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情緒呈現出明顯的兩極性和矛盾性,當你覺得自己有一點“喜怒無常”時,不用擔心,這是正常的。在心理學上,真正穩定的情緒模式恰恰是流動的。美國心理學家巴瑞特認為,情緒的流動不僅指情緒的自由表達,還指情緒的靈活轉換和適應環境的能力。你的情緒是一條富有生命力的河流,一潭死水反而不太健康。
與情緒相處,你必須“先抵達,再離開”,在情緒的洪流中保持覺察和接納的狀態,理解情緒的本質,允許自己鮮活地表達,從而成就更強大的情緒智慧和心理韌性。至于面對親近的人也常表現得喜怒無常,這可能是融合焦慮在作祟——青春期本就是“心理斷乳期”,你既有與人建立關系的渴望,又有獨立的渴望,擔心離親人朋友太近會喪失自我。這樣的融合焦慮一旦被激活,就可能用偏激的方式把對方推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