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汽車工業的快速發展和新能源汽車技術的不斷進步,汽車維修行業對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而當前職業院校汽車維修專業教育在“三教”方面仍存在諸多問題,教師實踐經驗不足、教材內容滯后、教學方法單一等問題屢見不鮮,嚴重制約人才培養質量和效率。因此,基于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三教”改革成為提升職業院校汽車維修專業教育水平的關鍵?;诖耍疚姆治霎斍捌嚲S修專業教育存在的問題與挑戰,結合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優勢,提出具體的改革措施,以期提升汽車維修專業的教學質量,培養出更多符合市場需求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
關鍵詞:產教融合 校企合作 職業院校 汽車維修專業 “三教”改革
0 引言
職業教育中產教融合與校企合作被視為提升汽車維修專業教學質量與效率的兩大核心驅動力。而需要注意的是,盡管模式在理論層面上展現出巨大的潛力與優勢,但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卻遭遇諸多挑戰與困境,特別是在“三教”改革方面,即教師隊伍的建設、教材內容的更新以及教學方法的創新,成為制約汽車維修專業教育質量提升和技能型人才有效培養的瓶頸。職業院校在產教融合,校企合作背景下對汽車維修專業實施“三教”改革,可期待更加繁榮、更加創新的汽車維修行業的未來。
1 職業院校汽車維修專業“三教”改革的重要意義
1.1 提升教學質量,打造專業精英
職業院校汽車維修專業領域內實施“三教”改革,即教師、教材、教法的全面革新,是提升教學質量、培養專業精英的必由之路,改革核心在于不是對現有教育體系的簡單調整,而是深刻的、系統性的變革,聘請更多具有豐富實踐經驗和深厚理論功底的教師,是提升教學質量的關鍵,教師具備扎實的專業知識,更能在實際操作中為學生提供精準的示范指導,引導學生將理論知識與實踐技能緊密結合,將最新的行業動態和技術發展融入教學中,使學生所學內容始終與市場需求保持同步。隨著汽車技術的飛速發展,傳統教材已難以滿足現代汽車維修教育的需求,改革后的教材應緊跟汽車技術的發展步伐,反映最新的維修理念和技術標準,幫助學生掌握前沿知識,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與學習興趣,提高其學習效率。傳統的填鴨式教學已無法適應現代職業教育的需求,改革后的教學方法應更加注重學生的主體性,采用項目導向、案例分析、模擬實訓等多樣化的教學手段可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其自主學習能力、團隊協作能力和問題解決能力,在提高學生的實踐技能的同時,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綜合素質[1]。
1.2 增強就業競爭力,拓寬職業道路
隨著汽車市場的不斷擴大和技術的不斷更新,汽車維修行業對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斷變化,改革后的汽車維修專業教育將更加注重實踐技能的培養,以校企合作、工學交替等方式,使學生在真實的工作環境中學習和實踐,全面適應市場需求,提高就業競爭力,拓寬職業道路。職業學校與企業構建緊密的合作關系,可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實習機會和就業崗位,同時企業也能從院校中獲取優秀的人才資源,實現雙贏,提高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和職業素養,為其未來的職業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工學交替是將學習與工作相結合的教育模式,允許學生在校期間就能接觸到真實的工作環境,分析汽車維修行業的實際運作情況,學生全面性適應市場需求,提高學生的就業競爭力[2]。
1.3 促進產業升級,推動技術進步
高素質技能型人才的培養是汽車維修行業產業升級和技術進步的重要推動力。職業院校進行“三教”改革,可為社會輸送更多具備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汽車維修專業人才,推動汽車維修行業技術創新和產業升級。具備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汽車維修專業人才不斷探索新的維修方法和技術,可為汽車維修行業的發展注入新的活力,創新成果在提高企業的生產效率和服務質量的同時,推動整個行業的技術進步,同時隨著汽車維修行業的不斷發展,對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斷變化,改革后的職業教育將更加注重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使其能適應更多元化的職業需求,提高學生的就業競爭力,推動整個汽車產業鏈的升級和發展。
