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主席在最近舉行的亞太經合組織(APEC)第三十一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上宣布:“中國將擔任亞太經合組織2026年東道主,期待同各方一道深化亞太合作,造福亞太人民。”這是中國第三次接過APEC東道主的接力棒。
APEC成立于1989年,經過35年的發展,已成為亞太地區層級最高、領域最廣、最具影響力的經濟合作機制。APEC帶動亞太大發展、大融通,助推亞太成為全球經濟最具活力板塊和主要增長引擎。
當前,世界進入新的動蕩變革期,單邊主義、保護主義蔓延,世界經濟碎片化加劇,經濟全球化遭遇逆流。因此,今天的亞太又因變亂交織的國際形勢而面臨迷霧和陰霾。
站在歷史的十字路口,亞太經濟何去何從?世界期待中國聲音、中國方案。
加入APEC以來,中國一直是亞太合作重要的參與者、貢獻者。中國發展受益于亞太,也始終用自身發展回饋、造福亞太。中國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也是APEC成員中的第二大經濟體。中國是13個APEC成員最大的貿易伙伴,對亞太經濟增長貢獻率達64.2%,帶動地區37.6%的貨物貿易增長和44.6%的服務貿易增長,助力亞太地區成為世界經濟增長中心、全球發展穩定之錨和合作高地。
此外,中國也是亞太合作積極的倡導者、引領者。2001年,中國首次擔任APEC東道主,給亞洲金融危機影響尚未消退的世界經濟增添信心;2014年,APEC第二十二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在北京舉行,從推動實現亞太自貿區路線圖到加強全方位基礎設施和互聯互通建設,各方齊心協力書寫亞太發展新愿景。
這次中國從促進亞太合作大局出發,提出申辦2026年APEC會議,獲得各方一致支持和領導人會議核可,充分彰顯了中國的歷史主動和責任擔當,體現了各方對中國的高度信任和殷切期待。
2026年是中國加入APEC35周年。中國在這個具有特殊意義的年份再度主辦APEC會議,必將在亞太合作歷程中鐫刻下新的“中國印記”。放眼未來,擦亮開放亞太、包容亞太的金字招牌,打造綠色亞太、數字亞太的新招牌,推動構建亞太命運共同體,亞太就能繼續做推動經濟全球化的火車頭,太平洋就能變為促進繁榮增長的通途。
編輯 毛予菲/美編 徐雪梅/編審 張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