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80年,時任英國首相的撒切爾夫人接到密文稱,軍情五處指控英國前郵政總局局長約翰·斯通豪斯從1962年起就為捷克斯洛伐克從事間諜活動。對斯通豪斯這個名字,撒切爾夫人沒什么印象。手下提醒“他就是6年前假死在沙灘上的英國議員”后,撒切爾夫人才恍然大悟。
為何一名被視為明日之星的中左翼議員,竟冒著身敗名裂的風險成為間諜,隨后假死在沙灘上?近日,英國廣播公司的一篇揭秘文章,再次喚起公眾對斯通豪斯的關注。
斯通豪斯生于1925年,父親是地方工會秘書,母親曾擔任英國南安普敦市第六任女市長。從小在政治浸潤中長大的他,16歲便加入工黨,立志要在政壇闖出一番天地。
1944年,19歲的斯通豪斯加入英國皇家空軍,成為一名飛行員,服役至1946年。二戰期間,他的主要任務是在歐洲戰區執行后勤和運輸支持工作。退役后,他考入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經濟系,同時對第三世界國家產生濃厚興趣。他于1952年至1954年間前往烏干達,在非洲合作社任職,為當地經濟發展出謀劃策。但斯通豪斯的政治夢想絕不僅限于此。1957年,他進入下議院,成為工黨與合作黨聯合推選的溫斯伯里選區議員。1962年,他任航空部部長。1964年,工黨上臺。3年后,他被提拔為技術國務大臣,很快又晉升為郵政總局局長。他推出英國郵政史上的經典之作——一、二類郵件分類系統,并成為英國女王最信任的顧問之一。斯通豪斯在工黨內部迅速積累支持,許多人甚至將其視為未來首相的熱門候選人。
除了仕途順遂,溫文爾雅、高大英俊的斯通豪斯還有個令人艷羨的家庭,美妻芭芭拉生下3個孩子,一家人住在寬敞舒適的鄉間別墅里。
然而,就在這時,一樁驚天指控悄然浮出水面。
1969年,捷克斯洛伐克特工處的一個叛逃者公開指控斯通豪斯從1962年起就為捷克斯洛伐克政府從事間諜活動,主要負責提供英國政府規劃和飛機技術等信息。捷克斯洛伐克政府公開的文件顯示,斯通豪斯曾與捷克斯洛伐克駐倫敦大使館的“外交官”定期會晤超過 10 年,這些“外交官”全是情報人員。捷克斯洛伐克方面稱,他們共向斯通豪斯支付了大約5000英鎊,這一數額是當時一名議員年薪的兩倍多。
斯通豪斯否認了這一指控,甚至專門向時任英國首相威爾遜保證,自己與間諜活動毫無關系。威爾遜聽取了解釋。盡管在當年冷戰時期,此事震驚全國,但由于證據不足以及斯通豪斯在黨內的影響力,英國政府選擇“放任不管”。斯通豪斯的辯解并未完全消除外界懷疑,其政治聲譽受到重創。1970年,工黨在大選中遭遇嚴重失利,斯通豪斯被趕出內閣,失去了國會議員的薪水。

1971年,孟加拉國爭取獨立的斗爭重新點燃了斯通豪斯參政的熱情。他在英國議會內外大力宣傳孟加拉國的獨立事業。戰爭結束時,孟加拉國甚至授予他公民身份以表敬意。不久后,斯通豪斯被要求幫助建立一家為在英國的孟加拉人提供服務的信托銀行,但后來,該銀行的經營方式遭到英國媒體的批評,還受到英國反欺詐小組的調查,嚇跑了許多合作商。這個信托機構也由此成了斯通豪斯無法承受的重擔。陷入財務危機的他轉而將精力投入其他領域,創辦了 23 家公司,主要從事出口業務。
然而,這些公司很快因經營不善而陷入債務危機,孩子們經常能聽到父親打電話時發怒和“砰” 的關門聲。為掩蓋財務漏洞,斯通豪斯不惜偽造文件,欺騙投資者和銀行。最終,他的債務雪球越滾越大,背負高達80萬英鎊的巨額債務。英國當局開始更詳盡地調查斯通豪斯。他不僅面臨破產,還可能因金融欺詐被判刑。