2 基于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的職業院校汽車維修專業“三教”改革常見問題
2.1 教師實踐經驗不足
職業院校汽車維修專業的教師隊伍中雖然有擁有深厚理論功底的學者型教師,但其在企業實踐方面的經驗卻顯得尤為匱乏,理論與實踐的嚴重脫節,導致教學內容過于抽象和理論化,難以與汽車維修行業的實際需求緊密對接。學生在此種教育環境下,雖然能掌握一定的理論知識,但在面對實際汽車維修任務時,卻感到手足無措,缺乏必要的實踐經驗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得學生在就業市場上難以迅速適應和立足,削弱就業競爭力。
2.2 教材內容滯后
隨著汽車技術的飛速發展,新能源汽車、智能駕駛、車聯網等新興技術如雨后春筍般涌現,對汽車維修專業的教學內容提出前所未有的挑戰。但結合目前形勢而言,仍有部分職業院校的教材內容卻未能及時跟上步伐,仍然停留在傳統汽車技術的介紹上,導致學生無法接觸到最新的汽車技術知識,在未來的就業市場中處于劣勢地位,教材內容滯后性限制學生技能的提升,使得其在面對新技術、新挑戰時缺乏必要的應對能力和創新意識[3]。
2.3 教學方法單一
傳統的教學方法側重于理論知識的傳授,而忽視對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汽車維修專業中單一的教學方法導致學生缺乏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難以適應復雜多變的汽車維修環境,且單一的教學方法還容易使學生產生厭學情緒,降低學習效果,進一步削弱人才培養的針對性和實效性[4]。
2.4 校企合作深度較淺
產教融合與校企合作本是職業院校提升教學質量的重要途徑和有效手段,但在實際操作中,部分職業院校與企業之間的合作卻僅限于表面層次,缺乏深入的合作機制和實質性的合作項目,淺層次的合作導致學校無法充分分析企業的實際需求,企業也無法充分利用學校的教育資源,形成資源共享的壁壘,相關合作模式的局限性限制雙方資源的共享和優勢互補,影響人才培養的針對性和實效性,使得人才培養的質量難以得到根本性提升。
3 基于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的職業院校汽車維修專業“三教”改革有效路徑
3.1 加強教師隊伍建設
職業院校汽車維修專業教育領域,產教融合與校企合作模式已成為提升教學質量、培養適應市場需求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的關鍵路徑。面對“三教”改革的迫切需求,職業院校汽車維修專業必須強化教師隊伍建設,構建雙師型教學團隊,鼓勵并支持教師深入汽車維修企業一線,參與實際維修工作,提升實踐經驗和技能水平。舉例說明:某職業院校與當地知名汽車維修企業構建長期合作關系,每年選派優秀教師赴企業實踐,參與復雜維修項目,并將實踐經驗和最新技術帶回課堂,實現理論與實踐的深度融合;聘請具有豐富實踐經驗的企業專家作為兼職教師或客座教授,定期為學生授課和進行實操指導,將行業前沿技術和實戰經驗融入課堂,增強學生的實踐能力和職業素養;構建系統的教師培訓體系,定期組織專業技能培訓和教學方法研討,邀請國內外知名專家舉辦講座,分享最新教學理念和方法,促進教師之間的交流與學習,不斷提升教師的專業素養和教學能力[5]。
3.2 優化教材內容,緊跟市場與技術前沿
針對教材內容滯后的問題,職業院校汽車維修專業需與企業緊密合作,共同開發符合市場需求和技術前沿的教材,如圖1所示,與當地汽車制造企業合作,共同編寫《新能源汽車維修技術》等教材,涵蓋傳統汽車維修知識,融入新能源汽車電池管理、電機控制等前沿技術,保證教材內容與市場需求和技術發展保持同步,教材編寫過程中嚴格遵循行業標準和規范,保證教學內容符合行業標準,提升學生的專業素養和競爭力,并鼓勵教師和企業專家共同編寫教材,保證教材的實用性和針對性。構建教材動態更新機制,按照市場需求和技術發展,定期更新教材內容,使學生及時接觸到最新的汽車技術知識和維修方法。
3.3 創新教學方法,提升教學效果與學習體驗
為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職業院校汽車維修專業需積極探索和實踐新的教學方法。采用項目式、任務式等教學方法,使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學習和掌握知識。舉例說明:與企業合作設立“汽車故障診斷與排除”項目,學生分組進行故障診斷,并在教師的指導下完成維修任務,有效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團隊協作能力;采用虛擬現實、增強現實等現代信息技術手段,為學生提供更加直觀、生動的學習體驗。構建汽車維修VR實訓室,學生可采用VR設備模擬汽車維修過程,提高教學效果,激發汽修專業學生的學習興趣。以此為基礎,加強校企合作,開展聯合教學和實習實訓,可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實踐機會、真實的工作環境。職業院校與當地汽車維修企業合作構建校外實訓基地,學生在企業工程師的指導下進行實習實訓,深入分析汽車維修行業的實際情況[6]。
