一個值得探討的話題。
傳統意義上不靠譜的夢想,多是指有點遠大,難以實現,帶有某種理想主義或者崇高感的夢想。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夢想天然就是“不靠譜”的,靠譜的叫作目標。但通過同學們的回答,另一種不靠譜的夢想浮現了出來——一種新奇的,以某種興趣、愛好為主的夢想。
這種對夢想理解的變化,反映了新一代少年對宏大敘事的祛魅,不再被社會評價體系所規訓,更注重自己的內心感受和人生體驗的豐富性。這也反映了社會的進步,職業類型的多樣化、文化的多元化,讓我們擁有了更多選擇。夢想不一定是功成名就,當快遞員、在夜市擺攤都可以被同學們大膽又真誠地說出口。
所以,在時代變化飛快、各種小眾文化興起的當下,父母勸阻不靠譜夢想的理由,除了對夢想能否實現、是否務實的關注,也會出現孩子的夢想難以理解、超出認知的情況。一個可喜的發現是,在這次討論中,不少父母選擇了支持子女。或許越來越多的父母意識到了子女的獨立性,盡管不理解,但仍然尊重。
我在設問時,故意設置了一組鏡像式提問,除了身邊人怎么對待我們的夢想,同學們會怎么面對其他人的夢想。大家不約而同提到了人的獨立性。人與人的需求不同,所以追求的東西不同,對人生的想象不同。用自己的想法去勸阻他人,某種程度是不是也是一種傲慢呢?有同學也提到,朋友能和自己分享夢想,本質上是出于信任,要珍惜這種信任。選擇勸阻的同學,理由是務實,聽起來是不是很熟悉?
或許從這個小小的對照中,我們能明白,很多時候父母也是從一個有著所謂不靠譜夢想的孩子慢慢變成了一個務實的、勸阻不靠譜夢想的家長。還好,這樣的轉變越來越少。
而我們,要成為什么樣的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