斯通豪斯并未坐以待斃,而是制定了一個假死的計劃。他找到了和自己年齡相仿且剛剛去世的馬卡姆,并打算冒充他的身份逃往澳大利亞,開始全新的生活。
他帶著迷人的微笑走進死者遺孀的家,聲稱他正在對寡婦的養老金和所交稅金進行調查,目的是提高她們的福利待遇。對方立即提供了已故丈夫的出生證明和申請護照所需的所有信息。這為斯通豪斯偽造新身份提供了必要資料。他甚至花數月時間模仿馬卡姆內向、老實的性格,以“適應”新身份。

在策劃逃亡的過程中,斯通豪斯的情婦兼秘書希拉是唯一知情者。他與年輕自己21歲的希拉有著長時間的婚外情。在他逃亡一個月前,希拉將一些衣物寄送往澳大利亞,并在斯通豪斯“假死”后通過電話和信件與他保持聯系。
1974年11月,斯通豪斯以出差為名,來到美國邁阿密的豪華酒店楓丹白露。當天陽光明媚,他與一名商業合作伙伴一起吃了頓商務餐,隨后穿過溫暖的沙灘向大海跑去。斯通豪斯將自己的一堆衣物留在沙灘上,制造自己溺水或被鯊魚吃掉的假象。由于實在找不到人,媒體紛紛發布訃告,妻子芭芭拉也深信丈夫已經不幸喪命。實際上,斯通豪斯當天沿海岸游到附近一家旅館,那家旅館已倒閉,但有個電話亭,他提前在此處藏了現金、毛巾、鞋子和衣服。然后他乘坐出租車前往邁阿密機場,在行李寄存處取回一個大手提箱和一個黑色公文包。公文包里有一張機票、一些現金和一本護照。一周后,斯通豪斯抵達澳大利亞墨爾本——用的是馬卡姆的護照。在當地,斯通豪斯開了新賬戶,并轉移大量資金。
他很低調,經常戴幾乎能遮住半張臉的墨鏡和圓頂禮帽。但好景不長,1974年12月,澳大利亞一名銀行職員發現他使用假支票。當時,警方正好在追捕涉嫌謀殺自己孩子保姆的貴族盧肯勛爵。起初,警方誤以為斯通豪斯是盧肯勛爵,沒想到陰差陽錯拆穿了他假死的陰謀。
1974年圣誕節前夕,被捕后的斯通豪斯給妻子打了一通“坦白”電話。“他們發現了我的假身份,我一直在欺騙你,對此我很抱歉。”幾周后,斯通豪斯被引渡回倫敦,一下飛機就被帶到法院。他被起訴,面臨盜竊、欺詐、偽造證件等指控。
法庭上,斯通豪斯拒不認罪,他將所作所為歸咎于“人格分裂”,聲稱自己被“平行人格”所控制,這個新的人格與原先的斯通豪斯截然不同。“舊人格承受巨大的壓力,新人格提供了釋放的出口。”
1976年8月,斯通豪斯被判入獄7年。他試圖上訴,但被拒絕。在監獄里,他曾三度心臟病發作。三年后,他提前獲釋。然而,斯通豪斯的婚姻徹底破裂。1981年,他與情婦希拉結婚,育有一子。他試圖重塑自己的形象,出版多部小說,也曾數次接受采訪和參加電視節目,但未引起太大反響。1988年,在錄制一檔有關失蹤人員的電視節目前,他因心臟病發作去世,終年62歲。
2023年,英國最大的商業電視網推出短劇《斯通豪斯》,再度將這個傳奇而充滿爭議的故事呈現在公眾面前。斯通豪斯的女兒朱莉亞對該部短劇表達了強烈不滿,批評它通過“虛構情節”和“未被證實的傳聞”誤導公眾。“這種通過間諜故事來嘩眾取寵的方式,不僅對事實不公,更對我們的家庭造成了持續的傷害。”朱莉亞甚至設立網站展示證據,以證明他的父親并非間諜。
然而,劍橋大學歷史學家克里斯托弗·安德魯教授,在查看過英國軍情五處的相關檔案后明確得出結論:斯通豪斯在擔任英國郵政總局局長期間的確向捷克斯洛伐克提供了情報,只是這些情報的質量讓對方感到失望。
究竟斯通豪斯的真實身份如何,是天才的騙子、無辜犧牲品,還是失敗的間諜?或許,這正是斯通豪斯遺留給歷史的最大謎題。
約翰·斯通豪斯(1925—1988)
畢業于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經濟系,英國前郵政總局局長,后因從商詐騙被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