3.4 深化校企合作,推動產學研用深度融合
為深化校企合作,推動產教融合向更深層次發展,職業院校汽車維修專業需與企業構建長效的合作機制,與當地知名汽車制造企業合作,共同構建“汽車維修技術研發中心”等實訓基地和研發中心,為企業提供技術支持和創新平臺,還為師生提供豐富的實踐機會和研發資源。與此同時,職業學校與企業開展聯合科研項目和技術攻關,共同解決汽車維修行業面臨的難題,合作研發“汽車故障診斷專家系統”,實現汽車故障的智能識別與維修建議的自動生成,有效提升汽車維修的效率和準確性,或是構建校企合作的人才培養與就業服務機制,按照企業需求定制人才培養方案,為學生提供實習實訓、就業指導等全方位服務,實現人才培養與市場需求的有效對接。
4 職業院校汽車維修專業未來發展趨勢
4.1 新能源汽車維修技術的普及
隨著全球對環境保護意識的增強和能源結構的調整,新能源汽車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蓬勃發展,對職業院校汽車維修專業提出新的要求,即必須加快新能源汽車維修技術的普及與深化。未來,汽車維修專業將構建一套完整的新能源汽車維修技術體系,涵蓋電池管理、電機控制、充電系統、故障診斷與排除等多個方面,為學生提供全面的新能源汽車維修知識,使其迅速適應市場需求。為提升新能源汽車維修技術的實踐能力,職業院校將加大對實訓條件的投入,建設新能源汽車維修實訓基地,配備先進的實訓設備和工具,同時積極與企業合作,采用真實的新能源汽車維修案例,使學生在實踐中掌握技能。同樣需要注意的是,新能源汽車技術的快速發展對教師的專業素養提出更高要求,職業院校將加強對教師的培訓,提升其新能源汽車維修技術的掌握程度和教學能力,保證教學質量。
4.2 智能化、信息化教學手段的廣泛應用
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為職業院校汽車維修專業的教學帶來革命性的變化。未來,智能化、信息化教學手段將成為提升教學效果和學生學習體驗的重要途徑。利用大數據技術對學生的學習行為、成績等數據進行分析,為教師提供精準的教學反饋,幫助其調整教學策略;采用人工智能輔助教學系統,為學生提供個性化的學習路徑和資源推薦,提高學習效率;虛擬現實和增強現實技術將為汽車維修教學提供全新的體驗,學生可身臨其境地進行實操練習,增強實踐能力和安全意識,將復雜的汽車維修過程以直觀、生動的方式呈現出來,幫助學生全面性理解和掌握技能。職業院校將進一步完善在線學習平臺,提供豐富的課程資源和學習工具,支持學生自主學習和協作學習,同時教師可進行遠程授課、作業批改和答疑,實現線上線下教學的有機結合。
5 結語
總而言之,基于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的職業院校汽車維修專業“三教”改革是提升教學質量、增強就業競爭力、促進產業升級的重要途徑。職業學校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優化教材內容、創新教學方法和深化校企合作等措施,可有效解決當前汽車維修專業教育存在的問題和挑戰。未來,隨著新能源汽車技術的普及和智能化、信息化教學手段的應用,職業院校汽車維修專業將迎來更加廣闊的發展前景和更多的發展機遇。
基金項目:2021年度廣西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基于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的職業院校汽車維修專業“教師、教材、教法”改革研究。項目編號:GXZZJG2021B089。
參考文獻:
[1]孫娟.基于產教融合背景下高職院?!叭獭备母锶瞬排囵B模式的實踐研究[J].智庫時代,2024(15):156-158.
[2]馮學洋,張巖,李江飛,等.基于校企合作模式的本科層次職業教育教材建設思路與措施研究[J].承德石油高等??茖W校學報,2022,24(3):68-71.
[3]謝金艷,周秀英.基于產業學院的高職院校產教融合育人模式研究——以北京青年政治學院為例[J].湖北成人教育學院學報,2022,28(4):7-11,17.
[4]陳立剛.基于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的職業院校汽車維修專業“三教”改革研究——以廣西機電技師學院為例[J].汽車博覽,2023(2):188-190.
[5]吳業強,占剛,毛衛秀.基于1+X證書制度的三教改革探索與實踐——以貴州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汽車專業為例[J].時代汽車,2021(20):30-31.
[6]張韜,趙欣.基于校企合作的高職院校計算機類專業”三教”改革探索與思考[J].江蘇經貿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2(4):8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