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11月26日,中央工作會議已經(jīng)開了整整16天。
這一天,原本應該是會議結(jié)束的日子。對于華國鋒來說,他已經(jīng)代表中央政治局宣布了十項決定,正面回答了陳云提出的平反冤假錯案和解決歷史遺留問題的問題,且得到了與會代表的熱烈掌聲。現(xiàn)在,會議總應該回到原本的部署上來。
這一天下午,胡喬木在華東組又放了一炮。
盡管華國鋒在11月25日代表中央政治局宣布牽動億萬人心的天安門事件完全是革命行動,平反薄一波、彭德懷、陶鑄等人的歷史冤案,“二月逆流”問題和楊尚昆問題也被平反,并明確對康生、謝富治的錯誤進行揭發(fā)批判,但他在講話中對會議上大家最為關注的“熱門”問題——“兩個凡是”和“真理標準”問題,避而不談。
作為黨的理論家,胡喬木認為,真理標準問題大討論不僅是一個理論問題,而且是一個政治問題。針對當時黨內(nèi)在指導思想上依然模糊不清、思想未能統(tǒng)一的現(xiàn)象,胡喬木在談了安定團結(jié)的必要性之后,話鋒一轉(zhuǎn),說:“這個問題本來是理論問題,但在兩個意義上也是政治問題:一方面,搞清楚這個問題,對于解放思想,搞好當前工作,加速四個現(xiàn)代化建設,正確處理遺留的各種案件,等等,都具有指導意義;另一方面,對這個問題的討論,絕大多數(shù)省、市和大軍區(qū)負責人都表了態(tài),這也就不是一般的理論問題。在這種情況下,華主席如能對這個問題談一下,對于統(tǒng)一全黨思想,鞏固安定團結(jié),澄清國內(nèi)外各種猜測和不正確的傳說,將有很大好處。”
胡喬木的話可謂一語中的,使得會議代表在這個問題上的觀點越來越趨于一致。大會不得不暫時停止討論經(jīng)濟問題,而轉(zhuǎn)向討論思想路線問題。大多數(shù)代表認為,不解決“真理標準”和“兩個凡是”這兩個思想理論領域的“熱門問題”,就無法撥亂反正,紛紛要求中央領導同志對此表態(tài)。
關于“真理標準”問題,鄧小平在11月25日的談話中,再次明確指出:“現(xiàn)在報上討論真理標準問題,討論得很好,思想很活潑,不能說那些文章是對著毛主席的,那樣人家就不好講話了。但講問題,要注意恰如其分,要注意后果。邁過一步,真理就變成謬誤了。”
11月27日晚上,中央政治局常委華國鋒、葉劍英、鄧小平、李先念和汪東興,集體聽取中央工作會議各組召集人彭沖、王恩茂、秦基偉、段君毅、汪鋒、安平生的匯報。大家分別反映了代表們在發(fā)言中提到的一些問題,比如“二月兵變”、“一月風暴”、對毛澤東的評價等。鄧小平重申了他在25日的談話精神。
對要不要召開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問題,鄧小平馬上用肯定的口氣說:“會議要開緊湊一些,不要開得太長。對計劃,這個多少,那個多少,不要多去討論,大體差不多就行,主要把體制、大政策定下來就行了。全會開三天就可以了。”
關于對中央幾個有錯誤的領導人如何處理的問題,鄧小平說:“現(xiàn)在世界上就看我們有什么人事變動,加人可以,減人不行,管你多大問題都不動,硬著頭皮也不動。這是大局。好多外國人和我們做生意,也看這個大局。”
12月1日,鑒于代表們的興奮點仍然沒有離開歷史遺留問題和幾個中央領導的錯誤問題,中央政治局常委又召集部分中國人民解放軍大軍區(qū)司令員和省委第一書記開會,通過他們向會議打招呼。這個會議還是以鄧小平為主導,他實實在在地講了四個方面的問題。
一、歷史問題只能搞粗,不能搞細。一搞細就要延長時間,這就不利。算我一個請求,要以大局為重,道理在你們,在群眾。外國人對其他事沒興趣,主要看中國安定不安定。我是有意識地和稀泥,只有和稀泥是正確的。我們想同美國在明年1月1日達成建交協(xié)議,等全會公報出來再同他們談,不然他就要翹尾巴。
二、對中央的人事問題。任何人都不能下,只能上。對那幾個同志要批評,但不能動,實際上不止他們幾個。現(xiàn)有的中央委員,有的可以不履行職權(quán),不參加會議活動,但不除名,不要給人印象是權(quán)力斗爭。對那些大家有意見的人,過關算了。檢討沒有全過關的,我們過去也沒全過關嘛。
三、關于“上”的問題。至少加三個政治局委員。太多,也不恰當,不容易擺平。加上幾個什么人?陳云兼紀委書記、鄧大姐、胡耀邦。夠資格的人有的是,如王胡子(指王震),也夠格。兩個方案,一個三個人,一個四個人。黨章規(guī)定,中央委員會不能選中央委員,想開個例,補選一點,數(shù)目也不能太多。有幾個第一書記還不是中央委員,如習仲勛、王任重、周惠,還有宋任窮、韓光、胡喬木、陳再道。將來追認就是了。
四、對“文化大革命”問題,現(xiàn)在也要回避,不能追,追到底不利。清華大學青年貼大字報說:“反周民必反,反毛國必亂。”這個話,水平很高。1957年反右派斗爭是正確的,但后來擴大化了。
其實,鄧小平之所以這么說這么做,目的是為黨的工作重心的轉(zhuǎn)移營造一個安定團結(jié)的政治局面。
12月13日,中央工作會議召開第四次全體會議,華國鋒也接受代表們的意見,在會上做了檢查。他說:“今年5月11日《光明日報》發(fā)表、5月12日《人民日報》和《解放軍報》轉(zhuǎn)載的《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這篇文章,我由于當時剛剛訪問朝鮮回來,有許多事情亟待處理,沒有顧上看。6、7月間,中央常委幾位同志先后給我談過他們聽到的有關這方面的一些情況,我才知道這篇文章有些不同的看法。”“‘兩個凡是’的提法固然是從捍衛(wèi)革命領袖的旗幟出發(fā)的,但說得絕對了,考慮不夠周全,在不同程度上束縛了大家的思想,不利于實事求是地落實黨的政策,不利于活躍黨內(nèi)思想,當時不提‘兩個凡是’就好了。這個責任應該主要由我承擔。我應該做自我批評,也歡迎同志們批評。”
華國鋒的表態(tài),宣告了“兩個凡是”的終結(jié)。
(摘自《大國轉(zhuǎn)折》)